9月13日 道德经第28章三知三守读后感
这章提倡为人处事要向母鸡、向溪流、向宇宙学习,应该守柔守浊守黑。
这些理念和我的人生观大相径庭,我总是不愿意向社会上那些流行风气看齐,不愿意同流合污,尽可能洁身自好、不理世事。
但在老子看来,这是德行薄弱的表现,他认为德足之人不担心自己被世俗污染,更愿意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活得淳朴厚道,从而把握整个宇宙的本质。因为一个守柔守浊守黑之人,内心格外淳朴,不会追求表面上的纯洁光明,不会鄙视那些不好的东西,而会用开放的态度去看待世事,包容所有的善恶与美丑。
我觉得带着偏见生活更简单自在些,拥有开放包容的人生态度很不容易,有时候我也能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很多事情,但很难长久保持。
可我不得不承认,这种观点很有道理,也很令人向往。
9月15日 物是人非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排比重复的叙事手法,强调在同样的节日、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之下不同的心境,原因在于家庭关系的变化。
妈妈的想法从来简简单单的幸福,变为后来的苦涩,以及最后的解脱。这个过程体现了妈妈对亲情的理解,最后的解脱源于妈妈不再对外索取,而从自己心中找到了爱的能力,从而有了给予其他人爱的能力,从个人层面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圆满。
9月16日 妈妈日常1。
妈妈的到来让我产生诸多不适应。我们之间对待生活中的小事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包括生物钟、唠叨、饭量以及容貌焦虑等等。
若是以前,我性子耿直,也许会直接和她辩论冲突,现在也许上了岁数,我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忍耐、观察。
以前我曾觉得自己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她着想,但现在我明白,就算同理心再足,我毕竟不是她,没到她的年纪,体会不到这个年纪的无奈、痛苦和煎熬,所以,除非原则问题,更多时候顺着她的意思就好,这样会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一些,
家庭也不是讲理的地方,就算是夫妻之间,之所以能成为夫妻,也不是因为对方有多么美好,而是因为彼此可以容忍对方的不好。
忍耐有时候需要一个出口,日记便可以充当这个出口,将和妈妈的分歧记录下来,算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改善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一些。
9月20日 故事感受
这篇文章讲了对一些故事的感受。
狼来了这个故事不仅讲了没有诚信的人在社会中总会受到惩罚的道理,更深层面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暗能量,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平常好似可有可无,但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能量才会被启动,结果才能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诚信这种社会属性的暗能量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性格、行为和生活。
除了这些寓言故事,我对科幻故事也很感兴趣。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科幻故事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所讨论的主题不贴近日常生活,不站在个人角度,而站在国家和群体角度,所以,它所呈现的世界观比较宏大,令人新生向往。
从对这两个故事的回顾中,我感觉到自己更在意故事整体呈现出来的意境和留在我心中的感觉。
一旦感受到了那种感觉的存在,它便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性格。这种改变或者影响不可描述,便我举了个例子描述感觉对我们的影响。
若是你讨厌一个人,但生活中却总有交集,你们之间的影响就像水和油一样,总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不可忽略、不可摆脱。从理智上,你清楚想要消除这种讨厌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接受他、包容他,但你的身体和心都不愿意接受他,这种感受很难描述清楚。
所以,这一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故事给人的整体审美感受,每个故事完成后都会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感觉,而每个人心中对它的解读和审美感受都不同,至于人们能不能感受到,感受到那一层,只能看悟性,可能这也是文学作品最不确定、最珍贵的地方。
9月22日 夜雨
生活确实很平凡,但那些平凡之中往往蕴藏着很多不平凡的美,需要用眼睛去观看,用心去感受。
夜雨很平凡,却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平凡。那天,我通过商场的落地窗看到了一场艳丽的夜雨,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样的景象时,心中便赞叹不已。
文章首先描述了商场外面街道的雨景,然后便转向商场的玻璃外墙上,描述雨水滑落玻璃的美景。雨大的时候是水线,雨小的时候是水珠,各有各的姿态。
9月23日 魏晋名士
历史学就是人学,从中可以看到在相同的历史大环境下,不同人的不同选择。
有些人宁折不弯,有些人弯下了腰,有些人身在黑暗、心向光明,大多数人为了更好的生存,选择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墙头草。
历史总在重演,现在和过去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我还没有面临过那样艰难的选择,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追名逐利的事情上。
9月24日 道德经第36章柔弱胜强读后感
这一章内容好似与我们平常的观点没什么特别相悖的地方,但却系统地总结了以前我心中模糊感觉到却说不出来的一些观点。
老子看人的时候,不仅看这个人本身,更看重这个人的社会关系,比普通的世界观多了一个社会属性;他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仅看问题现在的表象,还看这个问题的过去和未来,比普通的世界观多了一个时间轴。
所以,老子的世界观不是片面的、静态的、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动态的、联系的,多元全面的世界观,让我非常受教。
道德经每章都值得花费时间细细研读,回头多写几篇读后感吧。
9月26日 微信
微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聊天工具,可以说没有人不熟悉,对它也可以写一篇日更。
微信之所以比其他类似的聊天软件有活力,最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功能强大,比同类的软件多了一些令人比较心动的功能。例如朋友圈、微信运动和群发消息,这些都让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生命力。
微信对我来说就像一个贴身秘书,记录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我很重要的一部分。
以后要是不知道日更写啥内容,可以尝试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随身之物进行分析对比。先讲讲它的功能,然后再将它跟类似物品进行对比,凸显这个物品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总结这个东西对我生活的影响。
用这个写作模式分析身边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日更角度。
9月27日 屋顶
除了可以欣赏朝阳、夕阳,观云、观雨,屋顶有一项功能就是提供种菜的空地。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屋顶的景色和绿植,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记录下来也蛮有意思。
9月29日 公园景色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在紫荆山公园看到的书香河南活动场景,描述了花坛以及花坛周围的一个个小帐篷,这些摊位不但有书籍、文创产品、民俗美食还有玩具,挺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