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连种个地养个猪都需要凭职称了。这两天,河北石家庄两名农民或评农民职称这个消息上了热搜。农民或评农民职称?这很多人一听就蒙了,难道我种地种的好不好还要官方来认定?而且这各行各业日中评职称我知道,毕竟对于成立的打工人来说,职称就意味着更好的待遇,福利,可以涨工资,提职机等等,可对于这下地干活的农民来说,这些都用不到呀。
那很多网友都疑惑了,这个农民职称难道只是为了让农民之间也内卷什么?首先要知道,现在在农村下地干活的农民,老龄化的问题很突出,村里的年轻人长大了就会去城里上学打工,很多 8090 后即使是农二代,也几乎是对种地农活不了解,不熟悉。江苏省农科院就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江苏省种地农民的平均年龄在 2013 年就达到了 58. 6 岁。可以说过去 20 年,我们的农村是一直处在人口净流失的状态的,乡村人口从 1998 年的 8. 2 亿下降到去年的 4. 9 亿。而除了务农人员老龄化,要知道农业它本身就是个技术活,比如怎么样养猪可以让猪少生病,怎么样套种见种可以让土地更高产,这些也都是需要专业知识的。再加上现代农业有越来越多的机械化的种植养殖,技术含量是越来越高,所以在这个时候给农民评支撑,其实是在强调农民的职业化,也就是给农民打上人才的标签认定,让大家打破过往对农民灰头土脸的认知,知道农民中的人才和各行各业的人才一样,都是值得被肯定的,从而想要给农村留住人才且吸引人才。
而我也去查了一下,农民评职称这个事,也并不是最近在河北才有的,这将在 2017 年的时候,就把农民纳入了职称评审的范围。尤其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说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之后,山东、甘肃、湖北、广东等地方其实一直在开展给农民评职称的工作,会有不同的级别,甚至很多都评上了这么高级的农民。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些地方评定职称的要求,首先都要是正儿八经的农民,也就是要有农业的专业技能,然后不仅主要收入来源是要靠农业,还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比如石家庄的这两位农民,一个是开农场的,一个是开农业合作社的。也就是他们除了自己靠农业支付了,还带动了周边很多农民一起增收,那获得职称的这些人会有一次性的奖补,最重要的是会优先享受一些政策上的倾斜,比如银行贷款、财政支持、承接项目等等,都可以获得优先扶持。所以并不是农民也需要评支撑,而是农民也能评支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