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4-13

2024-04-13

作者: 笙箫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24-04-12 23:31 被阅读0次

    方法禁忌:说话必须避免的恶习

    人们在日常说话时,由于场合简单,人员熟悉,所以随意性过大,难免存在一些不好的说话习惯。这些不好的习惯在一定范围的小圈子内无伤大雅,有时还能增进彼此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放到一个正式场合,这些不好的习惯就可能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以下几点将提醒我们说话的坏习惯给我们在表达上带来的不便,进而指出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

    1. 是否使用鼻音说话

    用鼻音说话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极坏的缺点,当你使用鼻腔说话时,你就会发出鼻音。如果你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你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鼻音。在电影镜头里,如果演员扮演的是一种喜欢抱怨、脾气不好的角色,他们往往使用的就是鼻音的说话方式。如果你使用鼻音说话,当你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就很难吸引他人的注意。你听起来像在抱怨、毫无生气、十分消极。不过,如果你说话时嘴巴张得不够,声音也会从鼻腔而出。当你说话时,上下齿之间最好保持半寸的距离。鼻音对于女人的伤害比对男人更大,你不可能见到一位不断发出鼻音,却显得迷人的女子。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或者令人心荡神移,那么你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应使用胸腔发音。

    2. 改变过于尖的声音

    当我们受到惊吓或者恐惧时,当我们大发脾气时,当我们呼唤孩子时,往往会提高嗓门,发出一种尖叫的声音。女人尤其如此,这也许是因为她们整日面对着无数的刺激。尖锐的声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难听难受,也许人们老远听见你的声音就避而远之。你可以通过镜子发现自己的这一缺点,你说话时脖子是否感到紧张?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绳索一样凸出?下颚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来明显紧张?如果出现上述情形,你可能就会发出像海鸥一样的声音。

    3. 克服讲粗话的毛病

    任何事情,一旦形成习惯,就会自然地发生。讲粗话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旦沾上讲粗话的恶习,往往是出口不雅,自己还不知道。

    (1)要认识到讲粗话是一种坏习惯,是不文明的表现,从思想上强化克服这种习惯的动机。实践表明,动机越强烈,行动越迅速,效果越明显。

    (2)找出自己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而后以最大的决心将其改正。可以通过改变讲话频率、每句话末停顿一下、讲话前提醒自己等办法,改变原有的条件反射。改掉了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克服其他粗话也就简单了。

    (3)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克服说粗话的恶习当然也要一些时间,操之过急只能越改越多。

    (4)请别人督促。由于有时自己讲了粗话还不知道,那么就有必要请人对自己进行监督。当然,这里的“别人”最好是了解自己的人,这样督促起来可以直截了当。

    4. 克服说话结巴的毛病

    结巴是口吃的通称。口吃就是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有些人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时会出现结巴的情形。其实,结巴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结巴对于极个别的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是一种病态反应,他们也被称为口吃患者。要想治愈他们的结巴,除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去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对待他们,首先不可取笑,更不能以此逗乐。其次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变换方式,消除其自卑心理,培养其说话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和他们交谈,态度要和蔼,放慢速度,耐心倾听,不时加以赞赏。可以请他们说一些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这样会增强他们说话的信心。

    另外,有口吃的人不能消极地一味依靠外部力量,还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代就是口吃患者,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发音准确,就对着镜子纠正口形,后来他成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有口吃的人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5. 检测说话的速度

    即使是一些职业演说家或政治家,有时也不容易把握好自己说话的速度,如果你说话太快,别人就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而且听得喘不过气来。如果太慢,人们就会根本不听你说,因为他们缺乏一种耐心。适当的说话速度约为每分钟120~160个字之间,当我们朗读时,其速度要比说话快。而且说话的速度不宜固定,你的思想、情绪和说话的内容会影响你表达的快慢。说话中把握适度的停顿和速度变化,这会给你的讲话增添丰富的效果。

    为了测量自己说话的速度,你可以按照正常说话的速度念上一段演讲词,然后用秒表测出自己朗读的时间。如果你说话的速度每分钟不到110个字,那说明你说话的速度需要调整,否则,你最适合的工作就是去当保姆了,因为你很快就会令人入睡。

    6. 铲除“口头禅”

    在我们平常与人讲话或听人讲话之时,经常可以听到“那个、你知道、他说、我说”之类词语,如果你在说话中反复不断地使用这些词语,那就是口头禅。口头禅的种类繁多,即使是一些伟大的政治家在电视访谈中也会出现这种毛病。

    有时,我们在谈话中还可以听到不断的“啊”、“呃”等声音,这也会变成一种口头禅,请记住奥利佛·霍姆斯的忠告——切勿在谈话中散布那些可怕的“呃”音。如果你有录音机,不妨将自己打电话时的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是否出现这一毛病。一旦弄清自己的毛病,那么在以后与人讲话的过程中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当你发现他人使用口头禅时,你会感到这些词语是多么令人烦躁,多么单调乏味。

    7. 停止过于频繁的动作

    检查一下自己,你是否在说话时不断出现以下动作:坐立不安、蹙眉、扬眉、歪嘴、拉耳朵、摸下巴、搔头皮、转动铅笔、拉领带、弄指头、摇腿等。这都是一些影响你说话效果的不良因素。当你说话时,听众就会被你的这些动作所吸引,他们会看着你的这些可笑的动作,根本不可能认真听你讲话。

    在你讲话时,完全可以自我提示,一旦意识到自己出现这些多余的动作,赶紧改正。

    8. 运用有风度的言辞

    风度是一个人涵养的外在表现,说话风度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言语表现。增强自己说话魅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增加自己说话的风度。一个说话有风度的人,会令人仰慕不已、倾心无比。正如德国戏剧家莱辛所说:“风度是美的特殊再现形式。”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风度正是外在语言和内在气质的恰当配合。首先,风度是一种品格和教养的体现。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没有优雅的个性情趣,其说话必然是粗俗鄙陋、琐碎不雅。其次,风度是一种性格特征的表现。比如性格温柔宽容、沉静多思的人,往往寥寥几句的轻声细语就能包含浓烈的感情成分;而粗犷豪放、性情耿直者,则说话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再次,风度是涵养的一种表现。这主要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卑不亢,雍容大度。最后,风度是一个人说话的遣词造句、语气腔调、手势表情等的综合表现。如法官在法庭说话时,往往会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咬文嚼字、逻辑缜密。

    说话的风度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洋洋洒洒、侃侃而谈是风度,只言片语、适时而发也是风度;谈笑风生、神采飞扬是风度,温文尔雅、含而不露也是风度;解疑答难、沉吟再三是风度,话题飞转、应对如流也是风度;轻声慢语、彬彬有礼是风度,慷慨陈词、英风豪气也是风度。每个人在培养自己的说话风度时,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情趣爱好、思维能力、知识结构等有所选择。另外,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其说话的风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与在家里跟家人闲聊时,就会表现出两种相差甚远的风度。

    说话的风度是人的一种自然特色,是与时代相吻合的。我们反对脱离时代追求风度;我们也反对脱离自己的个性、身份去讲究风度。任何东施效颦、搔首弄姿、没有个性的说话都毫无风度可言。

    由上述言论我们应该看到,是风度决定了语言的高度和延续程度。跟一个完全没有风度的人说话,就正应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老话。所以,培养良好的谈吐风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4-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mk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