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M&S拉开了快时尚退出中国市场的帷幕后,这两年快时尚退出中国市场的脚步就没停止过。18年底,就在中国全民狂欢的购物节双11开始前,英国快时尚品牌TOPSHOP宣布关闭其天猫旗舰店,从而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紧随其后的是英国的另一家快时尚品牌NEWLOOK,在中国的双12购物节开始前,NEWLOOK在其天猫旗舰店也宣布关闭中国门店,退出中国市场。
时间进入到2019年,快时尚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似乎并没有因为一些品牌的退出而取代它们的市场份额,反而加快了退出中国市场的脚步,这次轮到了美国的快时尚品牌。2019年5月,美国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关闭了其在中国的所有线下和线上的门店,全面退出中国市场。2020年2月,美国快时尚品牌GAP的子品牌OLD NAVY 宣布关闭其中国门店,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自从这些品牌纷纷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快时尚退出中国市场的潘多拉魔盒就仿佛被打开了,2020年的疫情也成了压死快时尚的最后一根稻草,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快时尚退出的步伐就越发的频繁。2020年5月,快时尚Esprit宣布关闭所有中国的门店,退出中国市场;2020年7月,英国潮牌SuperDry关闭所有中国门店,宣布退出中国市场;2020年8月,欧洲快时尚品牌C&A宣布将其中国的业务转卖给了一家中国的公司,从而全面退出中国市场;2020年11月,一则法院1折清仓拍卖女装品牌艾格的服装的消息,让艾格破产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坐实。
然而这些还不是全部,就在2021年新年刚过去没多久,快时尚的代表性品牌ZARA的母公司宣布关闭其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的所有中国市场的实体店铺,这让人们对这一品牌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的遐想有了进一步的空间。
中国市场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多品牌都纷纷的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还是那个中国市场,而且从2020年的全球经济发展来看,中国市场应该是目前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从各大奢侈品最近纷纷在中国市场涨价还要卖断货来看,中国消费者在服装服饰类产品的消费上还是很有潜力的,万元的加拿大鹅羽绒服排队都买不到。既然中国市场的服装消费大有潜力,那么问题就不在中国服装消费市场本身,各品牌应该从自身去找找原因。
很多经济砖家都把快时尚败退的原因归咎于线上经济的冲击,但是按照他们的这一说法也许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最近很多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线下实体店的经营?前一段时间连人民日报都点名这些互联网巨头,不要总惦着老百姓的那几颗白菜。互联网巨头们最擅长的就是线上的运营,如果线上的运营真的能把实体店都搞跨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到线下来经营实体生鲜?线上卖就是了!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生鲜类产品不同其它商品,它不是标准件,在没有亲手摸到它之前你是不知道它质量的好坏的。同理,服装类产品也不是标准件,不同款式、不同品牌的相同尺码的服装穿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才要在购买服装时不停的试穿,很多女孩子去服装店卖衣服往往会试很多件后才能买到合身的衣服。而且服装的颜色、手感、质地、做工这些在网上都是没法体验的,所以你看奢侈品服装品牌目前还大多是以实体店在经营。
另有部分砖家说快时尚品牌没有根据中国人的体型去做优化的设计,这可能会是部分原因,但那些一线大牌的服装也都是欧美设计师设计的,也没有对中国人体型进行过优化,它们照样涨价而且还热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前一段时间,看到新浪财经给某快时尚品牌写了一篇文章,宣传品牌在循环再生材料应用上的环保行为,但是下面的评论却是一片嘘声,有说新衣服都能日抛的品牌谈什么循环再生?我想这也许才是快时尚败退的主要原因,已经失去群众的口碑了。
10年前,我曾经对我们一个经常在质量问题上弄虚作假的供应商说,要创立一个服装品牌很难,但要毁掉一个品牌却很容易,今天消费者在你这买了劣质产品,下次他就会把你这个品牌从他的购物清单上删除。10年前,快时尚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他们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服装上新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没消费者来买?10年后的今天,当你看到消费者对快时尚的吐槽和快时尚越来越频繁的撤离,我想现在也许有人明白我当时的意思了。
现在很多品牌都看好线上经营,认为只要把线上店铺经营好了,快时尚的春天还会到来。但我又要给你们泼冷水了,一个失去群众口碑的品牌,无论你到哪里都不会有市场,线上经营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完全靠品牌的口碑,你在线下已经失去口碑了,就算搬到线上又能怎样?所以我认为快时尚们目前迫切要做的不是往线上发展,也不是想着怎么样更快,恰恰相反,快时尚们目前要做的是慢下来,慢慢沉下心来经营质量、慢慢沉下心来研究消费的消费喜好、慢慢把失去的人心找回来,只有这样快时尚们才能在中国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