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30岁的我,和20几年里遇到的一些音乐[18]

30岁的我,和20几年里遇到的一些音乐[18]

作者: 安岚的星球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23:31 被阅读0次

80后的我是从听60后的歌开始记事的。

刚刚有些记忆的时候,记得最常听到的就是爸爸唱歌。爸爸唱歌属于自嗨型,明明音调不太准,音色也不美,但是听得出来他唱的很开心的那种。“晚风轻浮澎湖湾,白浪逐(爸爸唱成了卓)沙滩……”,最终我似乎原唱也没有听过,只记得爸爸的版本。

后来,上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学校有音乐课,教的音乐。我记得最牢的就是徐怀钰的《踏浪》。也难怪是给我们这样的学生唱,曲调好记,不算伟光正,最起码“光正”两个字靠上了是没问题的。而且朗朗上口,曲调清新靓丽。

再后来,到了初高中。那个时候,需要情歌,也自以为听的懂情歌。

开始接触到很多情歌,王杰、、张宇,林俊杰……,初中抄歌词的时候。我楞是把王杰的歌词“再多冷漠再多语言一点一滴正在发生” 抄写成了 “再多冷漠再多语言你爹你弟正在发生”,你品,你细品……最终引来同学的爆笑。

那时候,因为台湾腔后面的连读不太听得懂,就往自己懂的字上面去靠,结果写的让人啼笑皆非。

而高中的时候听得歌开始广泛一些了,老师给我们放些英文歌,但却是算极少数,但也开阔了我们的一片音乐天地。

那时候我同桌属于现在所谓“学渣”型,但她不是不聪明,而是太聪明但是不怎么学习的那种。她比较时髦,会拿个耳机听歌,那段时间特别钟爱林俊杰的歌。激动的时候给我分享。

我在一堆文山卷海里听到他的《编号89757》《美人鱼》《一千年以后》……,就像杰克伦敦笔下淘金的人一路忍饥挨饿受冻的跋山涉水,竟突然有一天碰到了一顿美味大餐那样兴奋。这些歌点缀(不是点亮)了我那段晦暗平淡的乏味的岁月。

工作以后,自己的选择就广泛的多了,因为这时候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就听的很杂。

最先让我觉得挖到一片深沉海域的是许巍。我不知道流行音乐没有了许巍会怎样,但我很庆幸自己遇到许巍的歌不算晚。

工作几年,那种在玻璃罐中的苍蝇般找不到出路的感觉,那些一个人迷茫又慌乱的奋斗的经历、那些过的感觉不出自己是个女生的经历,那些因为几百块钱的困厄而无法在寂寥和兴奋时,想找到舍友彻夜畅谈的感受,竟然在碰到许巍的歌时,都得到了理解。

就像一个树洞,许巍的歌,装下了我那段太年轻又不够年轻了的时光里,太多的难言之隐。

第一份工作毕业的时候,我跟一个很好的闺蜜一起辞职去了云南玩了2周。(当然是特别任性的那种)感受到了云南的山水之美。那种质朴,和朴拙的厚重,以及现代的旅游的浮躁交织带给我的感觉,一直久久笼罩着我。

而许巍的歌里却可以把大理、洱海的美,融进每一个热血青年的人生里,在我们的生命里川流不息。

心情不错的时候听《世外桃源》,心情略有晦暗时听《故乡》,随便听的时候,《曾经的你》《蓝莲花》《温暖》……经常不经意被他打动,泪流满面。

有一次,我在一个公园里跑步,那是气温渐涨的春初,料峭春寒还在,我像一条鱼游水一样跑在春风里,耳机播放的是《世外桃源》,而路边竟然有还在绽放的深粉色的腊梅花。

我觉得自己奔跑在美好里,而这种美好直到现在还在滋养着我。

后来还有遇到比较喜欢的是卡朋特乐队的歌。也是我第一个喜欢的外国乐队。大概是从看电影情人,喜欢它的主题曲开始的《this masqurade》。因为喜欢,我很快就学会了。然后去找这个乐队,发现他们的好作品还真蛮多的。好的音乐跟故事结合,会让人觉得像是得到一份贵重的礼物。

还有大学的时候,有个思政老师放雅尼的音乐会。我当时被那阵势惊呆了。我看到了音乐打造了这样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并且把这甘泉送给所有的听众。

从此我爱上了雅尼,和他的乐队。

于是我在网上看了很多雅尼的音乐会视频。雅尼,符合我对希腊的所有想象。俊逸,一张我认为典型的希腊式的脸,披肩发,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眼睛。而一旦他的音乐开始,他就是魔术师。

记得看他的一个采访,有一个美国好像是越南战争战场上的伞兵,在临死前被炸弹炸到了,当时他同伴的耳机里放的是雅尼的一首乐曲。他临死前听到了问同伴“我是到了天堂了吗?”,雅尼为此非常感动和感慨。

想要听一场雅尼的演唱会。但是不知道是否有这个幸运了。

另外一个是王菲。啊,谐音王妃。没错,流行音乐里,她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王妃,不仅仅是音乐,更是她的个人魅力上。

最早的同学聚会的时候,同学唱《人间》,我才发现还有女人的声音这么好听,而我竟然不知道。

后来慢慢才知道,王菲是一个频道。不是一个节目。

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样的女人。她的歌似乎可以表达我对爱情的所有想象。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另外,有些人,听到一首歌,也可以听一辈子。比如,朋友给我发李宗盛的《山丘》,我记得第一遍自己就听哭了。

有些音乐碰到了就是一辈子。你说呢?

现在,我的口味开始慢慢放宽了。以前只听老歌,总觉的新歌都很Low。其实是自己太狭窄了。

因为后来我发现新歌里有很多具有老歌气质的歌——专指其质量。个人比较喜欢偏民谣型的。《安河桥》《画》《30岁的女人》,甚至现在毛不易的歌《消愁》,陈鸿宇的浓烟下的诗歌电台,我也非常喜欢。

就像汪曾祺说的,口味放宽一点,你会得到更多乐趣。汪曾祺的书里提到一个看不懂豫剧(好像是,记不清了)的女演员,对着台上的地方演员的表演看不懂,看着旁边傻呵呵笑的汪曾祺,那种滋味肯定不好受啊。

太晚了,祝你晚安,明天再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岁的我,和20几年里遇到的一些音乐[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qb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