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作者: 马庆洲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07:32 被阅读0次

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清中国画赏评

杨长德/文

从启蒙到起步

任永清之名太文气了,我喜欢叫他老九。这称呼帅气、大气、仗气、提气。叫起来有亲切感。老九,人气很旺,他长得五大三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爽之气,扑人眉宇。他虽是丹青高手,却武风凛凛。一打听,原来还是宿州武术协会的副主席。好家伙,文武双全,威猛喜人,与他交朋友有安全感。

出身普通人家的老九,谈不上家学渊源。然而在他孩童时期,邻家有个会画画的王四叔,说来奇怪,别的小朋友放学后爱弹琉弹、打弹弓,他却跑到四叔家看画画。四叔多画仕女图。那眉眼鼻唇、那发髻饰物、那身手衣着,都从四叔那支神奇的笔下缓缓流出,由此他对画画产生无限的乐趣。他一有空就往四叔家跑,天真、好奇、兴趣,变成了热爱。无形中,王四叔成了他第一个启蒙老师。

大约在50年代末,宿城老文化馆聘请梅纯一讲课,又被老九赶上了。他正儿八经地听梅先生讲画画。在王四叔家只是看,在梅先生这里却是听,两种感受大不同。老九似乎明白了许多,这使少年时期的小永清开了窍、有了长进。在他心中埋下了一棵终生难忘的艺术种子。

尽管如此,老九在绘画一行出道很晚。青壮年时期为生计而奔波,渐入老境才圆旧梦。此时恰逢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在矿建开班,他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进入函大,他如饥似渴,系统地接受了科班之美术教育,对中国画有了深一层的认识。接着投师梅纯一,学会了大写意的创作方法。后又拜多才多艺的踪萍先生门下,开阔了视野,如鱼得水,从此走进了画家的行列。

草根从艺可贵在胆

经多、见广、悟性高,这是老九从艺的潜质条件。老九性格豪放、爽利,质朴而大气,擅长大写意。自从结识梅纯一、踪萍两位名家之后,他常在案前激情洋溢,放胆直抒,挥毫横扫。只要铺开宣纸他就手痒心动。即使废纸千张,也以缴学费之心态,一笑置之。不热爱不痴迷,焉有收获?如今老九也进入如此颠狂的状态。他笔下的鹰、荷、柏、梅,无不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其笔墨之苍老、气势之磅礴,像苏东坡所云:“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那种风落雷转、浑涵汪茫的大写意山水和花鸟,给人极大的审美愉悦。我说:老九作画是借古代之杯斝,满斟个性之美酒,以浇胸中之块垒,而至斗酒十千之欢谑,故可称当代画坛之豪杰也!

老九有一幅来不及题写画名的鹰画,是作者攀登画峰的又一力作。我说他“来不及”,是因为画面早被众名家抢先占领了制高地,纷纷挥毫泼墨,自上而下,足足有十二名画家签题。如不是一幅力作,如不是一幅大家看好的妙品,如不是一幅有特色、有个性的开山之作,会有那么多画坛名流附庸风雅吗?

此幅佳作美在——以简驭繁,简练、简括、简约、简洁,可谓大繁若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请看:信笔涂抹的鹰体、细线勾勒的颈、喙,曲线勾画的鹰爪,不曾修饰便十分犀利的鹰眼,以及简缩得不能再简的蹲石。画家均知繁易简难,如此简单的造型、如此不简单的艺术效果,我敢说,这就是众妙之门!单纯就是力量,简单就是魅力!这是惜墨如金的典范!

打破雷同:画鹰者在皖北大地可谓高手云集,但君可发现“似曾相识”的面孔何其众?“依影随形”的情况何其多?老九此幅“无题鹰”打破了鹰画的千人一面的雷同和僵化,使他走上了独树一帜的创新之路。

造型准确传神。观此鹰居高临下,歇息下望,给人联想多多——或盼雏鹰归来?或窥可获之物?或惕猎手不轨?或思展翅何方?或让人猛想:英雄老矣,尚能饭否?正因画传神,才给人许多遐想。尤其下面的巨石画得高妙,我每看此石,总感觉一些人画的石头太粗、太笨、太死,很用力却无灵气。而此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人们常说石画三面,此石哪有那么复杂?“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就是博人喝彩!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进入2000年后,老九的展事活动可谓接二连三,参展、个展、联展、邀请展、师生展、弟子展、名目繁多,都是崭露头角的好机会。尤其成了踪萍老师的入室弟子之后,画艺突飞猛进,大名远播,走出安徽,飞向江浙,游走半个中国。艺术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声誉如日中天,已非昔日可比矣。

近日,来到他的画室,那墙上正挂着一幅还未完工的丈六的《苍鹰图》!老九说:“南方人住的房客厅大,挂小画不气派。因此近年来八尺不过瘾,都是丈二、丈六、丈八的巨幅,画惯了,并不费力。过去画花鸟类,现在也画山水。”说着他放了西塘大展的录像。去年著名画家踪萍先生在浙江成立一个“西塘聚萍国艺社”,并成功举办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书画展开幕式。须知这是一个省级的书画团体,西塘古镇全国闻名,开幕之日省政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部门领导都前来祝贺。号称江南鹰王的踪萍先生用宿县话说“真能晃动风”。这是一场推陈出新的艺术盛会,也是西塘人民的骄傲,聚萍国艺社开拓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学疆域。

老九拜师后号“冬萍”,当然也是国艺社成员之一。他的大写意有着不饮自醉的酣畅,不矫不作,从容率真,果敢又不失法度,透露出烂漫忘我的境界!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老九已表现出深厚的艺术造诣。其传统文脉与锐意创新两者有机结合,凸现了他惊人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

老九正值艺术发展的黄金期,特吟诗赠曰:

万千红紫却无同,袅袅春光似画中。

试问何人能点染,原来得意是春风。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相关文章

  • 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大笔如椽风雅颂 ——任永清中国画赏评 杨长德/文 从启蒙到起步 任永清之名太文气了,我喜欢叫他老九。这称呼帅气、大...

  • 胡氏迁淮线索梳理

    迁居江苏山东胡永世系 胡永字敬延,曾任南兖州司马,齐州(济南)长史,胡玉任晋州(临汾)司兵参军事,胡永父胡邕任南青...

  •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

    【大笔如椽】大笔如椽,出自《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王珣是东晋...

  • 永青

    永青是邻居大伯的外孙,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我家,那时候他大概八九岁的样子,脸圆圆的,不能简单的用“婴儿肥”来形容了...

  • 杨永青

  • 任飞和她的“闲话诗经”

    任飞的《闲话诗经刊石》出版了。这本书收录了《诗经》全部305首诗歌,按照《诗经》本身风雅颂的顺序,每首诗正文在前,...

  • 大笔如椽

    东晋的文士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司马桓温聘为主簿。 有一次,司马桓温为了...

  •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就要坚持走下去

    任志强评价崔永元: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就要坚持走下去” 任志强被问及如何看待崔永元最近的所作所为。他说崔永元...

  • 每当看到自己拍的照片是就是自己美好的留念幸福的回忆……👍🌺🌻🌹👻

    我的美好留念…… 青 春 永 驻

  • 三行

    风雅颂 诗酒花 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任永青:大笔如椽风雅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as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