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喜欢中国影视作品里的“故意悲剧”

不喜欢中国影视作品里的“故意悲剧”

作者: 储钱罐和兵马俑 | 来源:发表于2023-02-03 23:44 被阅读0次

发现一个现象,中国的古代文艺作品,很少有结局好的。无论《西游记》《红楼梦》《水壶》《金瓶梅>,看了很悲惨,这种风气影响到现在,创作者还是喜欢以一个悲剧,或者悬念来结尾,或者一切皆空,角色都散了或者都死了,本来好好的一个故事,按正常思维可以发展到皆大欢喜,却偏偏故意制造缺憾,这是一个中国文艺界的怪癖。

例如,战争剧《历史的天空》里,东方闻英是被敌人机枪乱枪打中的;是在接应七十九团的战斗中,她带头突围,亲自冲向了敌人的机枪阵地,而且冲在了最前面,结果暴露了自己娇小的身躯,被机枪打中。一个女子,跑得比男兵都快,不跟大部队一起突围,独自一人跑那么远,这就是导演为了煽情需要,故意让她死,不合剧情的正常发展。

电视剧《半路夫妻》,本来江建平决定上班回来后就和郭芳结婚,可是上班之前遇到小偷,中了一刀,结尾就是他们三个人分别跑到医院,然后一行黑色的字幕,江建平生死未卜剧终。什么玩意啊?观众期待这对夫妻经历那么多以后,有一个平淡而幸福的结局,这也正是全剧的立意,为何要用“故意的悲剧”来打击人们对生活的信心?

看过《卧虎藏龙》,他们一起回新疆或者别的都行,忽然来个跳崖,让人莫名其妙。原来让人看不懂才是高明。玄而虚,自作高深,这难道就是东方艺术的共性?

再来看看外国文艺的特点。

电影《毕业生》里,年轻的本恩刚从大学毕业,虽然他的父母正忙着筹备一场热闹的家庭晚会来为他庆祝,但本恩自己却对未来生活感到十分茫然。在他的毕业晚会上,来客中的鲁宾逊太太对这个小伙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让本恩开车送她回家。在这位风流夫人的不断挑逗下,加上日子过得越来越无聊,本恩不久后便开始了同鲁宾逊太太的约会,也因此邂逅了太太的漂亮女儿伊莱恩。伊莱恩的纯洁善良使本恩怦然心动并深深地爱上了对方。虽然本恩终于找到机会向伊莱恩表白了爱意,自己从前的荒唐行为也得到了伊莱恩的原谅。但两人的感情很快遭到鲁宾逊太太极力反对,而伊莱恩最终也猜到了自己母亲与本恩的特殊关系。伤心之余她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男孩仓促结婚。本恩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顾一切向教堂冲去。他的努力,能否阻止这场没有幸福的婚礼?而他们能否突破世俗的重重阻力,获得真正的爱情呢?正如观众所希望的,本恩闯入教堂,抢走女朋友,赶上公共汽车,两人看着窗外,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样的结局,才是给人希望的。

而我们的电影电视作品,几乎不给国人希望的结局!

为了达到和解,必须以自己作出牺牲为代价,比如说,两个恋人,一方怎么也不原谅对方,必须是受伤住院,或者付出别的代价,铁石心肠的他/她才会变软,进而原谅对方,急切的去追寻受伤的她/他,但是受伤的心却死了,已经无所谓,那么,怎么才能让她/他再回心转意呢?那就是再让自己受更大的伤。。。。。如此以往,恩恩怨怨互相报复。以受伤来作为情感转机的唯一办法,否则没有任何一方让步。这就是中国式悲剧的根源。莫非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无为?还是说一切都要归于毁灭?假大空的画面,所有的人全部死去,留下空空荡荡的世界,供谁遐想呢?

不懂得抓住机会,不原谅别人,导致人生难有好结局,难道是我们的民族宿命?不!人是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改变的。如果上述性格弄人,互相误会,是人们常犯的错误,那么文艺作品不仅要展示这种错误,更要示范给人们怎样纠正这种错误,这就是西方文艺几百年来的主题,也是他们的悲剧之所以给人希望的原因,以至于现在,西方的影视书籍作品,总体上弥漫着乐观的精神。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勇敢地迈出那一步,而不是屈服于命运或传统,结局就会不同。

电影《西雅图夜未眠》就展示了人如何主动把握自己的幸福。从妻子玛吉病逝后,山姆就一直带着八岁的儿子乔纳默默地生活着。巴尔的摩的一位女记者安妮打开收音机听情感热线,正好听到乔纳打电话要给爸爸找一个妻子。安妮被这个伤感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但马上听说有2000个女人想和山姆取得联系,却仍然写给了山姆。乔纳从这些信里发现了安妮的信,私自代表父亲和安妮约好在纽约帝国大厦顶楼见面。山姆知道乔纳独自去了纽约,也赶了过去。而安妮赶到时只看到了一只帆布背包。正在此时,丢了背包的乔纳拉着父亲又回到了这里。乔纳伸出双手,一边牵着父亲,一边拉着安妮。三个人一起走进了美丽的夜色之中。这个电影能够打动人,鼓励人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结局的星星图案构成了美国国旗,很有意味。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是和人自己的幸福感结合在一起的。

相关文章

  • 不喜欢中国影视作品里的“故意悲剧”

    发现一个现象,中国的古代文艺作品,很少有结局好的。无论《西游记》《红楼梦》《水壶》《金瓶梅>,看了很悲惨,这种风气...

  • 《爱乐之城》不错的歌舞片

    往日里看到的爱情故事多数以大团圆收场,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悲剧的结局,因此也就故意略掉了许多好剧。工作后在披星戴月...

  • 余秀华,悲剧世界的悲剧

    余秀华,悲剧世界里的悲剧 ——读《穿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

  • 碎碎念

    不喜欢看小说,再写实的小说也不是真的,悲剧会觉得作者故意虐读者。读小说一个娱乐性活动,为啥要搞得那么难过。 喜欢读...

  • 第七百五十五天•《流民图》局部

    《流民图》是蒋兆和的作品。 此处是陈丹青的讲述。 就像陈丹青讲得那样,中国人喜欢《千里江山图》。我也是,不喜欢悲剧...

  • 韩影《你的婚礼》观感

    每一年,影视作品里总会刮起一阵青涩校园纯爱风。从中国的影视作品《那些年》开始到《匆匆那年》、《左耳》,电视剧《最好...

  • 《这个杀手不太冷》——一场被刻意安排的悲剧

    悲剧之所以是悲剧,就在于它故意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个杀手不太冷》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悲剧,在结局,里昂和...

  • 话题《影视与抗战》

    近年来影视作品渲染抗战胜利越来越离谱,我们应该尊重历史还是影视?在影视作品里中国军人对付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

  • 我不喜欢悲剧。

    分享林爸爸的一段话: 明月圆,人残缺。中秋过去了,我把它当成了普通的一天,也没有太难熬。每一天都是普通的一天,节日...

  • 我不喜欢悲剧!

    我是那种喜欢happy ending的人,我受不了结局是悲的,那让人很窒息。 如果有人给我剧透结局是悲剧,我很多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喜欢中国影视作品里的“故意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to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