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孩儿一进门:“爸,我给你找了个活,老师让报名参加演讲比赛,写演讲稿的任务,你来啊。”
自己安慰自己:“这是孩子对咱的信任,孩儿学习任务紧,能帮她分担一点就分担一点。”
上次参加演讲比赛,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在一番努力后,取得了一个校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小学的各种活动也算是画了一个圆满句号。这次初中了,同学们水平都提高了,不能掉以轻心,孩子自己态度也很积极,咱不能掉链子。✊
周四接的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爱国故事”,周五酝酿,整理素材,周六上午理思路,下午孩子上补习班,在家憋了一下午,弄了个初稿。
问题来了。整理了百度百科中红色基因的内容,新浪网盘里找了五六篇范文,学习了习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学习大会上的讲话,然后有针对性的搜了几句诗句作为每段的开始,初稿出来了,但,内容有点空,没有故事,条理性也差了点。
第二稿,一个原则,要有故事。然后按照这个想法,搜集革命故事,后来定的张富清,把他的事迹整理完,再加一段总结提升,结果发现,有点啰嗦,内容不够精炼,孩子也觉得还不如第一稿...
周日上午继续改,回到第一稿,在原来的基础上融入故事。长征的细节,断肠师长陈树湘,原本还想着再找个抗疫英雄的事迹加进去,写到后边,一看,太长了,5分钟演讲,控制在4分半左右为宜,就没再加。稿子出来后,有了进步,孩子一看也算满意。
周日晚上开始练习,找节奏,一遍遍练,她在进,我边听边思考,虽然分了段,开头引入一段,结尾总结一段,中间三段,但是中间的内容条理不清,对红色基因的概括不够。
周一值班,有空的时候就绞脑汁,梳理了三个方面,一是信念铸入灵魂,二是精神浸入骨髓,三是情感融入血脉。虽然有点牵强附会,但总算是有了自己的观点,再附以事迹支撑,已算是到了自己的能力所及了。
周二开始练,有些词语句子,根据语气的需要,进行微调。状态,情绪,节奏,越来越好。
事是件小事,结果也不重要,有几点认识,希望孩子也能体会到。网上的资源是无穷的,可以参考,但不能一抄了之,学会运用网络,保持原创;文章讲究严谨,要有观点(灵魂),支撑(骨架),情感(血脉);做事情要精益求精,做到能力之所及,让自己满意;有的时候别舍不得,敢于推倒重来,每一次思考都会有收获。
愿姑娘能发挥出色,不留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