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楚人失弓,三圣答复

楚人失弓,三圣答复

作者: 三圣阳明文化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2-05-10 16:42 被阅读0次

    这是儒道释三家,围绕「楚人失弓,楚人得之」这一话题,跨越千年的隔空混战。在这场混战中,圣人、真人、道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其解读早已超越故事本身,也成就了一段趣谈。

    楚恭王出游,亡鸟号之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

    以上这则公案在先秦时代很有名,用今人的话说就是「楚弓楚得」,在很多先秦典籍里都有记载。大意是说楚恭王出去打猎,把弓给遗失了,跟随的人说要去找回来;楚恭王却阻止道:「楚国人丢掉了弓,被出国人捡到了,有什么好找的?」楚恭王这个人了不起,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他的器量超群。

    但《孔子家语》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后面还接了这么一段:

    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意思是说,孔子觉得楚恭王可惜了,器量是很大了,但还不够,如果说成「有人把弓失掉,也就有人捡到」,那就再好不过了,为什么一定要局限在楚国呢?

    如果单纯的比较「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和「人遗弓,人得之」,确实后面的话更为大气一些,他把范围由一些人扩大到所有人。按照儒家的说法,前者是「乡愿」、后者是「大同」。

    《孔子家语》这部书相对于《论语》来,真实性、可靠性要差一点,因为孔子不像那种死扣字眼的人。难道说楚王的弓被吴人得了,楚王就不开心吗?其实,弓是在楚国境内遗失的,能捡到弓的多半还是楚国人。楚王这样是「实话实说」,如果是在齐国失弓,可能就说「人遗弓,人得之」了。孔子是个宽厚长者,怎么会故意贬低别人以彰显自己呢。

    中国人有个特点,调侃一开始,就很快升级。在《吕氏春秋·贵公篇》也出现了这则公案,不过在后面又加了一段,说是老子知道后给了这样的评论:

    「遗弓,得之。何必人?」

    《吕氏春秋》是杂家著作,杂家多半偏心于道家。估计当时,《吕氏春秋》的「编辑」中有人看不惯《孔子家语》编辑的做法,就来了一下反幽默,把玩笑开回到儒家身上了。你说「何必楚」,我说「何必人」;你说局限在一国是心量不够大,我就说你局限在人的范围里心量还是太小……

    《吕氏春秋》的这个改编也是有根据的,老子的主张是自然无为,他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责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这样看待存亡得失,眼界一定不会局限在人的范围内,但如果要他说「遗弓,得之,何必人」恐怕也是妄想,他绝不至于那样斤斤计较。

    这段公案还有下文,如果佛教在先秦就传入中国,一定马上有下文。但佛教是汉代才传入的,没赶上这阵风,所以直到明代,这段公案才有了佛教版本。文章出自高僧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这个莲池大师是明末四大老之一,儒释道三家的学问都很精通。莲池大师是接着《孔子家语》的话往下说的:

    大矣哉!楚王固沧海之胸襟,而仲尼实乾坤之度量也。虽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尽其所欲言也。何也?向不能忘情于弓也。进之则王失弓,王犹故也,无失也;假令王复得弓,王犹故也,无得也。虽然,犹未也,尚不能忘情于我也。又进之,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

    这老和尚说话就是有水平——不得罪那些还活着的、以孔子为招牌的儒生。开头就是赞叹,先赞叹楚王,又赞叹孔子,说孔子更了不起。但接下来话锋一转,又开始批驳孔子了,虽然是批驳,也留着情面,说孔子是针对着楚王的话说,才这样的。莲池的意思是,不管弓在与不在,楚王都还是楚王,弓不过是身外之物,说什么得失存亡,都因为太看重一个我,但这个我又真实吗?

    到这里,综合出一个版本来,以为消遣之用。

    尔时,孔、老、释迦三圣共游,子路、尹喜、阿难三贤随侍。

    偶见一文。其文曰: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孔子曰:「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失弓,人得之,何必楚也。」老子曰:「失弓,得之,何必人。」释迦曰:「何弓?何人?何得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楚人失弓,三圣答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nl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