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白买基金理财特别简单,只要抓住这几点就好了(行业机密啊,不要被挨打了)
第一条:只买被动型指数基金
被动型基金完全跟踪复制指数,指数涨就涨,指数跌也一起跌,傻傻的更安全。
但主动型基金呢?这就涉及到基金经理了。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换仓位,在牛市还好一点,在熊市的话,困难重重,不是每个基金经理都很优秀。对小白来说,识别优秀基金经理太难了。而且,新闻上说了好多次,主动型基金长期来看是很难跑赢被动型指数基金的。
很多人跟我说,他是理财小白,理财小白是什么?小白是没什么专业知识、没有投资经验,没什么行业内部信息的人。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法知道基金经理的水平,也不知道哪里去研究他们。当然别说小白了,即使是有若干年基金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也未必看得清基金经理的那些猫腻:
没有内部消息、不是业内人士,能知道不同的基金之间抬轿子的那些事?基金的好的业绩表现究竟是因为专业能力强、眼光好还是因为市场火爆,买啥都嗯呢该涨呢?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之一:不熟不投,不懂不买。
不熟不投,不懂不买
不熟不投,不懂不买
不熟不投,不懂不买
记住了么?
如果贸然进场,就是要接受自己的无知和交学费。无论在哪里都一样,优秀的人总是少数,所以理财小白,建议还是别去碰运气啦。
第二条:不买热门的基金
大多数的基金平台,比如我们熟悉的余额宝中的蚂蚁财富,天天基金网站等。
都会把近期涨的好的基金放在首页,同时还有近期热门、涨幅最大的基金放在首页,比如你打开天天基金网站,就会出现下面的页面。好奇宝宝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打开看。
对于商家来说,这是正常的营销,谁不想把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呢?所以非常能理解他们。如果基金平台首页都是收益少的可怜的基金,满屏绿色,遍地哀鸿,理财小白们还有普通投资者还会再去看他们吗?
这跟超市打折促销、菜场买菜完全不同哦,我们从很小就开始买东西了,个个都是买卖高手,经验丰富,货比三家,比了又比,总是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有知道的么?每个城市的大爷大妈们,为了买便宜的鸡蛋,大清早就去超市门口排队了。
但买基金不同,你有从小就开始投资吗?熟悉这个基金的特点、出处、基金公告说明、风险、基金经理吗?
我想你们的回答应该是:没有。大部分人花三分钟就把辛苦攒的工资买基金了,买完就后悔了,一旦撤出来,就是亏钱。一万元进去,几千元出来。
所以理财小白,买基金不要凑热闹,热门的基金不要碰,除非你有一双慧眼。
永远只买物美价廉的,可能短期内赚不了大钱,但是坚持定投,会有不错的收益,甚至赚大钱的机会也有的。
这里的物美价廉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估值偏低的,只有指数基金才有哦,方便理财小白参考。
第三条:千万别去银行柜台去买
一是手续费高。
买基金是有申购费的,在所有的基金销售渠道中,银行的申购费是最高的,银行在老百姓心里是很安全,根深蒂固了,所以他们不缺流量,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
通常,在银行购买基金的申购费是1.5%,有时候搞活动或者通过网银或手机APP可能会有一定折扣优惠,能打个4折就不错了,就是你花1000元只能买到价值985元的基金,一下子就损失了15元。
不要小看这15元,基金投资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交易量上来后手续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会直接拉低你的基金投资收益率。
二是银行柜台理财经理的专业水准很一般般,嘘!。
我有个朋友的娃,2015年毕业后,就去银行上班了,考了一个理财师证书,岗位流转后,就在柜台做理财经理。没有多少实际操作投资经验,基本就是推销基金。另外,更重要的一点,银行给你推荐的基金,表面上会跟你说这个基金有多好,业绩漂亮,还省钱,实际上呢?他们的任务就是推销这个主打基金。
你有过这个经验吗? 原本去银行是去买易方达的某只基金,结果银行理财经理告诉你最近某个基金很火,说的天花乱坠,最后你迷迷糊糊的买了推荐的基金。除非你内心很坚定,否则多半是被感化了。
为什么理财经理会这么热心推荐呢?背后肯定有原因,天下哪有那么多雷锋。
银行是基金代销机构,他们和基金公司合作,卖出多少基金会有多少分成,每季度都有主打基金,可以去试试看。
第四条、道听途说
买基金的时候听朋友说的,几分钟就大笔买入。我有个多年好友,2017年听朋友说沪港通基金很好,唰唰唰几万块 一下就买进去了,结果到2019年4月初那么火爆的时候还亏了25% 。
2月份过来问我怎么办,我让她补仓,结果亏怕了,也不敢,现在估计亏更多了。
第五条、基金排行榜,业绩佳
买基金啥都不看,只看业绩排行榜,这个就好比第一条。
最后,买基金的时候头脑发热,等买完了,就开始纠结后悔,尤其是买在高点,买完过几天就开始跌。没有投资过的小白,哪里有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熬不住了就成了韭菜。
基金投资,有一定的波动性,涨张跌跌都是正常,每月定投,长期投资是降低风险的最好方式,所以买了基金,不要离市场太近。
以上,get到关键信息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