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2055/0d278999b76d3261.jpg)
包子是一种饱腹感很强的食物,北方人拿它当主食,南方人把它当早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包子起源见自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诸葛亮南征,取面画人头祭之”。
相传,诸葛亮七擒七纵收服孟获后,行到泸水时,军队无法渡河,于是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头模样,祭祀后大军顺利渡。这种祭品被称作“蛮首”也叫作蛮头,后来称为“馒头”。说是馒头,实则就是最早的包子。
到了清代,馒头和包子终于有了明确的区分。《清稗类钞》中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2055/f4588eb24d8fd6c4.jpg)
在我的儿时记忆里,包子就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
那时候父亲单位食堂做的鲜肉大包最为美味,皮薄馅厚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一不小心连舌头都能吞下去。
我能一气吃下去三个大包,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父亲常取笑我是馋丫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顿肉食就像过年一样。所以,包子在印象里一直是挥之不去、情根深种的幸福滋味。
“包”治百病,当然最先治好了我的馋病。
可以说童年对美食的向往是被一个包子治愈的。
长大后一直孜孜不倦地追寻那记忆中的味道,每每不能如意,我知道那记忆只能永远停留在脑海的最深处,品味、怀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2055/be7748f508da3635.jpg)
如今只要儿子甜甜地说上一句,“妈妈做的饭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就让我彻底沦陷,甘愿洗手做羹汤。想方设法挖空心思也要让食物变得美味,无非是为了让所爱之人吃得幸福。
所以,好吃请你多吃点,不好吃多少也要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对抗人世的坎坷和风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