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部的事情好麻烦,协调一词多半都用在结合部问题的推动上,好比多地区交界处,俗称之为三不管地带。麻烦就在于对多方均站在自身的立场上阐述自己的难处,表达各自的观点。
协调须通晓多方的立场,以及固守观点的依据,从依据上破题。有破题的瞎掰能力和协调工作的强势姿态。
各方都有代表人。延展到每个人爱自己的本能,需要站在共同利益的立场,才能真正赢得代表人的真心支持。当然也可以硬压,一方面要有制度的解释权力,另一方面要进行个人或个人代表的部门进行背书。
协调各方的人要清醒认识自己的能力所及,千万不能随意调节,盲目认为自己有协调解决的能力。所以前期的调研准备要充分,尽可能多的考虑各方问题形成的前因后果,先行想出解决方案和解决的备选方案。否则按兵不动。
协调理应低调从事,立意高、行事低。主动表态搭桥牵线的作用。而不是拍胸脯保证,大包大揽,防止骑虎难下的局面出现。
最近做的一项工作,在某个单位管辖的固定设备上发现了业内认为严重的的线路质量隐患。为了搞清楚真实的原因,我们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也就是说要对该单位的设备进行针对性的全覆盖查找,一个短期阶段的检查必须形成独立意见报送上级。
设备的维护虽然只是发生在一个单位,但由于铁路的联动机制工作特点,相关的单位予以配合。如果把问题的真实原因查找出来的话,不仅要看设备的质量,还要围绕核心进行分析、比对。向问题的真相前进。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现在来讲,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面对孔老夫子的言论被引用在当下。作为版权拥有者。他应该怎么看待结合部管理协调这个问题?又怎么能继承他,协调解决双方、多方的难点呢?对于继承先贤的愿望而言,相对于文化、思想著书立传的人,版权终结之日就是文化遗产继承之时。口口相传还不是最好的褒义吗?
协调在于客观、公正。即就是独立自主的第三方观点。独立思考、独立调查、独立分析、独立撰写、独立意见。五个独立的思考,表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团队意志行为的集中体现。
思考可以令事情的逻辑关系找到突破口;调查可以催生调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分析可以依据既有的章法进行推演、解剖全过程细分的各个环节;撰写通过调查团队的信息梳理能力形成缜密的材料;意见代表调查团队依据上述材料体现的内容形成独立性的观点。
结合部管理,其实是跨专业综合施策能力大小的集中体现。有人说向前一走一步、消灭结合部。即各方的意见站在更高层级的利益基础之上,为形成共识而努力行动。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而努力形成双方共赢或多方利益趋同的良好局面。如此,才能凸现协调的功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