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儿童节,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每代人的儿童节似乎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美好和快乐。
曾经的80后90后们都已长大,貌似这个节日已不再是我们的特权?但回忆起童年时代的阿童木,花仙子,打弹珠,跳皮筋,游乐场,大白兔糖、大大牌泡泡糖,还有那个同桌的TA……那些单纯天真的童年,是那么的美好!
在你的记忆深处,你的儿童节是怎么度过的?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过儿童节的情景?是否还怀念着那些记忆犹新的六一礼物?是否还惦念着只有节日才能吃上的“大白兔”糖?
不同年代的人,拥有不一样的童年。
不一样的童年,拥有不一样的六一。
不一样的六一,承载着专属的快乐。
60年代红领巾是至高的荣誉
1950年6月1日,新中国迎来第一个儿童节。生于60年代的他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第一代,他们中有很多人被称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在经济条件还比较匮乏的60年代,孩子们心中,红领巾是至高无上的东西,因为它是鲜血染成的,是红旗的一角,是先烈们用生命编织而成,若能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宣誓,“我自愿成为一名少先队员……”那是比吃肉都开心。
在很多人心里,生于60年代的孩子都是手工创作游戏的鼻祖,他们大部分童年时期生活并不富裕,他们没有玩具,所有玩具都是自己创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基本上都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铁环、陀螺、弹弓、跳房子、跳皮筋、捉迷藏、投沙包、跳绳、爬树、踩肩膀、叠罗汉等等五花八门。
70年代军绿书包是心中的LV
70年代,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物质匮乏,每月的粮、油要到指定的粮站凭“城市居民购粮本”严格按标准购买,肉有肉票、菜有菜票,一切都是定量供应。
在那个温饱线上不断挣扎的时期,日子清苦却也简单快乐。每年的“六一”和春节是最盼望的日子,“六一”意味能吃上娃娃头雪糕,虽然只是一根也定要把雪糕棍舔到完全无味才肯罢休。
70后的儿童们每天背着军绿书包——这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饰品,就犹如今时今日的LV;骑着28加重的自行车,或者徒步滚着铁环,呼啸而去。若在乡镇间,还可以看到儿童笑嘻嘻地追赶拖拉机,跳上车斗,或者就吊在车尾,蹭搭便车。样板戏的盛行让这个时代的六一儿童节增添了不少色彩,《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曲目是孩子们心中的流行音乐,相当于90后心中的周杰伦和SHE、00后心中的TFboy。
80年代兜里1块钱吃遍小吃摊
80年代的儿童是一群见证了改革开放的特殊群体,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零花钱,穿的衣服也更加花哨。
生于80年代的我,对于儿童节的记忆有点模糊了,只记得每逢过六一,父母都能从单位领回一条儿童毛巾和一包大白兔糖,而我们可以得到父母给的1元钱零花钱,揣着这一元钱到学校看联欢会,几个小孩子聚一起,每个人买一样零食,而后你一口、我一口,互换地把小吃摊上的东西吃个遍。待联欢晚会结束后,和同学一块玩玩击鼓传花、夹玻璃珠子,和同学一块在操场上跳跳绳、扔扔沙包沙包。
80后我们童年的主旋律就是玩:一团泥巴,能玩一个下午;“磨剪子嘞,锵菜刀!”也能站着看一个下午;玩个捉迷藏也能让自己沉浸在藏一天没被发现的喜悦之中。我们的童年,在玩中学会与同伴相处,在玩中快乐学习,在玩中健康成长。
90年代留守中独立成长的一代
90年代出生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一群孩子,生活在90年代的孩子,他们既不缺少物质条件又不缺少长辈的疼爱,只要90后愿意,他们可以随时买新衣服、吃糖果、挑礼物。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下,孤独地成长,在农村,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这一代毫无疑问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具独立精神的公民。
据身边的90后回忆,他们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不管是家里还是学校,都非常重视这个专属的节日,在这一天爸爸妈妈会尽量安排时间陪伴孩子去吃一餐心心念念的美味佳肴,或者带到娱乐场所玩上一把。而学校也会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彩排文艺汇演的节目,汇演结束会有各式各样的儿童节礼物送给大家。
90年代最不能忘的应该是每天18:30中央台的“大风车吱呀吱溜溜的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而还没有智能手机却已触电的90后们把小霸王用成了游戏机,魂斗罗、俄罗斯方块、超级玛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游戏项目。
21世纪吞没在培训班中的一代
21世纪的“00后”、“10后”们,出生在国家的繁荣昌盛时期,他们既不缺少物质条件,又不缺少长辈的疼爱。他们拥有五花八门的各种新奇的玩具,他们从小能接触VR眼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等数码设备,到了他们的节日,更是有着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各种类别的活动庆祝。
伴随着活动丰富多彩的他们,书包也越来越沉,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各种补习班充斥着他们的童年,无时无刻不都在学校、补习班、兴趣班等培训机构出出入入。对于他们来说,到了节日这一天,对于物质奖励便没有了以前那个年代的新鲜感,他们只希望在这一天没有成堆的作业、没有来自各种补习班的侵扰,在家长的陪伴下,尽情地游逛在各个游乐场所或者睡一天的懒觉,对于他们来说这便是美好的一天。
时代变化太快,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不同年代的童年截然不同,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蜜糖,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无忧无虑;童年是一个七彩的世界,酸甜苦辣;童年是一串串珠子,串着故事……祝福大朋友小朋友童心未泯,一切皆甜。
PS:六一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又称儿童节,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欢腾的日子,它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那些受尽凌虐的小孩,保障儿童权益,从而建立的一个充满纪念意义的节日。原本非常沉重的日子,却随着不断地演化,却成为了孩童们梦寐以求的欢乐时光,这种演变令人欣慰的同时,又在其蕴含的特殊意义之中带着点酸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