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能带给人正向的引导,也可能会导致虚伪。
“美”与“丑”的标准是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春美貌的少女,仰慕者众多,青年们争先恐后地对她展开追求。你看,“美”就是这么简单。但这个原本欢快的生活场景,经过后人一番解释,却变成了一个有关道德品行的寓言故事。从此之后,“美”与“丑”就跟“美德”和“邪恶”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对应关系,“道德”乘机取代“感觉”成为了美的标准。既然如此,“丑”就不再仅仅是容貌或者形式上的缺陷,而是象征着人性上的卑下与低劣。形式是可以改变的,但本性却是难移。所以人们避讳“丑”,不敢谈“丑”,到最后竟至于掩盖“丑”,因为一旦沾染上“丑”,就如同被打上了终生难以洗脱的耻辱印记。
但”丑“岂是容易逃避的?长相不如人意、服饰粗糙简陋、住宅低矮破旧,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还是外在能看得见的,还有那些埋藏在”心灵的地下室“里的种种卑琐下流的念头,更是多到不可胜记,而且时不时地会冒出来吓自己一跳。这些不都是”丑“么?但既然”丑“等同于品行低劣,那么谁还有勇气直面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丑“呢?于是只好虚伪,不仅对别人虚伪,更可怕的是对自己虚伪。古时候有借房子、借新郎、借新娘成亲的例子,现代社会变成了借钱送彩礼成亲的通行惯例。其实,双方都知道彼此的”丑“,但双方都害怕道德审判,于是便共同编制一场美丽的童话,化丑为美。既然虚伪和作假成了惯例,人们更不愿直面”丑“了,于是便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虚伪,幻想着有钱人家的儿子或者女儿配合自己演一场大戏,这样就能以接近于零成本”化丑为美“。
文学史上大概是从《金瓶梅》开始欣赏”丑“,而且是刻意地跟当时的流行”道德“对着干的那种丑,这本书的作者真是一位勇士。后来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的白话文小说基本上都是在写生活中的”丑“,比如著名的阿Q,从不敢正视现实生活环境,也从不敢承认自己的缺陷,从一个虚假的幻境走向另一个虚假的幻境,最终在”绿林好汉“的幻境中走向生命的终结。所以鲁迅先生才会说,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鲜血是很”丑“的。
未必人人都像阿Q那样时运不济,都像他那样一辈子活在虚假的梦境里。但因为”丑“与”道德“挂钩,僵硬的”道德“又促使人虚伪,最后竟然发展到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丑“的,都是需要掩盖的。人们不再敢接受现实以及现实中的自我,无论这个”自我“是美还是丑。本来学习不够努力,成绩不高,却埋怨老师不配合自己上演一场学霸神话;本来好看的单眼皮,硬要去割成双的;本来距离单位很近,来去都方便,非要去买一辆车……
有人说”美“是生产力,其实真正的生产力是”丑“,是人们对于”丑“的恐惧。前阵子流行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概“骨感的女性”可以是美的,但“骨感的现实”则总是丑的。但就算现实真的很“骨感”,它为什么必然是丑的呢?现实就是现实,无论它“骨感”还是“丰满”。我们要做的是鼓足勇气“认清现实”,清醒地筹划未来的行动。如果我们把现实当作“丑”的,再将“丑”跟“道德”捆绑在一起,那么绝大多数人只好选择虚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