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作者: 怀素锦上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21:39 被阅读0次

兄妹情


赞恩和妹妹在脏乱的大街上卖汽水,赞恩提醒萨哈妹妹姨妈巾不能扔到垃圾堆里,要放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大街上到处都是十来岁左右的小孩向大人做生意,难民区的生活场景呈现在大荧幕上,多少让我感觉不适,这是我同时代、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吗?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由此对比我发现自己生活的国度是多么整洁、有序。街道脏乱,家亦如此,不大的房间住着父母和赞恩四五个兄弟姐妹,赞恩同萨哈的关系最好。贫穷的家庭为了生计不想让赞恩去学校读书,为了生计想让11岁的萨哈给长她一半的富人阿萨德当媳妇。当阿萨德同他父亲来向萨哈父母提亲时,二老表示极大的欢迎,赞恩表示极度的愤怒。赞恩想帮助萨哈逃离这桩婚事,逃离父母的控制,他联系好公车师傅后赶忙回家去接萨哈,而父母正要把萨哈带走送往阿萨德家,赞恩为了维护妹妹同父母反抗,小孩子的力气在父母高大的身形下不用多少暴力就制伏啦,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妹妹被强制送走。赞恩无法跟“卖女儿”的父母同住一屋檐下,于是离家出走。

流浪记


赞恩坐车出走到游乐园要求师傅停车,下车坐了一次摩天轮,这大概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进游乐园、第一次坐摩天轮吧,废旧的游乐园一点也不热闹,透过升到高处的摩天轮上赞恩的视角,能看到远处美丽的大海,自然美景该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在这里却让人无暇欣赏,只觉得满屏的压抑、满屋子的压抑、满胸口的压抑。赞恩去找工作,没有店能收留他,他12岁左右的身体,单薄而小只,倔强而勇敢,在一家类似蛋糕店的地方,赞恩遇到了肯收留他的埃塞俄比亚人拉希尔。拉希尔在黎巴嫩的处境并不比赞恩强多少,她是一名单身母亲,儿子还在吃奶,本身是非法劳工,儿子更是见不得光。白天拉希尔去上班,赞恩照顾还在吃奶的约纳斯,几人共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只是赞恩偶尔想起萨哈来,仍然止不住地掉眼泪,看得让人心疼,那不是演的、是真的。拉希尔假证到期无法正常工作,一时又凑不齐办假证的钱,不得已出去做妓女却被警察抓了,儿子约纳斯和赞恩相依为命,谁都养活不了谁。“你妈妈比我妈妈还坏”,赞恩抱怨道,两个小孩在邻居的“携助下”连破败的家都回不去了,无奈赞恩找到说能给约纳斯找到好人家的办假证人员阿斯普罗,听叙利亚“做生意”的难民小伙伴说阿斯普罗还能帮人移民瑞典,赞恩在拿到将约纳斯卖掉得到的400美元后回家找证件。

回家以为更远的出走


证件没有,挨打是少不了的,从中得知妹妹萨哈怀孕大出血死了,愤怒下的赞恩持刀伤害了伤害妹妹的阿萨德,代价是蹲五年少年监狱。母亲来看望赞恩,告诉他她又怀孕了,是个女孩,拟取名萨哈,当时我都震惊了,赞恩出离愤怒,破口大骂母亲是畜生。往后一次机会,他跟电视台主持人连线,讲述了自己想控告父母的想法,再然后就是真实的法庭,原告:赞恩;被告:赞恩父母,罪名:生而不养;诉求:别再生了。

后期


赞恩长大了,办理了合法的证件。

赞恩是真实难民区的小孩,本色出演,电影根据他真实故事改编。

赞恩即将移民挪威,可以上学了。

赞恩胖了,我笑了。

借用后期字幕的一句话,送给全天下的小孩:愿每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相关文章

  •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生活中,每一个不婚以及不要孩子的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大部分情况下都要承受来自各方面逼婚逼生的压力。施加压力的人,一...

  • 何以为家,家以何为?

    最近发生的杭州小女孩被陌生租房客带走,并以悲剧收场的事件牵动着互联网生态圈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为人父...

  •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可却又那样让人难以置信。 终于有勇气将这个故事看完,起初父亲觉得平淡一直看不下去,在我的再三强...

  •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2008年,我看过一部属于世界底层所有平民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它是他们的个人史诗。片中贫民窟的孩子,讲述了...

  • 以何为家,何以为家

    这个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美好,同时也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藏着许多黑暗,不幸。 赞恩,一个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去市政厅...

  •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看完《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心里非常压抑,影片最后赞恩的话戳在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电影以赞恩的视角,反...

  •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以逃往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赞恩控告父母生而不养开篇,倒叙、闪回。 父母把11岁的妹妹卖做童养...

  •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兄妹情 赞恩和妹妹在脏乱的大街上卖汽水,赞恩提醒萨哈妹妹姨妈巾不能扔到垃圾堆里,要放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大街上到处都...

  • 何为家,何以为家?

    何为家? 有人说:“有温度的人,在有温度的房子里,做有温度的事,可为家!” 我觉得家还是一个想哭就哭,...

  • 以何为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渐渐的感觉不到来自父母,家的温暖。 可能是过早出社会,过早成家结婚生子。谁知道呢?也没去问他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为家》:以何为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du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