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提出,人人都应受到教育,教育是把一切事教给所有人的行为。
只是,因为社会现状产生的考试评价制度,导致教育只是功利的在乎几个领跑者。当地政府会关注高考后有没有清华北大,市区里面百姓会关注强基班的人数,而县区则是看升入重点中学的人数。
可是,对三四千初三毕业生来说,500个重点中学名额还是少数,去掉民办学校的大量学生,哪怕城区传统学校,在均衡编班下,每个班级也就个位数。
然后,不要忽视班内数十个学习程度一般,成绩上上落落,行为时正时歪的普通生;以及也是个位数,但每天坐在教室就是打卡,父母已经基本束手无策,老师也无能为力的孩子。在ta们的心里,看不到光。
ta们是处在底座的绝大多数,就好比在全国,每月收入1000元的,可能会有好几亿,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当下,是最不能忽视的。
应该说,家庭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还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的。反过来说 这些孩子的父母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其实也是不易的。
没有各种条件,没有各种资源,只能凭自己得汗水赚些辛苦钱,来抚养孩子长大,因为成绩不理想,心都不太热。
其实 ,成绩分两种,一种是学校内的考试成绩,另一种是学校外的生活成绩。
在学校外,善良,诚实,听话,能帮助父母干点家务活,碰到长辈有礼貌 ,和同伴好相处,体力不错,做事细心等等,太多的都是优点,其实就是多元评价。比如,帮老师的扩音器及时充电小张同学,非常细心、在心,这样的品质是分数不能反映的,但是在生活中是优良的。
普通人,不奢求 ,过好普通的生活, 享受普通的快乐,也不错。
生活不易,珍惜自己的孩子,好好地过,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是一种风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