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倾城之恋》

再读《倾城之恋》

作者: 岛与陆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20:30 被阅读0次

这世间,谁能分的清,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到底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他们,还是他们便是这战争的因呢?

所谓倾城之恋,不过是两个自私的人,在生命攸关之际抱团取暖,在和平时期各取所需罢了。白流苏没能改变范柳原,他还是那个对着旁的女人说着俏皮话的风流男子。那么范柳原是否使白流苏的心性变了几分呢?我看他也失败了。正如他先前所说“不吃醋的女子,总是病态的”。白流苏只是无比平静地与他相伴,能伴多久呢,谁说的准。也许,他们在战火纷飞时,对彼此果真生出几分真心,然而一开始就算计的感情,无论如何,总是不要太过诘难的好。

虽则如此,我仍欣赏白流苏远走香港的决心,也仍然在某个时刻被浪子范柳原打动。关于他们俩的相处,印象最深的有三处。

第一处当然是在那堵墙下,范柳原跟白流苏说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那时若他们在这墙根底下重逢,也许会对彼此有点真心。可以说范柳原一语成谶了。

第二处就是他们初到香港时,睡在各自旅馆的房间里,范柳原打电话问白流苏能不能看到窗外的月亮,他说自己的窗子上面吊下一枝藤花,挡住了一半。在这通电话之前,他还打了三个,在那三个里,他说到了爱,也说到了生死。可是那些都还是止步于他和流苏的相互试探,只有这一通电话,是他毫不掩饰的心思:我只是看到了一半的月色,就想起了你,于是不假思索地拿起了电话,非要打给你问问才甘心。而流苏在前三通电话里,更多的是羞恼和惊讶,只有这一通,她沉默地哭了。在我看来,这一通电话是他们最接近爱情的时刻了。

第三处印象最深的是萨黑荑妮公主来拜访他们,萨黑夷尼唤流苏“白小姐”。柳原笑道,“这是我太太。你该向我道喜呢!”送萨黑荑妮出去后,流苏站在门槛上,柳原立在她的身后,把手掌合在她的手掌上,笑着问流苏,“我说,我们几时结婚呢?”而流苏听了,一句话也没有,只低下了头,落下泪来。尽管流苏听不懂他和萨黑荑妮公主的对话,他也肯给流苏一个名分。为着范柳原此刻的真心,我甚至可以原谅他以前和以后的诸多风流。世人多对浪子宽容,觉着只要他们肯回头,便是难能可贵,也就不必过于苛责。这样看来,我也不过是其中一个,终是不能免俗。

相关文章

  • 年少不读张爱玲,再读已是正当年!再读《倾城之恋》

    年少不读张爱玲,再读已是正当年!再读《倾城之恋》 1. 小说《倾城之恋》的开头是这么描写的: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

  • 2018-01-04

    再读《倾城之恋》,重遇张爱玲 很多年以前就知道张爱玲,并随波逐流的看过《倾城之恋》,那时候的我不能了解张爱玲,对《...

  • 再读《倾城之恋》

    这世间,谁能分的清,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到底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他们,还是他们便是这战争的因呢? 所谓倾城之恋,不过...

  • 再读《倾城之恋》

    青春年少时,听同学说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如何如何的好,所以也曾试着读,可惜没读进去,就翻了一下,只知道写的是白...

  • 再读《倾城之恋》

    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这么圆满的收场。这部小时是张爱玲作品中最为结局完美的小说。写尽...

  • 再读《倾城之恋》

    倾了一座城,成全一个人。时隔数年,再看《倾城之恋》,依旧不能想象什么样的爱恋才可以冠以“倾城”,正如一直描摹不出史...

  • 人到中年—再读《倾城之恋》

    见过世面的女子大抵是通透的,而通透的女子,世情上或多或少都是凉薄的,比如张爱玲。这样的女子,如果你早早遇到,会因为...

  • 浮华转身 爱恋纠缠

    不觉秋已近,倾城之恋也仅仅读了倾城之恋,不曾想所谓倾城之恋竟是那寥寥几笔。其他附和着收进倾城之恋成此厚重一书...

  • 倾城之恋读后感

    此倾城之恋非彼倾城之恋。 读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小说 让我意识到“倾城之恋”的意思原来是在一座城市被战争摧毁的基础上...

  • 倾城之恋 :惊世 现实

    最爱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今天偶然翻出之前看周润发版《倾城之恋》的老照片,有感而发,以此致敬《倾城之恋》。 谁,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倾城之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jj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