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5班24日分享:如何长期持续践行

65班24日分享:如何长期持续践行

作者: 花花花知晓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14:40 被阅读0次

    缘起:

    大家好,我是编号4878号007er,月初班长找到我,希望我为大家做一个“如何长期持续践行”的分享。

    原本我想简单说一些机制方法,后来发现我曾经在去年,在李树立战友主持读书会的时候,写过类似的方法论介绍。我昨天翻出来看了下,觉得好像也说清楚了。

    其实无非就是B=MAT公式,然后走“规划、拆分、写存稿、定闹钟”的套路罢了。

    要从坚持不懈不中断的角度来说,21天读书打卡,和7年每周一篇打卡,其实是同一个思路。

    我觉得没有必要重复,一会我把链接翻出来发群里,大家有兴趣自己看即可。

    记录|我是如何进行21天阅读打卡活动的

    今天,我打算少讲点方法论,多讲点故事。就说说我最近学的东西吧。

    前两周点评我作业的战友应该会知道,我一直在写《加速学习法》的学后心得。

    其中最后一篇写的就是“如何长期高效的学习。”

    我觉得把标题换成“如何长期有效的践行”也是一样的。

    因为那篇文章说的是,如果你想要持续的,长远的做一件事。你就需要足够的刺激。

    那么最好的刺激方式,就是在一个群体里,大家共同朝着一个方向走。

    这个过程中,你就会不断的被往前推着走,被裹挟着走出远超过你一个人能够坚持的边界。

    说到这里,你应该会想到,这不就是007的初衷吗?

    一群人比一个人走的更远,这就是我们最初加入007的初衷啊。

    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话,可能就最初写上几篇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因为在一个有制度的群体里,就会不知不觉写上更多,写得更久。

    在座的诸位都是写完2年的人。

    如果坐时光机回到2017年年底,如果你当时选择不加入007。

    你觉得2年后的现在,你会写出这么多字,这么多文章,这么多点评吗?

    我昨天还特意去看了一下,我在简书的字数已经将近40万。

    这些字,都是加入007以后才写的。还不包括我们写评论的字数。

    其实,我小时候语文不好,写作文更是勉强只有中游。

    每个暑假和周末最烦躁的就是写日记和写读后感之类的作业。

    考试的时候最大头的也是作文。

    不擅长写作这个烙印,一直陪着我很多年。

    直到我27岁那年觉醒,开始努力学习,练习输出能力。

    刻意练习去写东西。

    我才敢说自己脱掉了“不擅长”写作的帽子。

    但远远还没有到能说自己“擅长”的程度。

    为了锻炼自己写作的勇气和能力,

    我决心花一年的时间沉下心来写东西。

    就算走在荆棘路上也在所不惜。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007的介绍。

    于是,我加入了007。

    在最初加入007的时候,尽管我已经在练习输出能力了。

    但让我一周憋一篇依然很艰难。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是一样的。

    但2020年的现在,我打开简书,随手就能写上两句。

    写作的技能是否练出来不说,写作的勇气倒是练出来了。

    如果当年我没有加入007,没有找任何一个写作群体去逼自己。

    或许现在我还停留在一周一篇憋死自己的状态里。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其实我就是想说一群人走得更远,的确是真的。

    但是这句话并不是说,只要有一群人,就一定能够比一个人走得更远。

    那么一群人和走得远的一群人,有什么区别呢?

    这就要提到我最近学的另一门课了。这门课叫做《未来社群官》。

    为期一个半月的线上训练营上下来。我发现能走得远的一群人,都有一个特征:

    ①他们有一个缘起故事

    ②他们有一个固定的玩法

    ③他们玩出了“去中心化”。

    ④他们对未来有共同的憧憬

    比如说我曾经和会平共同参加过同一个社群,叫做富兰克林品德践行群。

    这个群的缘起故事应该是发起人受到富兰克林的故事的启发,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品格自我修炼。

    固定的玩法是每日打卡、每周写总结、每个月还有一次总结,然后每期还有单期的特定玩法。有时候是共读,有时候是守护天使,有时候是分享……

    为了尽可能的促进每个人的成长,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全员参与的。

    每周也会有轮值人员做播报啊、统计啊等等事务。

    这些事并不在大家舒适区,每个人都必须迎接挑战去做好。

    我想,大家愿意花费心力去执行,应该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在持续践行的过程中精进。

    再比如这个课程的发起人workface。

    WORKFACE的缘起故事,是十几年前创业者们的艰辛无处可说的孤独。

    作为创业者,他们有些话不能和父母妻儿说,不能和伙伴员工说,不能和朋友客户说,只能互相找到彼此,和同为创业者的人说,不仅彼此能听得懂,还特别有共鸣。

    后来workface就成为了创业者和个体自由职业者们一起交流讨论的组织。每周四晚上雷打不动的一场例会。还有十问进行彼此看见和联系。

    每个月都会轮值的一个召集人,大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想做的事去召集和组织例会。在创作价值、服务他人的同时。也从中获得自己的收获。

    所有的WF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和愿景,就是:所有人服务所有人,所有人支持所有人,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

    我在课堂上,听了闺蜜力量创始人讲述她的社群故事。也听了成都一苇书坊以社群之力成立书坊的故事,还听了摇摆舞者的社群发展摇摆舞文化的故事。在案例分析中,听了万有引力大会,4个小时集合40个社群主共创了10个方案,当场敲定执行团队和执行方案的故事。也听了万华地产公司用20年的时间开发麓湖社区8000亩地,用社群文化打造麓湖国际,成为成都大客厅的故事。

    开发10年来,他们从最初的只有老人和保姆参加社区活动,历经万难,到现在的3000名业主活跃,自发组建各种社群充分的玩出味道,只用10万经费做到一年由业主自创500余场活动,每年成功举办4次大型节日活动的骄人成绩。

    我在听的过程中津津有味,并且感到羡慕和喜悦。我也希望自己能是这些社群里的一员。去感受那种社群成员集体共创的丰盛美好。但厦门离成都太远。这些社群我都没法加入。

    昨天我在刷牙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我非要去加入成都的社群呢?

    我所在的007难道不可以是一个社群吗?

    缘起故事、固定玩法、去中心化、共同愿景。这四个其实007要有都能有。

    就看我们有没有去做罢了。

    论缘起故事,李笑来和覃杰的故事我不懂。

    但我仍然有我自己的缘起故事。

    我知道我加入007的初心,是希望去刻意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

    去强迫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看见我自己的成长。

    如果很多人和我一样,这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缘起故事。

    论固定玩法,我们每周写一篇,逢7日发链接到群里,每次点评上下楼。

    这些玩法其实很清晰很固定也很易于量化执行。是现成的宝藏。

    论去中心化,每个月都有值月生轮值。有组长轮值。

    每一篇优秀的战友文章都会在周优秀和越优秀中被评选,被看见。

    每一个优秀的战友都有机会被邀请发声和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这些都是去中心化的现有制度。

    论共同的愿景,007的口号是7年之后去南极。

    对于我来说,我并没有7年后去南极的理想。但它依然可以解读为7年后重获新生。

    如果人类的细胞真的是7年全体换汰一轮,真的是7年就是一生。

    那我更希望写了7年后,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的战友们,都感受到这个重获新生的力量。

    那么问题来了。

    大家都知道,在不出局,也有很多其他的007班级,也有这些制度。

    但是很多班级并没有能“走得更远”,甚至一开始就带货卖东西,把路走死了。

    这样是不是有矛盾呢?

    其实并不矛盾。

    因为很多群虽然能聚集一群人,能够凑齐一套玩法。

    但骨子里依然是旧的思维方式。

    所有不能适应新时代思维方式的群,

    哪怕按照社群的模板创建了一整套机制,也依然走不下去。

    那么什么是新的思维方式?

    就是“从下而上”,自己站出来创造的思维方式。

    不需要他人允许,不需要他人给与,不需要他人认可。

    我想要什么,就创造什么。

    应试教育里长大的我们,对“标准答案”和“好学生”的求生欲是根深蒂固的。

    这也妨碍了我们在007的群里主动的去改变,去生发,去创造,去成就彼此。

    当我们学会突破这个禁锢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最终活出并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份丰盛。

    我很期待。

    最后一首小诗送给大家:

    “要是遍寻不获,他们就创造一个”。

    ps:

    我昨天在007公众号上看见的推文。里面有一句话加粗了,感觉意思和萧伯纳是一样。

    那句话是这么说的:

    你想要什么样的007,就把007建设成你想要的样子。

    以上。

    逻辑:

    1.如何长期持续=如何走得更远

    2.一个人走远不如一群人一起走。

    3.是不是所有群体都能走更远?不是。

    4.什么样的群体可以走更远?

    表面条件:缘起故事、去中心化、固定玩法、共同愿景

    内里条件:主动积极创造自己想要的思维方式,不追求被认可。不需要被允许。

    5.综上所述,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积极去做自己想做的。改变思维方式。配合007机制,就能成就一个走的更远的社群。期待大家7年后重获新生。(还剩5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5班24日分享:如何长期持续践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xx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