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二)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二)

作者: 若水胡杨 | 来源:发表于2023-03-17 13:23 被阅读0次

    隋唐至辽、金时代的通州

    隋朝大业四年(608年),朝廷征发河北诸郡壮丁一百多万,开挖永济渠,由今天的半截河入境,循着今天的凉水河到涿郡(今北京),“役期急促”,造成大批劳动人民疲劳过度死亡。

    隋炀帝三征高丽,百万大军云集涿郡,分路东征,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唐朝建立之前,虎贲(ben一声,指勇士武士)郎将罗艺守蓟城。他在蓟城屯兵20万。所需给养及远征高丽所需物资,都要利用潞水经潞县转运,因此罗艺就住在这里。据传说罗艺的府邸就在今天的通州旅馆处,现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原通县师范学校)的西墙外便是罗艺的花园。

    到唐代,潞县的治所又迁到今河北三河县。五代后唐时(928年),赵德均守幽州,他对于契丹的掠夺非常苦恼,又在今“燃灯塔”所在地筑新城,用以屯兵,抵抗契丹的掠夺。不久将潞县的治所移到现在的通州城址。

    后晋的石敬塘为了夺取政权求助契丹,在936年,把包括潞县在内的幽云十六州割给了辽国,辽国把南京(今北京)改为燕京。金灭辽以后,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杀死金熙宗自立皇帝,为了奠都燕京,下诏扩展修筑燕京城池,兴建宫室,同时造船舰数千于潞水之上,以练水师,准备南下攻打宋朝。这些工程所需物资必须依靠运河漕运到燕京,潞县的地位不断提高。

    1151年,海陵王将潞县升为刺史州,“取漕运通济之义”,改潞县为通州,从此出现通州之名。

    《元史》  记载:唐为潞县,金改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有丰备、通济、太仓以供京师。

    马家村辽代的古槐树:  在今通州区马驹桥镇界内,位于马家村南路旁。现为通州第一槐,在北京地区也不多见。其树干直径2米。粗干横生,枝疏叶茂,造型古怪,甚为壮观,给人以老当益壮之感。四季观赏,各有妙趣,历史和观赏价值都很高。
    马家村古槐树

    (参考文献:《通州区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sj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