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拥抱的表情并不能代替真实的拥抱
01
上周推送一篇《我们今年二十七八岁》,我们简单聊了下我们这个年纪的一些成长与释然。后台很多朋友回复说,文章有他们的影子。而在众多留言中,有一条让我记忆深刻“
为什么我微信上好友那么多,而我们依然还是觉得很孤单?
”
我试着问了几个好友他们微信好友里有多少人?大部分回答都是几百个人。再问他们经常聊的有多少呢?他们大都支支吾吾的说一两个吧。
还记得一直喜欢的一部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第一集有这么一段对话:
Sheldon:I have 212 friends on Myspace.
谢尔顿:我在网上有212个朋友。
Leonard:Yes,and you’ve never met one of them.
莱纳德:是的,但是你从没见过他们。
谢尔顿在剧中是一个物理学天才,是有着许多小怪癖的偏执狂,而他的那212个朋友必然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拥有同样怪癖的人。天才尚且如此,那你呢?你还记得微信好友栏里的人是怎么加进来的吗?
因为换了份工作,好友栏又加进来一群同事?周末和朋友小聚,添加了朋友的朋友?是参加一场活动或者课程的微信群群友?还是一些兴趣小组里面聊两句就加个好友?
请问,你有认真挑选过你的好友吗?
02
以前,你交朋友还会有一些偏执的条条框框,最基本的就是那个人能够让你快乐,你也能让对方快乐,所以,你们成为了朋友。你们可以翘掉一下午的课,骑着单车漫无目的的在小城里流浪,一起留堂补习到很晚,出了校门一边吐槽生活,一边吃着校门口的小吃。那时候,交个这样的朋友很难,又不是很难。
如今,你连最基本的了解都不用就可以添加好友。为了刷出自己存在感,你会化很久的妆,拿着不喜欢吃的食物,凹着各种造型,拿着手机“啪啪啪”的一顿狂拍,然后挑出几张磨皮、推脸、拉眼角……然后配上一句“今天终于吃到xx美食,又要胖了……”,发送出去的那刻你跑去给每个人点赞,然后等着别人的给你回赞,你看着赞数、留言蹭蹭上涨的数字,你笑了,笑的像个傻子。
你觉得化那么久的妆、走很远的路、排很久的队、却要吃那么难吃的食物都是值得的。但是,你不知道留言里那句“那么瘦,要多吃一点”的后半句其实是“脸都p歪,傻x”,你不知道那句“下次要喊我一起去吃”的后半句其实是“老娘也早吃过了!”,你更不会知道下面的每个赞的背后其实是一张张面露鄙夷的脸。
03
你开心的退出了微信,看着狭小的房间,你突然觉得现实是如此的孤独和压抑。你开始怀念儿时的秘密基地,怀念那年夏天走很远路去买冰激凌,第一口吃下去的酣畅,你怀念那个肯陪你熬夜、陪你聊天的人……
你打开微信想要给那个人发条消息,编辑了很长的文字,然后删掉,又重新编辑了一段,又删掉,你小心翼翼的在对话框里写着“还好吗?”最终,也没有勇气发出去!因为,你已经很久没见他了,你怕收到“我很好,你呢?”礼貌的生疏,更怕,发出去没有回应。
你好友列表的人越来越多,你越来越不善交际了,你靠着虚幻的社群、友谊和归属感一天天的生活着。有时候,你也会觉得自己被网络套住了,你开始抱怨着网络让你孤独,可你却更加离不开网络。
你在网上你很多的朋友,你和很多的人聊天,但是,你也知道他们中没有人了解你,你依然孤独着。
04
是网络让你更孤独了吗?其实不然。
社交软件能够给你提供交友的捷径,但是你却忽略了社交并不能提供给你真实。
隔着网络,你并不知道对方发出“哈哈哈”的时候,其实正因你上面的某句话而眉头紧锁。
你们之间更多的是在打字而不是聊天。
为什么几百年前的画作,现代的人依然能够感受到那时画家作画的情绪?为什么几个音符就能让你感受到作曲家的喜悦或悲伤?因为,他们都是放了真情实感在里面,所以才会亘古弥新,而我们在网络上都在精心包装着自己最好的一面,不带真实情感的交流。你要知道,一个拥抱的表情并不能代替一个真实的拥抱。
想要知道一个人适不适合做朋友,是需要很久的接触,经常交流才会知道。并非是几句客套添加个好友,就可以成为朋友。你每个人都花点时间去尝试着交流一下,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热情,随之而来的只有深深的疲倦。就像那个挖井的人,每个地方挖一下,时间用掉了,经历用掉了,最后没有挖成一口井。
与其如此,不如少一些点赞之交,将时间放在对的人上面。将那些无效社交、六度社交统统摒弃掉。将生活还给现实。
周末约上二三好友喝个小酒,看场电影,又或者一个人养养花、看看书,培养小兴趣,做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你开始注意到日出的时候,窗台那朵紫罗兰上面的露珠反光很美好;
你开始注意到原来住的附近有一家很便宜但是很好吃的甜品店;
你开始注意到在外面吃一餐饭的钱可以资助一个孩子一周的伙食;
你开始注意到父母的两鬓已经长出了白发;
你开始注意到身边莫名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
你开始注意到,
原来你之前的孤独都是自己画地为牢。
【本文由吉米搬家签约作家@南国安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添加好友获取授权,并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