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关于河北雄安的事情都成了热门话题,连平时写鸡汤的都开始写雄安。
我看到连岳先生的文章《说说雄安新区》,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这么一段:
“一声令下,北京的一切都是可以搬的。故宫不能搬?雄安建个展馆,馆藏文物只在那儿展,你这个故宫迷,去不去看?”
我个人善意的理解,连岳先生是想用故宫举个例子,大概不是真的想搬空故宫,毕竟中央费劲巴力建个新区,你给变成博物馆基地,多少有些违和。
但是连岳先生的文章中,确实有一些我介意的东西。比如他说“雄安要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意味着北京90%以上的功能可搬迁”,但是同时又指出可以“许多部门彻底搬迁至雄安新区,在北京不留落脚点,这是事实上的半迁都”。
其实像连岳先生这样的朋友大有人在,有些北京人自己似乎也没搞清楚,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部委搬不搬,那个大学搬不搬,这个医院有没有分院……。
但是如果细分一下,如果是所谓的“事实上的半迁都”,疏解的就是北京的首都功能;而如果是想搬走某个大学,疏解的或许就是非首都功能;如果要是搬走的是电影院,那显然是非首都功能无疑了。
于是问题来了,像连岳先生这样的外地朋友,究竟是想要首都功能呢?还是想要非首都功能呢?两样都要,您打算把北京搬空么?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建设雄安对北京是有好处的。之前有人说北京人口可以更多,但实际上大家去回龙观体验一下早高峰地铁就知道行不行了。如果北京能疏解出一部分资源,可以带动一部分流动人口离开,让现在北漂都变成“雄漂”,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
可能有北京人会担心一些资源被过度疏解,但我以为,首先基础设施疏解不走,总不能把地铁公交疏解给河北;至于学校医院,其实本来就承载了大量外地来京人员,医院排队的有一半以上都是外地患者,所谓清华北大每年招北京学生就那么三四百人,留给北京的资源其实足够北京人享用的,再说迁走了也不是不招生不看病了,北京人也还可以去,又不远。
一个更大的好处是,北京的房价或许可以在将来稍微平静点,当然我不期待降价,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儿,想也不要想。
但是我以前就说过,如果有一天,北方有20个北京,住在石家庄跟住在北京没区别,北京人口外流,那么北京房价或许可以停止上涨。现在雄安的出现,至少是一个希望。
北京房价能便宜点,大家生活压力也小很多,我觉得挺好的。
但是我觉得,现在有些像连岳先生那样的外地朋友,有点当年国民党接收“逆产”的样子,一听说要把北京的东西搬到雄安,这些人就来了精神,看着这也好,看着那也美,非首都功能你想要,首都功能你也想要,总之好的东西你都想搬过去。
这副样子,倒是让我想起《西游记》里美猴王带群猴首次进入水帘洞的场景:“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看着什么好拿什么,只有这屋里没主的时候才行,什么都想搬走,忘了北京还有本地人么?
恕我直言,这些外地朋友恐怕是误会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留下的就是首都功能,至于疏解的取舍不是考虑雄安要什么,而是考虑北京不要什么,而是不是搬到雄安,这也不是雄安定的。
更重要的是,据说雄安要比肩深圳、浦东,请问深圳是搬香港的么?浦东是搬上海的么?我想雄安要想崛起,也不可能是靠搬北京的。
说到深圳,很多年轻一辈或许没什么概念,以为从来就是四大城市之一。
其实深圳当年是个小渔村,最早叫宝安县,1979年才建市。而深圳能成为现在的样子,既不是靠搬了谁家的机构、文物,也不是靠房价上涨,靠的是深圳的“奋斗精神”。
如果具体描述“深圳精神”,很容易写成一个宣传通稿的架势,不过有一个细节可以说说:深圳建市第三年,用全市一半的财政去建设深圳大学。当时深圳市长说: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
人家可没说: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搬过来……。
于是一个渔村成了“深圳奇迹”,而且是当时所有经济特区中唯一一个“奇迹”,也是目前中国所有经济特区中唯一一个“奇迹”。
雄安想成为第二个深圳,恐怕不像是是连岳先生说的那样:“好的程度,与北京权力资源搬迁的程度成正比”,而是应该“好的程度,与雄安这片土地上的人拼搏程度成正比”。
因此,我对于那些去周边买房的某些人,以及在电视里表达高兴心情的雄安市民,其实都不太理解。前者未免操之过急,深圳崛起用了30年,您现在去不怕套里边么?至于后者,似乎有一种“拆迁致富”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您没想想如果“雄漂”都来了您干的过他们么?不怕被淘汰么?
其实,我倒建议大家先弄清:雄安崛起需要时间,需要奋斗,绝对不是考投机或者拆迁就能致富的,有这想法的朋友似乎应该稍微醒醒了。
至于想借助北京发展,这个很正常,但是也请搞清楚到底什么是雄安需要的,什么是北京可以疏解的,应该是达成合意。不要总是惦记把故宫、大学、医院全搬过去,想太多了。
退一万不说,就算要搬,能不能把故宫给北京留下啊,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