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德威尔“一万个小时理论”的盛行,像是给浑浑噩噩生活着的人们带来了福音,懊悔青春已逝的大龄朋友们忽然觉得自己的春天又来了。可不是吗,把一万个小时进行折算,十年就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一下子从极端的无望变成了极端的期待。长期目标迅猛抬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十年以后脱胎换骨。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记录时间APP的兴起,每天你可以记录下自己在各个科目上花费了多少时长,默默缩短与终极目标1万小时之间的差距。我也曾经是狂热分子的其中一员,尤其当某一想获取的技能刚起步的时候,简直恨不能将零碎的5分钟付出都给计算进去,可是这样的记录和积累真的有用吗?
迷障一:过度关注学习总时长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学生时代学习压力特别重的时候,总想匀出睡觉的时间来复习功课,填补内心的焦灼,即便眼皮打架,10分钟看不进一句话,依然选择在书桌前耗着。任谁都知道这样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可无法说服自己先去好好睡一觉。而残忍的真相却是,一整夜的埋头苦读其实不如精神饱满的一小时冲刺。
而长大以后,不再有考试对我们步步紧逼,可一会被电话打断、一会被朋友圈吸引、一会神游去西伯利亚的学习状态,得到累计的依然只是学习总时长,并非“有效学习总时长”。
当学习沉浸度为负,花费再多时间也练不成专家。
迷障二:重复简单步骤,徘徊于舒适区
了解我们大脑的学习原理后,我们知道了上学时期的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并非需要完全摒弃,有的时候你必须依赖大量重复来将一部分知识先转化为肌肉记忆,从短期记忆区域将知识迁移至长期记忆区域,释放更多的工作区学习新知识。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重复都是有效的。
我喜欢这样一个类比:
有时候学习的过程就像游戏打怪,最开始什么装备都没有,经验值和生命力都很低,但慢慢通过和小怪兽PK,不断吸收经验,穿上新装备,再去打更大的怪。学习编程就类似于游戏打怪。
若是始终停留在简单的、低层次的重复阶段,就好比你始终在和小怪兽PK,无论PK多少场,累积多少场PK经验,徘徊于舒适区的重复无法使你拥有和大怪兽PK的技能,而你的最终目标也不是攻克小怪兽。
破除此迷障的秘籍在于,要时刻警惕自己沉浸在舒适区的“学习快感”中,分清你只是在自欺欺人地不断重复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还是真正在精进。只有在学习区的重复练习才是有效的。
迷障三:无反馈,蒙头干
顶级运动员的教练的水平比世界冠军更高吗?并不是。那为什么连顶级运动员依然需要配教练呢?想象一下,如果你想提高写作,始终不给别人看,闷头每天自己写,如何评判自己的文章的优劣好坏,进步与否呢,如何知道读者是否确有收获,你的表达是否恰当,逻辑是否有误呢?
没有反馈,会对好坏无从判断,进而对好坏不再在意。
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真正有效、使人不断精进的练习不是无所谓的蒙头瞎练,而是以错误为核心的刻意练习。
总结:
单纯记录时间,其实只是一种“我已经努力了”的自我安慰剂,可是它却没有对症下药。真正有效的练习方法是:
1. 提高沉浸度,关注“有效学习总时长”,而非睡意绵绵、神游天际的里程数。
2. 不要沉迷在打败小怪兽的快感里,积累了经验度就要立刻去和大怪兽过招。
3. 不要蒙头苦干,有效反馈才能看清楚自己的欠缺,针对错误的练习才能带来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