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持之以恒地自我驱动,持续成长,不断地通过总结、反思、实践,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
世界上20%的人掌控着80%的财富,大多数人都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我们只知道别人很厉害,但是却不知道他人为什么厉害。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里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厉害的人做事往往会不计成本地付出,他们也可能经历了一段艰难孤独的不为人知的成长旅程,等到你看见时,他已经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了。
余华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其实真正的成长,都需要你孤独地翻山越岭。
02所谓的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他干成了,交给他第二件事,又干成了。
这是马云的很实在的一句话,简单而直白。
任正非也说过类似的话:茶壶里煮饺子,能倒出来才是饺子,倒不出来就是浆糊。
能完成就是能完成,完不成就是不行,哪有那么多理由!
03要想出众,就一定不能从众。
从众有一定的好处,从众的行为往往走的是大道。大家都在走的路,自己跟着走,不用自己费劲琢磨,不用自己费力寻找,很好不到哪里,也很差不到哪里。
若是想要出众,成为那个极少数中的一员,就不能只是从众了。
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有属于自己的路径,哪怕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要坚持走下去。
李笑来老师有一句话:特立独行且正确。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既能接受好的结果,也要能承担不好的结果。
04任何事,最怕的就是议而不决,谋而不断,光想不干。
有一句话老话说,“想不到的,做不到;想不清楚的,做不好”。
只有想清楚,才能做得好。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拖延不去做一些于我们而言明显有意义的事,就是因为我们想不清楚,弄不明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的眼光,隔着时间的障碍,看不到当下要做的事和未来的目标之间的清晰联系。
模糊造成了行动执行不到位。
05对普通人来说,写作的拓展空间很大。写作又绝对是工作和生活中最通用也最稀缺的一项能力,以及对个人品牌最具价值的一项能力。
写作是最通用的一项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作能力就是思维能力,也是沟通能力。
这项能力无处不在的同时又非常稀缺,好多人提起写作就发愁,越是发愁就越不敢下手,越不敢下手,就越是发愁。
其实,饭要一口一口吃,难啃的骨头也是一口一口啃的。
今天不敢开始,明年的今天还是不敢写,今天开始了,说不定明年的今天就不再发愁了呢?
既然是稀缺的能力,就不要指望大家都开始了你再开始,也不要指望和大家一起开始,做那个孤独的翻山越岭者吧!总有一天,你会攀登到那个让人仰望的高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