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忙碌的时候偷偷思量着闲暇时候的计划——关于爱好,关于理想,仿佛从时间缝里挤出的思绪飘扬是忙碌时候最好的兴奋剂。义务教育时期,会在小本子里写下寒暑假时候要做的事,无非是些关于提升自我的习惯养成;高中那会期盼的自由在高考之后,依旧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过是增加了年限的理想与自由。
总是把习惯的养成放到忙忙碌碌的时间之外,却不知明日有明日的忙碌。学一门乐器,学好一门语言,锻炼身体,养成阅读的习惯......忙碌日子间的闲暇时期总是很难长到有21天来养成一个习惯,我习惯了用忙碌作为借口。
大学了,三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被保送到一个极好的学校。人生跑步机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我得到了喘息,但仔细想想未来的竞争对手是那么强,暂停的按钮又松动了不少。我以为闲暇会让我有时间去丰富自我,像前三年学习那样,早出晚归,汲取着来自课外新知的养分,乐不思蜀。实在是大错特错!我习惯的快乐大概来自忙里偷闲的促狭感,倘若失去那份得之不易的紧迫,兴趣的追逐也变得平淡乏味了起来——我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规划者。
早晨七八点的闹钟在我日积月累的厌恶下熟练被制服,九点才悠悠起床,十点才能正式干活。大四的闪光之处或许便是增加了健身房的人生新体验,夜晚的两小时健身时间,是唯一能让我感觉到进步与存在的事,运动过后的酸痛每时每刻都在提醒历史。我没有做保研前理想的学舞和旅游,理由很简单,我没钱。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不去兼职,做家教什么的?我会说,那些事除了带来每小时的物质工资外,于精神并无任何益处,我宁愿多看两本书,提升自己的内在能力。
一边焦虑着毕业旅行启动资金的遥遥无期,一边又想着捍卫时间的最大利用效率。我想到了写作,想到了高中时期写议论文的绞尽脑汁,想到了那些年被震撼到的精彩观点,这几年我缺乏思考,更多把自己埋入精确计算演绎的工程问题,这多多少少背离了我追求艺术的目标。
在学习之外的事情,半途而废这个词成了常态标签。在外,我能自豪地说我学过尤克里里,beatbox,围棋,绘画,散打。但实际上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我没有特长。以上列举的都是我玩了一小段时间搁置的爱好,除了学习......不难理解那些上了极好学校孩子内心深深的自卑,自己不仅在技能方面不如他人,连最引以为傲的学习也相形见绌,那这样一说是不是该庆幸自己高考失利,能够在相对次点的学校做“鸡头”呢?
我相信——技术是反诗意的。在工程的学科里倘若内心追求着点虚无缥缈的东西,那大概也需要一些寄托。
最近的我,学着些研究生入门的事儿,学着写作、健身、阅读和摄影,那么,路过的人儿啊,你在做些什么?
今天是我来简书的第一天,你好,陌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