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取自于西谚,其原文是: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选自于《西方谚语集》。
看来,无独有偶,西方文化也有“知止不殆”的思想的。这四个字,在东方经典中老庄著述里,是具有代表性的简明论述,也是能常常能在原典里看到类似的词句。
其实,把这个方面拿来与儒家的做人做事规范做比较,也可以找到基本相同和相通的答案。如《论语》中记载颜回的话语时,就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等等。这讲明了一个儒与道都认可的一个价值评判尺度:做人要有底线,不能想说啥就说啥,想干啥就干啥。例如有些地方是禁区,不能逾越;有些欲望和情绪不符合常规常理,就不可以无限制地满足和无克制地发泄。
虽然理论上看,大道理很容易说得清楚,但我还是因为有些实际生活中的坎坷经历,对比圣贤书中的故事和教诲,感觉内心有点儿困惑。比如说,颜回的安贫乐道,是不是堪作后人走出困境、窘境,甚至是突破绝境的唯一可选答案呢?
或者换个表达方式说,颜回固穷的安贫乐道与愚公移山的穷则思变——两者是否都有参考和选择的价值呢?
我认为,对于固守与变革的评判,如果是空对空——没有设定前提,只是进行空洞地议论,甚至武断地对于某一个概念下结论,那真可称得上是愚人之举了。而智者的做法,应该是从实际出发,遇到该“知止”的境遇就要偃旗息鼓、该罢手时就要鸣锣收兵,不得恋战;而在相反对立的情况下,假如符合继续前行的情境,就要大胆地往前走,遇到速战速决时,就要果敢地吹响冲锋号——这才是有头脑的智者的选择!
天之道,永动而不息多年前,某部播放率极高的大红电视剧里,有一位大英雄的台词大概是这样说的:“遇到对手,即使明知不能赢,也要勇于亮剑,这才是真正的剑客!”当时看得我血脉喷张,觉得太给力了,因为很对自己的山东汉子的直性子和火爆脾气。然而后来,走到了独当一面的工作岗位,于职场日常中,随着经历和见识的增加,随着碰到的坎坷多了,或者说,心灵体验到的伤痛——实实在在的刻心铭骨了,便觉察到这位大英雄的一味冲锋的人格特点、行为模式和人生理念里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硬伤。于此为鉴,折射于自己身上,也是挺有相似性和共通之处的。我知道自己不仅需要反思,也更需要调整。
地之义,沉静而不动伟人曾经说过:“战争的原则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其中最有效的战略战术方针——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番关于战争本质的领悟和胜负因果的教科书式的通透揭示,完全可以拿来指导这个有关智者与愚人的讨论。
以我浅见,“智者留步处”,说的是“如临深渊”、“如履虎尾”的险境,当事人要有清晰的头脑和理性的警觉,警惕人生职场上的“十面埋伏”,甚至遇有雷区,就不该“越雷池一步”;而“愚人独敢闯”,就是借反面教材,重点乃在强调和规劝——不要选择错误的做法,即不做莽夫、糊涂蛋,凭着一时兴起,脑袋瓜子发热,冒冒失失,瞎蒙瞎撞,拿自己和同道的性命、以及大家的利益和事业成败去下赌注。
值得引以为戒和落于实处的结论是:人与组织的行事规则、发展过程、竞争规律和生死运道基本一致,具体而言,无论人生职场的停止和前行,还是组织的固守和变革,都要与时偕行,顺势而为,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既不是一动不动,坐吃山空,也不是草莽行事,不做“知彼知己”的调查研究和厉兵秣马的准备工作,去一味地与竞争对手拼命、与危机挑战,更不可以作奸犯科、冒天下之大不韪。
以这样的理解,来看待文头的西谚,以这样的指导,来约束自己的日常决策和言行,应该是比较妥当的!
桥,也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方法师大铁陀完稿于西澳2020.8.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