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对孔子来讲是个分界线,他终于领会了学习的乐趣,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在此前,他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是以玩为主。
“三十而立”孔子到了三十岁时已经自立了,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
“四十而不惑”四十不困惑于外在物质、干扰,做自己该做的事。
“五十而知天命”是一种和解的状态,而不是颓丧、漠然的状态。一个人在五十岁的时候,要能够与自己和解,安安稳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内心平和,不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不再怨天尤人。
“六十而耳顺”不论别人在你面前说多难听的话,你都能听到其中有道理的部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一个人很自由的状态,想干就干什么,但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
孔夫子的境界,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让我们知道人生修炼的方向和能够挖掘出的潜力,一步一步地进行自我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