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的故事大多是身边道听途说,如果有不合理的情况,请大家见谅,因为听完大姑大姨说完,夹杂个人感情或许理解有偏差,或许听来的也是注水版,听听而已,仅供娱乐。
第二篇《拐卖》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还是个几岁的小孩子,那时候每家的孩子大都是放养,自己结伴读书上学回家,回家也是一放下书包撒丫子跑着玩,夜色幕幕之后、就听见每家的娘老子“叫魂”一般的嗓音“XXX,来家呀!”
大家互相串着门子,互相约着离家不远的地方玩耍。大人们也没有其他意识,不像现在的人们,孩子稍稍离开视线便是出了天大的事情。
我妈单位有个阿姨(负责搞单位卫生),写的一手好字,只可惜是个哑巴,她有个闺女,年纪比我大些,我上小学的时候,她读了初中,样子白白漂亮的很,不爱说话,见人只是笑笑,就走开了。
有一天,哑巴阿姨“乌拉乌拉”的满单位跑,急的满头大汗,指手划脚,逢人拦下“乌拉乌拉”,谁也不懂,大家找来纸笔,喊她“别急,你写下,写下”,她着急的很用力写的特别大的几个字“我女儿巧巧不见了”!
那时候的人们没什么拐卖的意识,只说着“或许玩去了”,“再等等”,哑巴阿姨继续写到“学校没有,家里没有,一天了!”
人们谁也没看见,摇摇头,领导把大伙分成几组,分别派到了火车站、汽车站、电影院、菜市场,小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多,单位能派的都派出去了。。找了一天一夜。
然而,没有,哑巴阿姨疯了一样满街跑着寻找,一天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巧巧的身影,甚至都没人看见,老师说放学后她就离开学校了,同学也没人看见。
日子还是要一天天的过,哑巴阿姨没有办法,依旧一边贴告示,一边工作、她离不开,家里还有个老娘要养着,只是短短几天,人老了许多。
我再见她的时候,是好几年之后,单位洗衣房有个蹒跚花白的身影,有些眼熟,我妈说,这几年不好过哦,照顾老娘,想女儿,自己有苦又说不出。40几岁的人,弄的跟60多岁的一样,大家说到她,唏嘘不已。
没想到事情居然有了转机,有一天,一个姑娘,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个年纪相仿的男人,操着一口的安徽口音来单位找她的亲娘,这个姑娘居然就是当年丢失的巧巧,哑巴阿姨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激动的跪下来了,泣不成声,感谢老天爷,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女儿。
后面我们才知道,巧巧当年在放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上的人给套走了,当晚走乡间小道,也不知道过了几天,开到了安徽,又坐着拖拉机,辗转到了特别穷的一个小村子,卖给了一户人家,买她的这户人家,这家男孩子和她年龄相仿,只是没有读过书,她卖过去之后,刚刚几年恐惧不已,也想着跑、逃,但是这家人对她太好了、丈夫虽然不识字、却是个勤劳能干,而且体贴,第二年,生了个男孩子,她也认清了现实,开始接受这个家,几年后又生了个女儿,和丈夫在一起勤恳的过日子,几年下来,她与丈夫说起不远的邻省、是她的家乡,那里比这里富饶,相信她的话,她愿意带着婆婆和丈夫一去回家,那边生活肯定比这边好多了,深思熟虑了一番、经过这几年的生活、丈夫和婆婆已然把她当作亲人一般,同意了她的话,于是举家迁移回来。
后话:巧巧和她的丈夫带着孩子,在这边做起了生意、她丈夫能干,现在已经小有资产了,带着她的哑巴母亲和婆婆,生活的很富足,人们说起,便也是奇特的一件事情,被拐的孩子遇见这样的,只能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