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学典礼上,我送了他一本书,感谢他在学生小课题结题报告会上的优秀表现。书是邱丽娃老师推荐的一本薄薄的小书《做自己还是做罐头》
晚上的时候,他发过来一条信息,说他已经看完了,并发过来,很长的一段他的读后感。
再晚一点,他在朋友圈里,晒他刚买的书,有好几本,是我刚刚分享过的书。
原来影响一个孩子,也是可以这样悄无声息的。
他在班级里成绩并不突出,自律性也不拔尖,在Y.E.T.课堂的学生群里,愿意坦诚的分享,仅此而已。
当时Y.E.T.课题要结题的时候,需要一个学生去做结题报告。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综合素质好的学生,保证分享的质量,另一个选择是将这次分享当做一个机会,去发展一个孩子的可能性。
我选择了后者,并对他说,我看中了他能够放松自如的表达自己,他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正是是我需要的。
同时我告诉他,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好这次结题报告。
他是典型的乐天性格,这鼓励让他充满力量,他下节课,就拿出纸和笔到办公室,庄重的说问我:老师,你说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今晚就去准备。
准备的过程并不顺利,他老记不住,表达也不准确。有老师委婉的提示我应该选择综合能力,素质更好的学生,这样胜算才会更大。
但我明白,开弓无回头箭。
所以我和他一路死磕,不断的练习,我也清晰的看到,做到同样的结果,他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的心力,他终于在最后,能够清晰简洁的表达自己的做好了结题报告。
再之后,他在Y.E.T.课堂更自信。他承包了Y.E.T.课堂的课堂反思,并主动担任小咨询师的身份去开导别的学生。
星光灿烂环节,他申报"Y.E.T.课堂之星"。
现在,他仍然不是班级最出色的学生,但上课的时候,他坐得板正,眼里有光,我感到,他内心的力量在增长。
常常想,当初选择一个综合素质好的学生,也许这个过程更顺利,或许表现的结果会更好,但对那个学生而言,就是多了一次经历,就是锦上添花而已。只是一块好好的锦上面多了一朵鲜花,如此而已。
而我把这个机会给了他,就给了他心中的一束光,点亮了他原本以为黯淡无光的路,他的人生,又多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而这种可能性,才是质的飞跃和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