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凡先生,大约是2007年。那时候听说:人只要做好事,就能改运,没儿子也会有,能增寿,能发财,能当官……。大概是感受到功利吧,笑笑,继续信奉“学雷峰,不留名”。
2011年,参加的各种国学课,也有荐读《了凡四训》,是智然老师(著名心理学家,企业生命力专家)听他讲解了凡生意经,时年对创业无感的我,认同慈善利他,不求大富大贵,默默地自律悄悄行善即可。
善,可以改变命运,在我身上发生了。2016年,我无意中触电微商,全国各地扑面而来的粉丝主动成为合作伙伴,身边的熟人纷纷推荐顾客……朋友们说:你的为人,我们知道;你的选择,一定靠谱。那一刻,我似乎想起了了凡先生。
2019.4.23,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咱们久善第一期黄浦军校,今心老师布置三个作业,其中有推荐《了凡四训》,并完成千字文。读此书前,写下的三年梦想很佛系,为什么一定要达成梦想的50个理由几乎没有力度,平白直叙。
之后,每晚认真翻译《了凡四训》,读着读着,拍案惊喜赞叹惋惜……各种情绪参杂。骂自己:怎么那么浑?如此人生智慧书籍,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家书,如同慈父在给我诤诤教导,句句入心入情,美好人生之良方,为何非要到了今日,在今心老师的“逼”迫下,开始读,才恍然大悟。
曾经的我,在抗拒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我傻傻地做一个清高的文人,而鄙弃做个生意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不能立下赚大钱的豪愿;不喜抛头露面追名逐利,一样可以处处以身做则,用自己行善获得大结果来感召更多人相信“善”真的可以“改命”。
我有金钱的卡点,恐惧与人谈钱,害怕身上飘散“铜臭味”。
在行善的路上,遇到的考验多了,也开始思考,不想做只知道给给给的丛飞,把自己的命搭进去,还牺牲了家人的幸福。前些年,我差点有这个走向,还好及时刹车。心中迷茫,想行善,有无力感。越来越意识到,若是富人,同样的努力,感召力带来的社会效应完全不一样。开始接受:在有限的生命中,想助力千人万人做更大的善事,那就得好好爱钱赚钱,用好钱这个行善的工具。5000年前,孔子就和子路说过:救了人领赏,可以让更多穷人加入到救人的队伍中,他们本来只想求生存,发现愿来做好事还可以致富,他们的结果很好,全社会的结果也就很好。
以前拒绝深读《了凡四训》,是浅薄的认知限制了我,当时听到的声音让我误会了了凡先生只是从“功利上劝人行善”。今日一行行读,字字句句如醍醐灌顶。了凡先生讲到了“事件上修、逻辑上修、心上修”三个层次。那些精心算计的慈善带来的丰厚回报不长久,是对世界投其所好曲意逢迎,唯有内心真正信奉“善,无条件的利他”这个信念,并坚定不移,“任性”执著,方可获得“改变命运”的结果,先改了他人的命,再自己收获。
才读一遍,为交作业而写。内心里,我会继续读,反复写下心得。这只是一个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