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韩书古今中外留言墙
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做了那些贡献

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做了那些贡献

作者: 老韩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02:09 被阅读3次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为康熙,即清圣祖。康熙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零10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皇帝虽然是大清真正从政治上统一中国后的第二位皇帝,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绩功勋来看,康熙实为大清的第一奠基人,可以说大清从康熙接受后才真正的发展起来。康熙在位61年,在这61年里康熙做了那些事,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执政初期,首先收服鳌拜。当时鳌拜和其它四位辅政大臣看康熙年幼欲篡权执掌朝廷。鳌拜势力巨大,为当时鳌拜决定的事情连皇上都不能不答应。事先在家里把事情决定好在在朝廷上宣布,严重威胁到皇权。有不服鳌拜者都被他一一残杀。康熙认识到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鳌拜,于是决定铲除鳌拜势力。进过和亲信的严密布置,终于把鳌拜诱入康熙设的圈套里,久经战场、历经官场沉浮起落的鳌拜终究没有斗过年仅16岁的康熙,从此,康熙收回了自己的皇权,开始了真正亲政的政治生涯。

平定三藩: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番中势力最强的是吴三桂,康熙帝知道要统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碍,而且,三藩的存在,每年要使朝廷消耗2000余万两的军饷,是清朝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此,康熙觉得撤藩。恰巧尚可喜年老,想回辽东老家,上了一道奏章,要求让他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留在广东。而耿精忠和吴三桂也意图试探康熙的意思,也请求皇帝撤番。没想到康熙都答应了,撤了他们的藩王爵位。这时吴三桂决定起兵造反,称帝。经过八年的时间,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

收复台湾:康熙对台湾的招抚一直没有效果,于是决定武力统一台湾。公元1681年,康熙派姚启圣,施琅等大将几经周折收复台湾,在台湾设县、府、巡道,派军驻守,加强统治。从此结束了由郑成功起历经郑氏家族三代为期二十余年的偏安局面。

亲征葛尔丹:康熙二十九年,即1690年。康熙二十七年,葛尔丹率骑兵三万自伊利东进占领了整个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向清廷告急。对葛尔丹劝阻无效之后康熙决定亲征。经过康熙三次御驾亲征之后,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 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束。

康熙在位时期为中国繁盛稳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其在位时间之长,贡献之大,后世称康熙为千古一帝。

相关文章

  • 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做了那些贡献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为康熙,即清圣祖。康熙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母亲为...

  • 康熙皇帝的那些传位之谜

    清圣祖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被誉为千古一帝。他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贡献突出,被后世所称颂。 尽管康...

  • 康熙王朝观后感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8岁登基,69岁康熙去世,在位61年。康熙活了那么多年,验证了那句话,只要你比你的敌人活的久...

  • 康熙——千古一帝

    昨天看完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心中大呼过瘾,周末闲来无事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观后感受。印象中小时候是看过这部电视剧...

  • 这位臣子的死让康熙十分愧疚和痛惜

    千古一帝康熙,一生中也曾辜负过很多人,作为帝王,他无情也有情。 关于周培公,对康熙皇帝来说他是一个完美的臣子,非常...

  • 向康熙学“知学”

    康熙作为千古一帝,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今人学习的优良品质。他勤奋学习,发奋读书的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康熙从五岁开始读...

  • 清朝皇帝最大的失误

    关于康熙的评价,如今争议很大。 奇怪的是,在专家眼里,康熙非常英明神武,阎崇年的这句评价最典型,即"千古一帝唯康熙...

  •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1

    秦始皇在政治上作出的贡献 秦始皇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被后世称为暴虐之君和千古一帝,但我今天却要说的是,他为什么...

  • 小评前清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可谓文治武功,平定三番、统一台湾,亲征朔漠整治蒙古,在办理国家政务、军事上功勋卓著。心系天...

  • 康熙做过一次秘密“人体试验”,30个宫女死了4个,称试验成功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只做了18年皇帝,除了“任性”以外,并没有给清朝留下太多的历史贡献,而他的继承者康熙,在61年的...

网友评论

  • 独山一奋青:无论是鳌拜、三蕃、葛尔丹还是台湾都不畏惧。首先康熙时期鳌拜政敌也是很多,而且鳌拜自始至终都不像多尔衮一样可以调用大量军队。而且鳌拜只是一个权臣,但是从他维护顺治看他不会反清。而三蕃主要是吴三桂,你看看吴三桂的经历,从仕明到降顺,然后又降清而且亲自杀死永历帝,最后还反清比吕布还不如,再加上刚刚平定天下,所以从政治军事声誉上都不行。而葛尔丹时期蒙古东部部族已经投靠清朝几十年了,而且葛尔丹还是部族形式。再有就是台湾,这时候的台湾已经不是郑成功时期了,而且看看施琅就是了从跟随郑芝龙降清,然后成为李成栋(嘉定三屠)部下,然后又成为郑成功的部下,最后因为曾德事件(曾德原是施琅部下然后弃施琅投靠郑成功做亲随,最后被施琅杀了),之后施琅又投靠清朝,郑成功才杀了施琅的家人,有两度投靠郑军可以说对台湾以及台湾军队再熟悉不过了。所以这些成功都是必然的。不值得这样的吹捧,然后再看看与俄国人交战,以人家数倍兵力最终围了半年,然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直接贝加尔湖没了,而当时彼得大帝刚刚拿到统治权,面临瑞典和波兰的威胁,而且在6年后的亚速战役彼得征集了12万军队与土耳其交战,你要知道雅克萨之战,俄军自始至终都没有超过1000人设想一样如果清朝当时在土耳其,俄国动用12万军队康熙要怎么打?是不是最少一次性调用36万或60万军队?所以真不值得吹捧
    老韩书:@独山一奋青 受教了

本文标题: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做了那些贡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qq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