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把今天早上写好的稿子修改一下发布,就在刚才因为工作上的一件事,突然有了一些想要表达的冲动,于是赶紧写下这个思路和内容。
什么样的技能,最值得学习和锤炼?
我觉得一定是写作。因为这是一项底层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拓展认真和思考的边界,甚至能更好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
明白这一点,才能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或许是自己写作了这么久,开始有效果了,已经真正把写作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一个习惯, 不再被逼迫,不再感到痛苦,甚至开始享受这个过程。
虽然写的内容还是不够好,虽然文笔依然挺差,虽然很多表达方法逻辑等技巧不成熟,但是,已经变得不再排斥这些东西,愿意正面去面对,这本身就是个进步。
今天突然有个感觉,写了这么久,仿佛自己大脑中的东西被掏空了,感觉再不大量输入,就真的无法输出内容了。
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就像突然变傻了一样,之前滔滔不绝的样子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看着空文档,却无从下笔的二愣子。
这种状态,其实也挺好,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自己,要注意输入了。
记得有人说过,想要输出一万字,至少要输入十万字。
想要写好一篇文章,起码要读大半本书的内容。
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最需要面对的地方。
每天早上写半小时,睡前写半小时,这种习惯可以加速成长,只要能坚持得住。
自己目前写是不怕了,有时候还挺享受,但是写的内容着实不怎么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进行大量训练。
如何训练呢?
得看看别人写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样的,搞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
比如共读会,比如粥佐罗,比如周岭等人,多看看他们的文章,多去模仿,看到一个好的内容,先用自己的方式和思考去输出一篇文章,再对照作者的内容,看看差距到底在哪里。
我比较喜欢周岭的文章风格,干货满满,而且知识密度很大,不像我,整篇文章都是自己的碎碎念,有时候甚至不忍直视,这都是缺乏刻意练习的结果。
写是一方面,能不能改好是另一方面,只有切实把一篇文章改好,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
而且,在整个学习写作的过程,要时刻关注自己养成习惯的节点,可以更好帮助我们建立对自我的认知。
比如每天通过排序的方式逼着自己写内容,不知不觉写了38天,自己开始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今天。
也就是说,大概40天就初步养成了这个习惯。
越来越发现,通过每天排序的方式,可以更好让自己坚持下去。
这种方法,就是把目标可视化,用可视化的内容刺激大脑,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脑得到了高度奖赏和刺激,觉得这件事一定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和成绩。
所以,可以更好坚持下去。
福格行为模型指出,培养一个行为习惯主要有三个要素:动机、能力、提示。
自己通过加序号的方式来让自己培养每天定时日更的习惯,符合这三个要素。
首先,动机方面。
看了很多人的描述,知道了可以通过写作来改变自己,而且写作也是积累复利效应的重要武器和手段,所以自己也努力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
这是自己写作的最大动机来源。
其次,能力方面。
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持续写作,已经基本克服了不敢下笔和不想下笔的状态。
任何一个内容都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虽然有时略显琐碎,至少敢于表达了,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也是当前自己的一项能力。
第三,提示方面。
通过写序号,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坚持的天数,这本身就是一种提示。
这种提示可以极大刺激自己继续深入写作,深入深耕写作领域,给自己带来更多可靠想法和收获,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回馈感和奖赏感。
这种感受也会让自己觉得,写作可以长期坚持下去,这也是一种提示。
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
坚持不断地写,总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总能明白自己的方向,也一定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