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灯》有感

读《灯》有感

作者: 六一行 | 来源:发表于2024-07-22 21:23 被阅读0次

读《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之《灯》(1924),作者王鲁彦。这是一篇百年前的作品。

故事以我的愤怒和绝望开篇。

我躺在母亲的怀里,愤懑地质问母亲为何要生下我,接着撕扯自己的衣服。

母亲只是脸色苍白,而后呜咽地回应,为了母亲,孩子......

风摇晃着枇杷树,雨滴在我心上。我看着母亲苍白的脸,消瘦如柴的颈。我喊道,让我死了罢。

母亲落泪,我看见母亲花白的头发,如丝一般地乱,如霜一样的白。

静寂!

我歇斯底里地喊道,我还了这颗心吧,开始撕扯衣服。

母亲极力按住我的手。

风摇晃着枇杷树,雨滴在我心上。我看着母亲苍白的脸,母亲如潮的泪,滴落下来。

泪滴进我的眼,汇成一条河。

我顺着泪河,进入母亲的眼,再进入她的心坎上。

我看见母亲的心,已枯萎了。我还了你的心吧!我取出了自己的心,融进母亲的心,母亲的心重新热血沸腾了。

我又回到母亲的怀抱。我含着泪说,我愿意重新做人了。

母亲微笑了。心里充满了欢乐,眼里充满了希望。

墙壁上的灯,逐渐暗淡。

这是一篇诗化语言的短篇小说,是一篇充满深情和哲思的小说,儿子与母亲的情感交流融入文字,揭示我的个体和社会,以及人性与现实交融。

要剥离概括出来,或变幻一种说法,是无能为力的,即使概括出来也就完全失去了那种韵味。

从这篇短文,我觉得学习到一些。

语言诗化:

短文语言优美,具有诗意。如“风凄凄的摇荡着窗外的枇杷树,雨潇潇的滴在我心上”,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很强。

意象反复:

小说中多个意象和场景的反复出现,如母亲的泪、窗外的树、潇潇的雨,“风摇晃着枇杷树,雨滴在我心上”,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魔幻现实主义:

我顺着母亲流淌的泪河,追溯而上,进入她的眼,再进入她的心,看见她的心早已枯萎。而后,将自己的心还给母亲。

这一超现实情节,展现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加深了作品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

灯,是沉默的见证者,见证了母子的互动,体现了理解和认同。结尾处,灯光暗淡,象征我眼中的希望消逝。

心,是母爱和牺牲。我与母亲心的互换,又是重生。

母亲的头发,如丝乱,如霜白。母亲的脖颈,瘦如柴。为了孩子操劳的母亲,早已憔悴至极,已然枯萎。

母亲的泪,淌下汇成河,连接了母子。

人物塑造:

短文中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是母亲的形象,既有外在的描写,如“头发如丝一般的乱,如霜一般的白”,也有内心情感的深刻刻画,和难舍难分的动作描写。

总的来说,短文故事的情感深刻,语言富有诗意,通过超现实的情节和象征手法,传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文章

  • 你的灯还亮着吗?

    读《你的灯还亮着吗?》有感 ——珊珊 《你的灯还亮...

  • 读《珠子灯》有感

    初看这篇文章,还是在高中语文试卷的习题中,那时为了做题,为了应付考试,往往都是了解了大概意思就行,并没有所...

  • 赠友诗评

    读典昕《半眸,便可认识你》有感 读淺池梦未央《守望一盏灯》留言

  • 读《城的灯》有感

    无意翻开就再也不舍放下的一本书。冯家昌少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于我有深深的共鸣!人物,风俗,方言都是我所惯常见到的!读了...

  • 读《城的灯》有感

    最后,香姑死了。是被六个穷混子以近乎残忍的方式害死的,而在死之前,她一直喃喃的说:谁来救救他们……看到这里...

  • 读《城的灯》有感

    好久没有写文字了,感觉写的不好,越发不想写。今年读了作家李佩甫先生的三本小说,都特别精彩。当我看到《城的灯...

  • 此情可待成追忆

    ——读《秋灯琐忆》有感 若不是小隐老师的精心推荐,或许我至今都不曾阅读到《秋灯琐忆》,更不...

  • 读《石榴灯的秘密》有感

    文中主要人物_灯儿,十分羡慕她小姨,因为他小姨有生日,她的爸爸妈妈却把她的生日给忘了。为此她十分憎恨她爸爸妈妈...

  • 读小说《城的灯》有感

    《城的灯》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作者是李佩甫,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城的灯》是李老师“平原三...

  • 贾平凹为你歌一曲腐草为萤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天气晴 ――读贾平凹《带灯》有感 初看书名,不解其意,带灯,有一种平实却晦涩的距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灯》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qe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