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不定额的买入比例如何调整呢?
可以调整比例的计算方法,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投资方法而有所不同。
定期不定额:盈利收益率法
先来看采用盈利收益率法进行投资时的定期不定额计算公式。用盈利收益率来估值的指数基金,它的盈利收益率越高,投资价值就越高,越值得投资。所以我们可以在盈利收益率高的时候,多投入一些。
以盈利收益率首次达到10%以上(首次达到低估标准)时的投资金额为基准。之后每个月定投的金额,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来计算:
![](https://img.haomeiwen.com/i57052/441f74cde5054dc1.jpg)
来看个例子。假设我们从盈利收益率达到10%的时候开始定投,初始定投的金额为每月1000元,n为1。这样到了第二个月,我们发现盈利收益率达到12.5%了,指数基金投资价值变高了,我们应该多投入一些资金。
使用定期不定额公式来计算,
![](https://img.haomeiwen.com/i57052/f12251ff1bacba14.jpg)
也就是说,这个月的定投金额为1250元,比初始的1000元要高一些。这样我们就做到盈利收益率越高,买入越多了。用这种定期不定额的投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相对低估的时候买入更多,相应地,在估值稍高的时候则会买入更少。
5.定期不定额:博格公式法
除了用盈利收益率法进行定投之外,还可以使用博格公式或博格公式的变种进行定期不定额的投资,
不过这两种方法有一点不同:盈利收益率越高的时候,指数基金投资价值越大;
而博格公式使用的数据是市盈率,当市盈率越小的时候,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越大;
博格公式的变种使用的数据是市净率,市净率越小的时候,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越大。
所以使用博格公式进行投资时,每月定投的金额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这样来计算:
![](https://img.haomeiwen.com/i57052/e18d4958cfbe39fc.jpg)
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来进行定期不定额投资时,每月定投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57052/4acf426552b95691.jpg)
在这些公式里都有一个n,它就是定投收益的放大器,对进一步提升我们定投的收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谓放大,很好理解,即n越大,收益会相对越高。只要普通定期定额的定投是盈利的,那么n就能放大我们的收益。
我们以H股指数基金为例来计算一下,这个n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不同的n的取值对我们的投资收益又有什么影响呢?
当n=1时,当月的定投金额可以计算如下:
定期不定额定投比定期定额定投的收益率高了大约2%。
当n=2时,当月的定投金额可以计算如下:
可以获得大约13.1%的收益,定期不定额定投比定期定额定投的投资收益率提升3%。
再来对比一下n的不同取值下,每个月投入的资金量以及每个月买到的份额有什么差别,n越大,会让我们在盈利收益率越高的时候投入更多的资金,买入更多的份额,也就是做到了越低估买入更多。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发现,用这种定期不定额的投资方式,会帮助我们在更低估的时候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进一步提升投资的收益率。
不过同时,我们也能看到,采用这种方法,对每个月投入的资金量是有一定要求的。定投放大器n,能够放大我们的投资收益,但是对资金的需求量会随着n的增大而越来越高,而且这种增高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
n的数值越大,当指数基金越低估时,要求投入的资金量就越多,因此投资者要量力而行,设置适合自己的放大器,根据自己能够承受的资金额度来设定n的取值。从我的经验来看,设置n=1,效果就已经不错了。有条件的、资金比较多的朋友,可以设置n=2,也就足够了。
这就是定期不定额的投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普通定投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收益。
手里有一笔资金,该不该一次性买入低估的指数基金?
有的朋友在刚开始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手里就已经有一笔不小的资金了,这时候就会纠结要不要一次性投入到低估的指数基金上,但如果没有定投的经验,一次性全部买入指数基金后,遇到波动就很难坚持下来,所以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制订一个定投计划,把钱分批投入到指数基金上。
另外,在投资之前,还要先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年龄与风险承受能力。一般来说,同样是做投资,年轻人能够承担相对更大的风险,而人到中年或者已经退休了,则更适合选择较稳健的投资方式。
根据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我们可以判断出适合自己投资的不同基金的比例是多少。
这里给读者分享一个判断资金分配比例的公式。
指数基金是一种风险比较高的资产,我们可以用100减去自己当前的年龄,用得到的数值加上百分号就是适合投入到指数基金中的资金比例。
例如当前年龄35岁,总流动资产100万元,则100-35=65。65%就是可以投资于指数基金的资金比例,再用100万乘以65%也就是65万元。
当然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更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可以计算一下家庭平均年龄。
例如家庭平均年龄40岁,总流动资产200万元。那我们可以把其中60%,也就是120万元投资到指数基金上。
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计算一下。
这里要注意一点,家庭中打算投资股票资产的比例,最好不要低于30%,低于30%的投资对于家庭总资产的收益提升作用不明显。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可参考下面的案例。
假如我们有100万元可以投资于指数基金,
我们可以分20个月进行定投。
先将100万元分成20份,每份5万元。
取第一份5万元,定投到当前市场中满足条件的低估的指数基金中。
剩余的19份,共计95万元,可以投入到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中。
随后的19个月,每个月再从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中提取5万元,定投到指数基金,直到配置完成。
采取这种“资产配置+基金定投”的方式,轻轻松松就可以把手里的资金转化为生钱的资产了。
这些就是定投过程中的几个投资技巧。灵活掌握运用这些定投技巧,我们可以在普通定投的基础上,轻松获得更高的收益。
总结:
1.定投是普通投资者买卖指数基金最合适的方式。
2.定投需要确定两个因素:定投的时间和定投的金额。
3.指数基金并不是任何时间都适合定投的,低估时定投才能获取更高的收益。
4.可以通过降低投资费用、正确处理基金分红、选择合适的定投频率、定期不定额等技巧,进一步提高定投指数基金的收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