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大脑就像电脑的主机,而身体的零件就如同电脑的硬件,知识体系和认知水平就如同电脑的软件,血液是电流,心脏就是电源。决定电脑能干点什么的部位是软件,而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的就是人所掌握的技能和认知。
人的情感、认知、感觉、触觉、记忆和思考全部都集中在这个位置,如果能探索出大脑的运行机制,是不是就能够破译人类智慧真正的密码。

这本《大脑的奥秘》由[美]艾莉森·考德威尔,迈卡·考德维尔合著。艾莉森·考德威尔是一名神经科学家,她研究的专业是大脑与认知科学专业和人类遗传学专业的神经科学,她是籽价格大学医学院的高级科学作家。迈卡·考德威尔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拥有临床心理健康咨询硕士学位。
不得不说一下这位译者唐洁,她毕业于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发表了数篇有关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和会议期刊。我想说,她更像一位邻家的学霸姐姐,用最潮的语言,讲最顶级的认知。
这本书并不像其他老外写的书,让人看得昏昏欲睡,先不说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就他们的语言习惯就会灭掉一票儿读者。然而读这本书,却完全不会。这是一本关于大脑的书,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 ,但我负责任地说,这本书很高大上,但一点也不高冷,倒有点像咱家孩子的漫画书。将大脑的历史用简明幽默的语言呈现出来,让我们这些门外汉离大门越来越近,进而走入脑科学的世界里。

读了这本《大脑的奥秘》以后,对人类无边无际、浩如烟海的知识更加持开放和谦虚的态度,即使风靡一时的认知,也有可能被后人“证伪”,任何知识只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一定条件下成立,即便如大科学家,古圣前贤的认知也受时代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尚且会出错,何况我们自己从小建立的认知体系。如果我们不能持有开放和宽容的心态迎接新知识和新事物, 一不小心就成一个笑话,这让我对人类广阔的知识更加敬畏和谨慎。
罗马帝国自然科学泰斗盖伦关于大脑的认知:大脑是一个可以产生精子的冰冷、潮湿的器官......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大脑是用来冷却血液的。古代埃及制作木乃伊第一件事情是将大脑中那些汤汤水水取出来,最后只保留了心脏,因为他们认为心脏是我们所有思想和情感的汇集地。

之前通过读《心理学》也略微了解了一些脑科学的知识,很零碎松散,懂得人脑分为:理智脑(人脑)、情绪脑(哺乳动物脑)和本能脑(爬行动物脑)三部分。
如果按照年龄来分的话,动物脑最年长约3.6亿岁,情绪脑次之约2亿岁,理智脑最为年轻约250万岁,可想而知,理智脑虽然博学多闻、适应社会发展、分析事物客观冷静,但是它在大脑这个公司里资历不够,不仅涨工资轮不上它,连评优评先都没有机会,稍微抛头露面的机会它总是被排在最后。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对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形象、全面。本书也把人类的大脑分为三部分,后脑、中脑和前脑。
后脑就是我们知道的动物脑,是脑干上的一群组织结构,包括延髓、脑桥和小脑;中脑则对应的情绪脑,负责视觉、听觉、睡眠、运动控制和温度调节;前脑位于中脑和脑干之上,负责协调所有感官,调节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
如果你觉得这些枯燥的话,书中还会时不时给我们一些彩蛋。比如:电子游戏会让孩子们变得暴力吗?咖啡因摄入,会阻碍您童年的成长,导致癌症或者上瘾吗?色情会扼杀你的感情满足感吗?这些有趣的话题和容易被误解的常识,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