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
因为他人有权对我们保持冷漠,有权认为我们不重要,有权拒绝为我们提供服务,然而他人没有使用这些权利。
所以,来自他人的每一份关爱、每一个帮助,甚至每一丝微笑都倾注了他对我们付出的情感、牺牲的时间精力和心中的善意,那并不是我们生而应得的,而是他人自发的礼遇或在紧要关头对我们的格外开恩。
所以我们应当对我们得到的礼遇心怀感激,对我们领受的幸运充满感恩。
02 所谓的“他人”
不仅是从我们的生活中偶然擦肩而过的路人,或者那些只是有过数面之缘的陌生人,也包括我们的亲人、挚友,还有爱人。
03 对一切善意心怀感恩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他人对我们的善待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时,只有当我们不安于受惠于人时,我们的感恩心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
04 “近视眼”
一个人只看得见一己之私,缺乏远见,只关注自我的得失而对稍远一点的他人、社会、下一代毫无关怀、毫无担当。
05 “远视眼”
一个人往往铭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帮助,对此千恩万谢、心存歉疚,却对家人、爱人朝朝暮暮、点点滴滴的奉献视若无睹、格外健忘,反倒是念念不忘家人种种的不周到,或对在爱人那里受到的大大小小各种委屈耿耿于怀、心存怨气,一旦发生口角或争执,激烈的控诉便如山洪暴发般倾泻而出,对对方的缺点如数家珍,将对方斥责得一无是处。
06 那么该如何感恩呢?
感恩不只是言谢,更在于铭记于心,落实于行。“言谢”二字终究基于“言”,那是口舌之谢,却未见得铭感五内、深入骨髓。
“恩惠”二字植根于“心”,与之相对应的“感恩”二字底下也是“心”,这就在暗示着我们,真正的恩惠是他人发自内心的善意,所以真正的感恩也当以自我发乎于心的诚挚感激相回馈。
同时,感恩不必急于回报,否则他人的美善反倒被我们当成了一种心头的负担。他人的好意反倒成了我们寝食难安的亏欠。“接受并给予善意”,或许才是真正的感恩之举。
对于他人发出的善意,我们应当恭敬地接受,铭记于心,并且从自我出发,尽心尽力给予他人善意,输出给更多人善意,更广阔地传播善的种子。
接受爱,享受爱,并传递爱,才是感恩的王道。这个过程欢乐而坦然,平和而忠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