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这个名字对于我们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他的生平经历,我们却了解得少之甚少,尤其是我这种理科生。我们知道他是个伟大的人,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除此之外,我对他的了解就是高一语文课里的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而这片文章说实在的,也没怎么增加我对马克思的了解。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是非常抽象的,一个伟大的人。
还是近来才增加了一些对我对他的了解,才觉得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变得立体起来。马克思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律师家庭。众所周知,在西方那边做律师的都挺富有的,而且律师在西方社会是很有社会地位,此外马克思的姨妈和姨父是大名鼎鼎的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由此可知,马克思是妥妥的富二代啊,不出意外,马克思的人应该是非常平坦的阳关道啊。而且马克思自己也很有才华,他本人是哲学博士,学识渊博,主编过《德法年鉴》和《莱茵报》。但是并没有选择这条康庄大道,而是走上了一条无比崎岖的为无产阶级奋斗之路。
在这条道路上,他颠沛流离,饥塞交迫。在这条道路上,他本该锦衣玉食的七个孩子却因恶劣的生活条件逝了四个。那他为什么选择这条道路呢?这个答案,我们也许可以从他十七岁那年的一篇作文找到答案。在他17岁那年读中学时他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的职业选择是要“为人类幸福而工作”。他在这篇作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他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竟有这样的凌云之志!而十七岁的我们,那是还在等着下课铃,畅想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刷着各种各样的题。也许我们的笔下也充满各种少年意气,但很多上都是口头上的,我们也没有想过能不能克服千难万险去实现这些。当然,我也不是说我们青年不好,只是很稚嫩啊,除了学习的苦也没吃过什么苦,这一切都感谢伟大的祖国和无私奉献的父母啦。就我们挺幸运的,生在盛世。
而且马克思真的用一生去践行了十七岁那年说过的话。真的,面对他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