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阅读题,读到一篇文章《选择决定结局》,心有所感。
刚刚结束的一次面试,让王芳懊悔不已。
一周前,刚从大学毕业的王芳四处找工作,像撒网一样向各公司投递了不少个人简历和求职申请。
不久,一家在国内颇有名气的公司竟给她回复,让她第二天去面试,她喜出望外。
当天,她便在网上搜索到这家公司的情况和所应聘职位的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来看,为面试作好充足的准备。
第二天,到了公司办公室,她才发现前来面试的人共有六人,公司这次的职位只选一人。负责面试的总监分别向他们提问。
前面四个人陆续从办公室出来时,王芳发现他们的脸上都有着沮丧的表情,看来面试结果不理想。
轮到王芳时,问题一提出,王芳便暗暗庆幸,这些问题正好是她前一天在网上看到的内容。
她的回答从容不迫,总监问了好几个问题都没难倒她,只有一个问题她觉得似乎是看到过这内容,但一时想不起了,便诚实地说不知道。
王芳觉得自己已经是胜券在握了,没想到最后一个男青年进去面试后,出来时也说自己只有一道题没回答上。
面试结束,总监出来,很客气地对王芳和那男青年说:“你们俩下午两点再来复试下,其余的人便可以回去了。”
王芳离开办公室时,心乱如麻,想起昨天自己的确是看过这题的啊,怎么就记不牢呢?如果昨天记住了这题,今天肯定就没那男青年的戏了。这样一想,就十分懊悔。
中午在外面馆子里吃了午饭,王芳仍笼罩在懊悔的情绪中。她拿起了电话,给爸妈讲了面试的经过,电话中,她絮絮叨叨地将懊悔和纠结的情绪讲了足足半小时,等挂了电话,正好复试时间差不多到了。
下午的复试,气氛比较随意,男青年和王芳都坐在办公室,等待总监提问。
总监微笑着先问王芳问题。问题一提出,她便呆若木鸡。
问她的问题竟然就是上午她没回答上的问题。怎么可能杀个回马枪,又来问这问题?她心里咯噔一下,有点发懵。“不……知……道……”,她低声回答。
总监便转向那男青年,问了他早上没回答上的问题。没想到,那男青年竟从容地回答上了。
总监一脸笑容,问男青年,怎么现在知道了?
男青年说,中午吃了饭后,在电脑上查了资料,把上午没弄清的问题再看了下,便清楚了。
总监绽开喜悦的笑容说:“我们公司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精神,谁也不是知识全才,谁都会有自己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只要能及时去弥补,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这样的人是能胜任这项工作的。”
王芳听了这话,心里很是触动。原来,在失误后,在选择纠结还是弥补时,便已经决定了结局。
虽说人生的选择很多,但是有很多时候选择的结果却会带来不一样的结局。所以每一次选择,都必须要慎重。因为人生不能重来,时间不会倒流,选择过了,就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决定,无论是哪方面。
且看那些整日将抱怨、懊悔、纠结挂在嘴边的人,他们哪一位不是把岁月过成了一地鸡毛;而反观那些遇到挫折,积极乐观的人,他们最后都把岁月活成了期望中的样子。
比如明代的大圣人王阳明,他也曾历经坎坷,遇到诸多不顺,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对不如意的生活有过抱怨,他总是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以至最后终成一代圣贤。
王阳明在很小的时候,就曾在心中立志,决定长大后要做圣贤。他博览群书,善于思考,21岁中了举人,28岁中了进士,可谓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可是,幸运之神并没有一直眷顾他。由于一次上书,王阳明骂了皇帝身边的当红太监刘瑾,说刘瑾是“权奸”,应该将之严惩。以至刘瑾怀恨在心,最后将王阳明贬到了贵州龙场驿。
贵州龙场驿,是一个穷山恶水,荆棘丛生的不毛之地,那里经常有歹徒出没,刁民闹事。而且当地的居民都是苗人,语言不通,王阳明到了之后,既没有下属,也没有办公场地,处境瞬间跌入了谷底,圣贤梦也就此破灭。
但是,王阳明并没有抱怨。面对朝廷的黑暗和处境的艰难,王阳明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迎难而上。
他先是找人,收集木料和石材,准备盖一所房子;然后又到深山老林,找到当地苗人,耐心地用手语比划,期望他们住到自己周围,以便开设书院,教他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当随从们苦闷不堪、思乡心切的时候,王阳明就主动去安慰他们,分担他们的工作。
经过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后,王阳明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不断学着朱熹“格物穷理”的王阳明,终于“格”出了自己的理。
原来,“理”在心中,心即是“理”。在那一刻,王阳明顿悟了,犹如一颗闪耀的流星划过天际,不但照亮了自己的未来,而且还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心学”学派。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我们若想在这匆忙的人世间,能够活出自己的价值,那么就一定要磨砺自己的心志,放下自己的“玻璃心”,放下消极的情绪,拥抱积极快乐的自己,做回自己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