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读张爱玲,再读已是正当年!再读《倾城之恋》
1.
小说《倾城之恋》的开头是这么描写的: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一篇好的小说,开头的描写是重中之重,决定着读者是否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现时的我,读着多年前的好文章,也只能以我现在的理解来解读这部经典之作了,拙见如下。
开篇用了一件及不起眼的小事——也就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夏令时,这件在当时的新事物,拉开了本篇小说的帷幕。
上海,自古以来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立足之地,多少江湖帮派,当红花旦引发的种种传奇色彩的故事,让人提及就增加了莫名的神秘感,勾起了读者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当然,我也不例外。大上海,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者。大上海发生的故事,总比小城里的故事更有嚼头。
节省天光,也就是所谓的早睡早起,天亮的早,人也就跟着早一点起床,早一点上班、下班。但是,一天24小时的时间还是不能改变的,只不过是跟着季节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一个规定罢了。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也是如此,夏令时也成为了我记忆中的一抹回忆。小时候家里挂的滴滴答答跑的需要手工上弦的摆钟,每到整点都会“铛铛铛”的报时,现在也早就被静音的石英钟给替代了。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从事到物,无一不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白公馆,代表的一个旧时大家族。大家族,代表着有钱、有势、故事颇多,人物是极具个性的。对大部分来说,谁不好奇代表上流阶层的一些耐心寻味的小故事呢?
当大家都能跟随时代的变化实行夏令时的时候,白公馆却拒绝接受新的事物,作者用了一句话:“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是人家的十一点。
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这句话,则点明了白公馆的结局。一个不能随波逐流,跟上时代的的家族,终究会败落的。唱歌唱走了板,这个怎么理解呢?在我看来,唱戏需要跟板,唱歌则是需要跟对了节拍。用唱戏的方法去唱歌,终究是不行的。看似都是唱,貌似是一个行业,但是,确实千差万别。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都必须用属于此时的规则才行,旧时的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胡琴,通篇都在的一个物件,见证了一个时代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这个在故事的结尾也有提及。现在就让我们在看一看结尾的胡琴吧。
2、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
这是本篇小说的结尾收笔,传奇、圆满,真的是传奇吗?女主流苏又是否是真的如她所愿的人生圆满呢?胡琴知道,夜晚知道,灯火辉煌的大上海知道,女主知道,我们是否真的能知道呢?沧桑的故事,每天、每时都在上演,这个就不——不问也罢了!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吧。
非常感谢冯尘老师,如果没有您的指引,我可能永远不敢跟张爱玲的小说中的人物对视,万分感谢!还记得在读《倾城之恋》的时候,我还跟朋友说过,张爱玲的小说,之前的我绝对不会读第二遍,这次也不会。但是,没过多久,我却开始了二刷,啪啪的打脸哦。时代在变,我也在变,终于战胜了自己,也算是一个好的开端吧。在此,祝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