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佛教著名的经典之一,短小精湛,全经260个字,是所有经典中最短的一部经,但是蕴含着佛家最高的智慧。
《心经》的第一句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里的“五蕴皆空”是哪五蕴呢?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
色蕴是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所能感知到的物质现象,是外物,比如花草树木、闪电雷鸣等。
受蕴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感受物质现象时,会产生种种感官现象。受是领取接受,是五根和外在的物质现象相触的刹那,花草树木、闪电雷鸣被我们的感官感知到了,便是受。
想蕴是五根对外在的物质现象产生种种感官现象后,生出的种种相。比如花草树木被眼睛看到后,便在心里形成一个相,我们走着站着,花草树木的样子都在心里。想蕴是表象上的觉知,是种种念头,是产生妄想烦恼的基础。
行蕴是在想蕴的基础之上,我们的身、口受到想蕴的支配,作出对应的行为。比如听到闪电雷后迅速捂住耳朵,看到幼儿稚嫩的脸庞伸手去触摸。
识蕴就是指意识发生了作用,对物质现象产生判断和分别,生出了贪嗔痴慢疑。比如见到一朵漂亮的花,是产生喜爱之心,想拥有花是生出贪爱之心,觉得这朵花漂亮,其它花不漂亮,是产生分别之心。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216409的千手观音唐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