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年,为了干掉大佬董卓,各路诸侯秉承着人多力量大的思想,联合起来,一起向老董叫板。那么,大家觉得,众诸侯就此一去,是真心为汉,还是图谋私利?
我觉得,诸侯们齐集一堂攻打董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其中,第三点是关键。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一下。
一、对汉室是真心的
在当时那个年代,汉室是正统。人们对正统,是很很看重的。不过,好景不长,大佬董卓一上任,就霸占了整个朝政。
如果任由老董这样下去,他迟早是会篡位的。那时候,汉就要改朝换代了。为了保住汉朝,更因为“眼红”老董分到了一块大大的“蛋糕”。
所以,诸侯们便联合了起来,要一起把老董给搞垮。
二、刷存在感
当时的情况是,很多诸侯都去了那里“上班”了。如果自己“没班上”,那么,又有那个“同事”认得自己呢?
如果谁也不知道有自己这样一号人物的存在!那么,是很容易被“炒鱿鱼”的。
为何这么说呢?那是因为:
没有存在感,那就会没有威望。没有了威望,征兵时,兵源就少了。同时,那些厉害的文臣武将也不会愿意去投靠一些无名无姓的势力的呀。
三、见个面交个朋友呗
这次的“抗董盛宴”,诸侯们齐聚一堂,正是这次的“宴会”,给了各诸侯们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交往的平台。
在那里,他们可能交上一个“难兄难弟”,也可能找到一名“人生伴侣”。日后有了困难,说不定还能找个诸侯朋友们帮忙解决一下。
这么好得交友平台,哪位诸侯不来,就错失良机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段三国典故的三点看法,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欢迎留言讨论哟~
关注我,每天讨论一个历史观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