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春节前后,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都会遭遇洗劫,尤其是火车票,可以说是一票难求,难度仅次于上天。
为什么明知道春节前后这段时间一票难抢,最好的选择是避开这段时间回家,但大家都没有这样做呢?
原因恰巧是因为大家都在春节回家,使得春节成为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你在别的时间回家就失去了回家过年的意义。
明明过完年之后回家才是最好的选择,但在所有人都回家过年的情况下,你也会选择回家过年。
类似这种由于身在群体之中而做出不恰当选择的举动还有很多。比如说股市,那些听了旁人一点风吹草动就一同抛售的人。明明此时应该要查一下他说的是否属实,这件事会不会威胁到股票的波动才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一般称这种人叫做乌合之众,觉得这种在群体中丧失理智的人很是愚蠢。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又为什么是这样呢?
乌合之众首先我们得先明白为什么会出现乌合之众。
一般是以下几个原因:
路径依赖,风险厌恶,安全需要,自我丧失。
1.路径依赖
日本在每年盛夏有食用鳗鱼的习俗。不过,鳗鱼真正肥美的季节却是在洄游前的秋冬,准备相亲的鳗鱼体内蓄积了肥厚的脂肪,味道也更佳浓郁醇香,盛夏的鳗鱼反而相对清瘦,口味也寡淡。所以,这个习俗的形成只不过是早期商家为了在淡季增加鳗鱼销量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很多习俗一旦确定就不会更改,哪怕其本身不合理,就是源于路径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2.风险厌恶
在淘宝上有着两件商品,一件购买人数2000左右,一件购买人数20。两件的价格,款式都一致,你会选择哪样?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购买人数较多的那件吧。我也会选择那件。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风险有着本能的厌恶,购买的人数越多,风险看上去就越小,自然也会越多人选择。
然而这会导致一件品质不好的产品在购买人数略多的初始优势下,吸引更多人购买,从而劣币驱逐良币。
淘宝的众多刷单商家已经足够说明这一切了。
3.安全需要
与众不同是需要勇气和付出代价的,很多时候代价远远超出收益,于是人们也不得不装傻。
比如说以前很多人认为同性恋是异类,把他们关进精神病院。但是却并没有很多人来为同性恋发声,不仅是那些中立者,同时也包括同样是同性恋的人。
为他们发声就意味着与大多数人作对,同时有着被关进精神病院的风险。而发声还不一定有用。
所谓的乌合之众,也不过是安全感与收益博弈后的选择而已。
4.自我丧失
但还有一部分人,过得浑浑噩噩,没有目标也没有方向。从众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种顺理成章的选择罢了。
说完了乌合之众的成因,你应该也发现了,从众并不一定是极坏或者愚蠢的选择,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免乌合之众的坏处呢?
我的建议是以下几个:
破除迷信,破除依赖,多问一句。
1.破除迷信
乌合之众最大的弊端在于很多时候群体不一定是对的,迷信只会朝着正确的道路越走越远。
所以在决定要不要跟随群体之前,先看看这件事到底是否对你有利,破除对群体的迷信。
就拿淘宝上购买东西举例。在你决定要选择购买人数多的那件时,先想想,购买人数多代表着什么,购买人数多的就是对你有利的吗?
购买人数多说明了这件东西不坏,算是比较中庸的东西,大家都不讨厌。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品质,要材料好做工好的话,购买人数多的东西你也未必会喜欢。你更应该去看两件东西的商品详情,看材料,看做工,看商品评价里有没有夸品质好的才对。
2.破除依赖
路径依赖可以说是乌合之众里最强悍的一招,被别人限制着却仍不自知。
面对这个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所有的事情当做一件独立的事情来看待。
过年回家就是回家看爸妈一趟而已。吃鳗鱼就只是吃鳗鱼而已。
当然一切并没有这么简单,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于世界上而不受别人影响。过年的那种仪式感肯定还是会和普通的回家看爸妈不一样。
但是把它当做一件独立的事情来看待,你才可能看出这件事情的本质,这时你做出的决定才是你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虽然你还是会选择过年回家,但这时不是因为别人回去所以你才回去,而是因为你愿意享受那种仪式感或者不想被爸妈唠叨所以才回去。
3.多问一句
对万事保持怀疑,当自己要做某事的时候,先问一句为什么。
这不一定能阻止你做出愚蠢的事情,也未必能导向正确的结果。但能让你保持清醒,不被情绪所影响。
当你想要跟随隔壁阿婆加入炒股大军的时候,问自己一句为什么?
因为她赚了很多钱。
为什么她赚了很多钱?为什么是她?如果是你的话就会赚钱吗?为什么?
这时你恐怕就不会一时冲动加入炒股大军了,而是认真思考一下炒股的机制是什么,怎样才能赚钱。
一件事情总是有好处也有坏处的,一味的否定乌合之众,称其愚蠢虽然方便。但看到它的两面性加以利用才是更好的选择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