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易」孔老夫子可能建了一个夸夸群,不遗余力的吹彩虹屁。
翻来覆去的讲如何如之何,怎样的好,也不如「周易」来得好。
孔老夫子不遗余力、费劲巴拉的在竹简上记录下自己研究易学的心得,这样大规模的文字产出,在其他著作上是不多见的。
本篇开始,我们接着讲「系辞」的下篇,下篇也有十二个段落。
干货不多,主要还是「阴阳变化」、「取法天地」、「君子之道」之类的。
不过孔老夫子论述了很多「卦」的概念,通读了这个,就能对六十四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还是很不错的。
一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八卦确立之后,全部的卦象也就包含其中了。
八卦两两重叠,共六十四卦,全部的爻象也就包含其中了。
阳爻「—」、阴爻「- -」错综排列,卦象和爻象的变化也就显现在其中了。
圣人撰写卦辞、爻辞,来告人以吉凶,卦爻变动所产生的吉凶悔吝等各种关系,也就反映在其中。
阴阳二爻是确立卦的根本,阴阳二爻的变化流通,反映了顺时合宜的道理。
懂得阴阳克制是否得宜,就懂得了吉凶的道理。
懂得观照时宜变化,就懂得了天地的规律。
懂得消长盈亏,就懂得了日月运行规律。
懂得把握动静之道,就懂得了天下万物的变化规律。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乾道」刚健而平和;「坤道」柔顺而简约。
其中聩字读kuì,聩然,柔顺之貌。
卦爻便是对乾坤之道的仿效,卦象便是对乾坤之道的取象。
卦象、爻象的变动在于卦内,吉凶则呈现于卦外。
建功立业表现在顺应卦爻的变动上,圣人的思想体现在卦辞与爻辞之中。
四海八荒,最大的功德就是化生万物,圣人最可贵的就是守住天子之位,通过收万民之心来守位,通过创造财物来聚民。
善于管理财物、正定制度,施仁政于民,这就是「易」的智慧——得宜。
二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上古时代,伏羲氏统治天下,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纹理,以及天地万物的内蕴,总结归纳人与自然万物的象征,创制了八卦。
用以通会阴阳造化的性质,类别天地万物的情态。
原文中的包牺氏即「伏羲」氏。
讲了一小段历史之后,孔老夫子开始举例说明,伏羲是怎样创制的八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将草编成绳子,结成网,用以捕兽捕鱼,取象于「离」卦。
罟字读gǔ,捕捞水产的网;佃字读tián,为取兽之网。
伏羲氏之后,神农氏兴起,削木制成起土的农具耜,曲木制成犁地的工具耒。都是取象于「益」卦。
这两个农具,分别读耜sì,和耒lěi。还有耨字,读nòu,同耜一样,指农具。
在中午时分开设集市,大家在此交易,各取所需,这是取象于「噬嗑」卦。
这个卦,读噬嗑shì hé,象征咀嚼食物时的样子。
神农氏之后,皇帝、尧、舜氏兴起,对先贤们的创造加以改进,使百姓用之更加便利。
这便是「周易」所说,事物发展到尽头就会变化,只有变化才能亨通,如此才能长久。得到上天的助佑,吉祥无比、无所不利。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皇帝、尧、舜氏,如量体裁衣一般,创定制度以治理天下,取象的是「乾」、「坤」二卦。
挖空树木制成舟船,削木制成船桨,用来度过不同车马的水路,取象于「涣」卦。
这几个字的读音是刳kū,掏空。剡yǎn,刮削。楫jí,船桨。
驾乘马车,拉运重物行远路,以便利天下人,取象于「随」卦。
设层层城门与敲梆巡夜,以防强盗,取象于「豫」卦。
其中柝字读tuò,指敲梆巡夜。暴客,即指强盗。
截木为杵,挖地成臼,用以日常之用,取象于「小过」卦。
杵字读chǔ,指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臼字读jiù,是舂米的器具。
弯木上弦制成弓弩,削木制成箭矢,用于威慑天下,取象于「睽」卦。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上古时期,人居住在洞穴或野外。后来圣人建筑房屋,改善了居住方式,上有屋栋下有墙宇,用来抵御风雨,取象于「大壮」卦。
上古时期,丧葬方式是将死者裹上柴草埋葬在野地里,不堆坟包也不种树以设标志,也没有确定的守丧期限。
后来圣人用棺椁来收殓入藏,改变以往的丧葬方式,取象于「大过」卦。
上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后来圣人创制文字,不仅改变了以往的理事方法,也便于百官治理公务,万民也因此可以明察事体,这取象于「夬」卦。
这一卦读夬guài,在易经中,为决定的意思。
第二段到此结束,反正就是「易」可以反映天下万物,历史演进都是取法于「易」就对了。
三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易」的实质就是象,所谓象,就是对天下万物的取象。
卦辞用以裁断一卦的意思,爻效法天下万物的运动变化,吉凶悔吝在其中得以显现。
彖字读tuàn,指卦辞,是说裁断、判断的意思。
「系辞」下篇共十二段,今天讲了三段,计划分四次讲完。
「知识点」
易是对天下万物的取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