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放下就是快乐

放下就是快乐

作者: 挹洗俏月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10:37 被阅读0次

在佛眼里,世人因有妄执,无不痴愚。如何治愚,就是两个字:放下。


这两个字虽然简单,实行起来却不简单,因为世人都觉得自己怪聪明的,并无痴愚,又何必放下?


为什么大家都愚,又觉得自己聪明呢?这是同化的力量。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大家处在一个痴愚的环境,已经对痴愚没感觉了。


南怀瑾大师说:“绝对没有病正常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已经圆寂的释迦牟尼佛,一个是还未出生的弥勒佛。


每个人都有病,因为都在颠倒妄执之中。


以前我到精神病院看那些病人,待久了,我就发觉不对劲,全体都是病人,你说他们不正常,他们才觉得你不正常呢!后来我对两位精神病科的医师说:你们小心唷! 搞久了,你们也会变精神病,结果,不出所料,几年以后真的也都变成精神病。


因为众生颠倒,谁对?谁错?搞不清楚。”


人处世间,同化的力量确实强大。我们初到一个新环境,觉得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觉得别人都俗,独有自己高雅。久之,这也看得惯,那也看得惯,大家都是一般的人,这就同化了。有一个哲理故事,也是讲同化的。


春秋时,有个姓逢的秦国人,他的儿子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却变得稀里糊涂,往往把东西认反了,听到歌声,以为是哭声,看见白色却认作黑色,闻到香气却说是臭气,尝着甜味却觉得很苦,做了错事却自以为正确。

心意所到之处,天地、四方、水火、冷热没有不颠倒错乱的,成天恍恍惚惚,懵懵懂懂。全家人为此十分苦恼,欲求名医为之诊治。


一个姓杨的邻居告诉逢氏:“我听说鲁国的上层领导有各种非凡的本领,也许有人能治好你儿子的糊涂病,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逢氏听从了劝告,带上干粮,离开秦国去鲁国。他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了陈国,住在一家客栈里。


正好老聃(dan,老子,姓李名耳) 也因讲学路过此地,住宿在这家客栈。逢氏久仰老聃的大名,便特地拜访,求教各种问题,并谈及自己儿子的糊涂病。


老聃沉思良久,然后眼望上天,缓缓地说:“现在天下的人都不明是非了!对利和害的问题也稀里糊涂呀!本来就没有什么明白的人哪!你家中只有一个人糊涂,还不至于危害一家人;推而广之,一家人糊涂不至于危害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人糊涂不至于危害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人糊涂不至于危害天下。


现在你因自己的儿子颠三倒四便认为他糊涂,其实你是否想过,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很糊涂呢!谁敢说我比别人聪明呢?


自认为聪明的人恰恰是最糊涂的人!


现在你要去鲁国寻求高人来医你儿子的病,可你知道么?鲁国那些上层领导是天下最糊涂的人啊!我劝你不如死了这条心吧!”


逢氏回到家中,把老聃的话细细思考了几个月,竟渐渐地不觉得儿子糊涂了。可是久而久之,在别人看来,他竟和自己的儿子一样的糊涂了。


这个故事看起来好笑,可是想想我们自己,也许跟故事中人一样好笑。我们经常将白认作黑,将好认作坏,将对的当作是错的,将错的看成是对的……我们其实糊涂透顶,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其原因在于,我们处于群体糊涂中。


如果是独自糊涂,很容易显示出来,如果大家都糊涂,没有了比较,就无法分辨了。


南怀瑾大师说:“我们在大颠倒之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搞不清楚,一切都在妄执,都受业力影响,都被错误的思想左右。


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有痛苦?因为自己妄执。所以中国禅宗说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但是,人就那么可怜!偏偏放不下。


“放下”的难度在哪里?最大的难度在于不肯放下。比如每个人都糊涂,可是要人承认自己糊涂,他不惜喋喋不休地争论一整天,以证明自己多么聪明;甚至不惜打上一仗,以显示自己多么有智慧,对三十六计多么精通。既然不承认糊涂,又怎么会医治糊涂呢?


如何放下呢?


第一,行在无心之间。普通人的特点是多心,遇到什么事都要设想多种可能,这一想,就再也放不下了。

如果该做就去做,做了就不想,心里就不会有那么多包袱了。

有一天,一休禅师带着两位徒弟下山,去拜访一位修行者。山下有一条小溪,因春雨涨水,须涉水而过。溪边站着一位姑娘,想过去又怕湿了衣装。于是,一休就把姑娘背了过去。

此后,两位徒弟开始疏远师父。时间久了,被一休看出来了,就问他们为什么。

大徒弟说:“你不守戒律,背了一个姑娘过河。”二徒弟说:“你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一休禅师拍额惊叹说:“好可怜呀!我只不过把那女子从河的这一边背到对岸,你们却在心中背负了好几个月,你们真是太辛苦啦!”

在这个故事中,一休禅师是无心做事,一尘不染。两个徒弟却太多心了。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因为君子没有那么多想法,所以坦荡超然,无挂无碍;小人的想法却太多了,无形中在心里制造了不少思想垃圾,堆在心里面,岂不是太累了吗?



第二,苦乐自知,不与他人比较。有些人总是在追逐别人认为好的东西:

别人一身名牌,我也不能天天“休闲”;别人染了头发,我也要赶紧改掉黄种人的老形象;

别人出人豪华场所,我勒紧裤带也要跟着上;别人买了私车,我砸锅卖铁借高利贷也得补上这个缺憾;

别人利欲熏心捞黑钱,我不干几件坏事就冤得慌……

难道他觉得穿名牌衣服比穿普通衣服舒服吗?难道他真的觉得贷款买车很幸福吗?未必。因为别人这样做,所以他也要这样做。


有智慧的人,总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而不是攀比别人。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佛前,问道:“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简陋的茅屋里,每天仅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样快乐?”


佛佗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这就是智者的竞界,非但不攀比别人,连自己的过去未来也一概放下,只“心系当下”,岂会不感到快乐呢?



第三,放下痴心妄想。一个人急于达成某个目标时,便一心扑在上面,魂牵梦绕,再也抛不开。

可越是这样,达成目标的时间越是遥遥无期。这好比乘车赶路一样,急急忙忙开快车,不理会交通规则,不顾别的车辆,横冲直撞,肯定会遇到各种阻碍,反而到得慢,甚至永远也到不了。

不如从容一点,悠闲一点,自然而然地去做,反而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人生之路本来畅通无碍,都是因为妄执,才使平地生起风波。何不放下妄状,追求心灵自由之境呢?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相关文章

  • 放下快乐就是快乐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

  • 放下就是快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雨过天晴,有两个和尚,师徒二人正准备过一条小河,可是因为连接两岸的一座小木桥因雨水的冲击,已经...

  • 放下就是快乐

    知乎上有个提问:你最快乐幸福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点赞最高的回答几乎都是这样的: 高一那年的一节体育课, 男生或打着...

  • 放下就是快乐

    李妩娟 周口太康 原创分享坚持第3 天 雨一直下,忙碌的一天结束了。晚上几个好朋友来家里玩,大家聊的很开心,知心...

  • 放下就是快乐

    一生的时间,本来不漫长,甚至一生中的每一天我们都毫无办法停留下脚步,哪怕只有一秒,只觉得自己在时间的脚步声中...

  • 放下就是快乐

    尼采说:“不纠缠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 曼德拉曾被关押了27年,这段时间里,他受尽了虐待。 在他就任总统的时候...

  • 放下就是快乐

    小时候,简单的以为,得到和拥有才是快乐。 不论娃娃还是赛车,亦或是不知所以然的算盘,只要身旁有人津津有味的玩,就会...

  • 放下就是快乐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 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 今生再大的事,到了来世就是传说。 人生如行路,...

  • 放下就是快乐

    8月5日 晴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只要你不把闲事常挂在心头,你的世界将会是一片风光霁月,快乐自...

  • 放下就是快乐

    放下就是快乐 文/瑶静 迪亚是法国一位贵族的科学家,在法国大革命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下就是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pl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