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刚把“单纯兄”送走,同屋住的兄弟就回来了,郁闷地跟我说需要陪陪。问了问缘由,他默默地点了根烟,郁闷地说起自己的故事。听得断断续续,就简简单单记录吧。
他是个外地人,媳妇是本地人,从结婚后基本上都是在媳妇老家过年。直到孩子出生后,奶奶来家里帮忙带孩子,这两年才得以在自己的小家跟父母团聚团聚。
可因为婆媳关系方面的问题,奶奶去年上半年回老家了,然后就到了现在这个需要讨论过年去哪儿的节点。媳妇那头儿因为有了矛盾和嫌隙,本就不想去他老家,再加上不知怎么地找了个理由:奶奶说过年回去的事儿,没有第一时间跟她商量。
额,听到这里,我多少都觉得理由太过牵强。
用同屋兄弟的话就是:咱们俩不是一家吗,跟我说和跟你说有什么区别吗?在他看来,媳妇常年都在父母身边,婚后始终也没去过婆家过年,而且媳妇也不是独生子女,他一直体谅着没有多说什么,包容着媳妇一身的“小脾气”。可一整年了,就挪出来三天跟他回老家,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只能是默默地跟着喝上一口:其实两个人结婚,肯定有一方需要让步和付出的,那就看最后是你让还是她让了。
他叹叹气、喝了口酒、又狠狠地抽了口烟,说了句:后悔了,不行就离了。
那到这个份儿上,肯定就得劝劝了,为了孩子,怎么样也忍一忍吧。大人之间的事情确实很好解决,谈不拢就分、不行就拉倒,可是这样消极的解决办法,让没有任何能力而被迫参与的孩子怎么办?是不是有点太残忍、太不负责任了呢。
既然当年选择了在一起,肯定还是有什么互相吸引的地方,虽然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会冲淡那份激情,但婚姻不就是这样吗,互相迁就着来吗。
再退一步说,你如果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那就当你上辈子欠人家的,这辈子没办法,必须要来还一还。看在孩子的份儿上再咬牙坚持坚持,等“欠账”还够了,孩子有能力过自己的生活了,那再去想要不要分开嘛!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反正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就感觉吧,男人嘛!在家里退一步不丢人,嘿嘿。
早上跟另一个同事说起昨晚陪客儿的事情,倒没有说具体因为什么内容,他就告诫我别人的路让别人自己走去,别瞎掺和,最后对了错了都不好,还非常正式地给我发了一个配图。嗯,我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得长记性。
最后梳理下今天的流水吧,白天又是在屋里看天花板,晚上跟着学了八十多页的资料,听屋里人吐槽着过年需要单位候着等等,还好还好,那些我并不需要参与,本单位年底的那些大活儿,这些天也差不多都躲开了,好像也挺好的,算是一种得到和解脱不是。
我很知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