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互泰》之“天人互泰”
——摘自《天人互泰》
“天人之道,从惟变所适、惟变不朽到惟适而安、惟谐而常。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
“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天人互泰,辩证地阐明了天人彼此之先后秩序、包容关系、和谐原则、中庸法度及变化规律。”一方面描述了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另方面也回答了怎么样才能使自然界永恒保持着天人互泰这样的美好愿景。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呼吁人的自律与反思,唤醒人的德性良知。
一、“天人互泰”据于易理
“易”字由日月组成,意即阴阳也。阴阳交替变化而为易,易:内含交替、变化、改变、更改、整治、调整、调谐、和谐、法度、规范等等之意。易:在天地日月的运行中形成客观规律,变化中存确定性、规范性。《穷通刍论》有云:“万变中存不变之道,不变中存万变之法。”易理为天地变化之理,其核心是阴阳二爻的互动变化和组合,一刚一柔的交错是无穷变化的动因,由此产生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正、定、忠、坚之意;观:观察、察看、考察、鉴别、认识、看法、景象、情景、景观等等之意。故此,笔者认为:要以天地正道鉴人,即要以天地之法与天地之德去考察和明鉴人类的一切活动。
字义:〈泰〉常指平安、平和、吉祥、安定、安稳、美好等,如泰安、泰适、泰运、泰然处之、泰然自若等;象征通达、畅达、融通、融会等,如天地交泰、阴阳交泰等。词源:〈泰〉“泰”以《易经》六十四卦中之第11卦“泰卦”为理论根据。“泰卦”由下乾上坤组成,卦形作“泰卦”。乾坤合一,其本义是顺,即顺应自然规律,犹如天地、阴阳、上下、动静、刚柔交通融合,喻示天地万物演绎无穷之“通泰”景象。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彖传》说:“泰:由小而大,由微而盛,吉利,亨通。”上卦为坤为地为臣,下卦为乾为天为君。上坤下乾,表示天地交感,万物生各畅其生。君臣交感,志趣和同。内卦为阳,外卦为阴,预示阳气充实而阴气消散。乾卦有刚健之德,坤卦有柔顺之性,所以说内秉刚健之德而外抱柔顺之姿。乾卦喻君子,坤卦喻小人,内乾外坤,这种卦象又显示君子在朝,小人在野。君子得势其道盛长,小人失势其道消退。反之,与“泰”卦相颠倒的是由下坤上乾组成的“否”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其本义是逆,即违反自然规律,犹如阴阳颠倒、本末倒置、轻重倒置、背本趋末、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舍近求远、好高骛远、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等等。总言之,顺则泰,逆则否。
相关词语:〈近义词〉天人合一、天人互善、天人互动、天人互益、天人互应、天人互和、天人互谐、天人互友、天人互爱、天人互安、天人互悦、天人互美、天人合德等。〈反义词〉天人互损、天人互害、天人互恶、天人互争、天人互夺、天人互斗、天人互敌等。
汉代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子无不备,虽事百神犹无益也。”又说:“命受于君,天之所大显也。”这表明了他的宗教意识及“君权神受”观点,也是他关于“天人感应”思想的注脚。他说的“天”,包涵宗教性、人文性与自然性。其宗教性是由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其人文性主要是受儒学思想影响,多用于人伦及政治方面。其自然性是由宇宙万物的自然属性所决定,这一意义的“天”主要是指一切万物及人。他为了论证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提出了“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的命题。他也认为:“天”有“天命”、“天志”、“天意”等存在,并强调天命对人事的干预和影响作用,即“天人感应”说。首先,天为万物之祖,人类之父。所谓“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人副天数”、“天人合一”,人本身像一个小天地的缩影,是天地一切特征的副本。笔者在此学说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并认为:“人类的知行发展进程,应当从“'天人互应’、'天人互动’到'天人互善’、'天人互泰’逐步升华的过程”。意思是说:“天的运行规律是客观的、万古不灭的。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天,大善大爱,为万物及人类的孕育和发展作出了无私的奉献。然而,人类也要认识自己,遵循因果定律,做到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和保护自然,懂得对天的感恩与善待,珍惜地球这一美好家园,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与人类共生同存的物种应倍加保护,在天的法则和秩序下,自觉发挥主观能动与智慧,实现与天的高度和谐统一,最终达到'天人互泰’的理想境界。”
二、“天人互泰”源于哲理
天,是广袤空间和其中存在的无数星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即苍穹、太空、宇宙、大自然等。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的一员,形成于45亿年前。物质世界包罗万象,储存着无限的能量和信息,无时无刻在运动变化发展中,演绎一切,兼容万物。据推测,地球上人类起源于500万年前。笔者认为:天地历史,简单概括为,是人类对自身和人类对天地不断认识的历史,是人类与自然关系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发展与人类如何协调处理天地关系的历史。对天地历史的考察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天地自身的形成及演化史;二是天地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发展史。第一阶段纯粹是大自然的原始属性和自然属性,第二阶段从人类的出现并能够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开始,这阶段是人类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的过程。
天人关系是一种先后关系,没有天就没有人类,故天地为生命之母、生命之本、生命之源。《礼记·大学》中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远远先于人类的存在,人因自然而生。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内在创造力,它创造了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条件,创造了各种生物物种的生态系统,人类生存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天人关系的内在同一性和辩证统一性,确立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人类与自然的客观关系,决定了人与天是生命共同体。
天人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从传统哲学理论上说,万物皆有灵性,均具有其本体的价值与意义,天是人格化的自然界,天有经地有义,天也有特殊的“意志”,即“天理”和“天德”等。天与人是互动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制约和人对自然环境的能动是客观的存在,天与人的命运休戚与共,人类要十分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好坏,要将关注大自然的命运放在首位,因为人类命运系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的命运和未来发展。顺天应地人安和!人类要时刻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理性和科学地协调好天人之间这种伦理关系,将道德情怀犹如倾注于自己父母一样倾注于天地。正如《穷通刍论》中所言:“人类对天地父母价值的绝对肯定和最高赞美,就是对自身价值的绝对尊重和最高体现。”人类只有善待自然,自然才会无私地馈赠于人类。
天人互泰是一种实践品格,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的目的和归宿。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和谐至善,贵乎中庸”。“中”是天地之大道、万物之根本,古人对中庸法则推崇备至,被奉为一切行为的圭臬。《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万物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各安其道、各遂其生、各适其所,实现“互安”与“互泰”。“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历史事实和实践证明,人类对天地的伤害,最终会自食其果,违背天地定律的行为,最终受到惩罚。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史告诫我们:在历经“原始─平衡─失衡”三个阶段中,平衡则泰,失衡则殆。当前,人类反思和审视自身的发展方式迫在眉睫、责无旁贷。因此,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进程中,应当自觉地不断调整和修正自身的行为,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论等自私狭隘的观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原则,并要感恩天地之造化,放眼天地,顾及未来,留给天地自身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矛盾关系,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之路,树立正确的天人观,善待同生共存的天地万物,倡导简朴生活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天人互泰”作为理想愿景和目标追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和谐发展。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是人类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以及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人类启迪智慧、反思自身的精神力量。善于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鲜明实质,“天人互泰”哲学理念是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抽象概念,是对天人世界的睿智玄思,它以真实的客观世界为前提,在特定的愿景中摆脱时空局限,遵循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具有抽象性、普遍性、系统性、理论性等特征,在辩证思维中体现独特的实践品格。它与信仰、科学有着密切关系,既是出世哲学也是入世哲学,既有入俗情怀也有出尘境界。它洞悉天人关系和谐规律并进一步使之理论化,着重明确了人类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价值在人类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主要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哲学流派,尤其以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两大流派为主,近代引入并融合了西方哲学。宇宙观以《易经》和老庄的道家思想为代表,其哲学思想是以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基础,以“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则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主张以天、地、道、自然为效法的榜样,服从天、地、道、自然的一切,提倡“无为”、“不争”和“不妄为”,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认为顺天而为则安定祥和,逆天而行则祸患无穷,它从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进一步扩展到宇宙观,要求以达观、宽容、自然、和谐、平衡等理念处理和解决世间的一切难题与矛盾,这一哲学智慧是人类恒久的生存和发展大道。伦理观以孔孟的儒家学说为代表,其哲学思想从以人为本出发,立足于品性修养,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倡导“仁、义、礼、智、信”的处世之道,主张修齐治平,把实现人类“大同”、“大一统”的仁治社会作为理想追求。 “天人互泰”涵及古今哲学理念,笔记对其理解为:天乃人之父母,人孕育于天地“气交”与“互泰”之中;“天人互泰”的前提与基础,是天人之间的相融与相通;“人”必须顺应“天”之法,并以“天”的自然道德为出发与归宿,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人方达“互泰”;“人”之造化,其形态和属性与“天”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天人方可统一;“人”所储存的能量、信息与“天”之能量、信息相容互感,天人方能“互泰”;“人”之生存发展规律与“天”之运行变化法则相应互联,天人方得“互泰”。因此,生命的根本问题,实质就是对自身由来的认知以及应如何恪命践行的问题。
“天道地道与人道,道道融通方成道”(《穷通刍论》)。“天人互泰”是指人类立足于地球和自身视角,仰望头顶无极之“天”,理性思考一切万物与“天”之关联,进而探究其共存互泰之“道”,可谓穷神知化,“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之道阴与阳,地之道柔与刚,人之道仁与义。”其哲学内涵正是道家和儒家哲学思想的一脉相承与融会贯通,它既是理想主义的象征又是现实主义的体现。其一,它包含入世学问。人类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动物本能活动的重要标志在于:人类活动是有意识和有目的的自觉行动,以社会活动的特有方式把握和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如何想象或解释这个世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真正认识和融入这个世界”(《穷通刍论》)。“天人互泰”具有客观性和实践意义,它把“人”融入到整个自然界中,讨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绝非人类中心主义,它坚决反对人类与自然界持对立关系,对那些颠倒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观点予以有力抨击,对唯心地夸大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的言论作了彻底的批判。在天人关系如何实现互泰中明确指出:地球上人口发展的数量与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比例配置要在合理范围内,人类生存状况和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诸要素之间要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不违”、“不过”。其二,它昭示理想愿景。“天人互泰”理念虽然抽象化和理论化,但并非空中楼阁,其描述的情景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一方面它展示了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另方面它也回答了怎么样才能使自然界永恒保持着天人互泰这样的美好愿景。其三,它具有时代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任何真正的哲学必然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引领,它总是以该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作为思考的对象和内容,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或历史转折时期,社会往往出现“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文明危机”和“行为失范”等情形,人类必须对问题作出判断和剖析,及时揭示其症结和矛盾所在,正确指明方向。“天人互泰”理念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无稽之谈,而是在当今人类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是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历史的呼唤与要求。发展也不全然是进步!当下,人类在自我中心主义世界观和利欲观的作用下,为了人口发展、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科技化程度加速,各国之间展开激烈的经济竞争、市场竞争、国力竞争以及科技角逐、军事角逐。因此,人类为所欲为地大量掠夺有限的自然资源,大量滥杀、滥伐野生物种,导致地球现状千疮百孔、地质地貌改变、原始生态破坏、自然环境恶化,诸如水源枯竭、江河污染、水质变异、水土流失、植被减少、森林萎缩、土地沙漠化加速、雾霾和沙尘暴肆虐、生活垃圾大量产生、废气排放超标、空气质量下降、温室效应加剧、两极冰川融化严重、海平面不断上升、不少物种灭绝、自然灾害(地震、火山、风灾、水灾、旱灾等)频发、异常天气有增无减、各种传染病疫横行,再加上食物受污染、大批良田荒芜或消失、粮食短缺等问题大量存在,人类生存环境堪忧,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况,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目前,更危险和可悲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还有增无减,且领域不断扩展,从地表到地下、从平地到高空、从平原到高山、从绿洲到森林、从陆地到海洋、从海面到海底、从地内到地外……。其四,它具有反思精神。反思精神是哲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哲学的本性所在,万物的发展总是呈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过程,人类发展也是一样,只有不断地“向后看”、“回头反思”,才能更清晰、更全面地认识自身以及自身与天地万物间的关系状况,为继续“向前走”明确方向。2020年初,在全球新冠肺炎病毒爆发期间,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托马斯·莱科克查看了皇家天文台的地震仪,结果显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地球变得异常安静了,原因是工厂停工,人们隔离在家里,路上、街上也少了汽车,火车也停了,人类活动已经降低到最低限度,所以地震仪监测到的高频噪声也大大减少。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球其他地震学家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检测自己所在区域的数据,确认全球很多地方地震仪的高频噪声水平都降低了,地球安静了很多。另据报道,当时疫情严重的意大利,由于人们少出门,加上游客数量的锐减,威尼斯运河变得比前干净且清澈了,空气污染也大大减少了。印度也因疫情严重实施全国封锁,恒河两岸工厂全部停工,污染严重的恒河水质大幅改善,部分河段水质已达到直接饮用标准。由此看来,现代人类的一切活动对地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谓大矣!人类文明的未来该静下来深思了。然而,只有天地的健康、生态的健康,才有人类的健康。地球上的人类虽然肤色、民族、信仰、语言、区域、国度等不同,但在同一天地、同一环境下生存发展,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应当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强化依存意识、整体意识、忧患意识,树立共同利益观和共同治理观,共同应对与排除自身在生存发展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坚决反对既不知足知止又不舍身为后人负责的行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穷通刍论》中云:“人类要常做到'理性六思索’:即'思颠上之颠、思宇下之宇、思道内之道、思物外之物、思身前之身、思己后之己’。”因此,具全球价值、当代意义的“天人互泰”理念犹如灿烂之日出,是唤醒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自身、反思自身的哲学之光。
《穷通刍论》中说过:“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并列关系,均具同等意义。谁如果只是为了现在而活着,那么,谁就背弃了过去和未来。前人已为吾辈做出了努力和牺牲,吾辈也应当为后人思虑和奉献一切!”诚然,人类从生存道义上需要有一种为大自然甘于奉献和牺牲的哲学精神,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行为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天的存在可以不需要人,但人的存在却一刻也离不开天,那星体、那蓝天、那空气、那土地、那山川、那河流、那海洋、那森林、那物种……。假使人类不存在了,天还依然存在并将不断进化!故“历史起于天创造人,历史止于人回归天。”
三、“天人互泰”是信仰之纛
信,诚也,不怀疑,崇奉。仰,举也,从人,从印,通“昂”,与“俯”相对。信仰是人对 某一对象的敬仰,是人类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是人类乐意相信的一种心理和行为态度,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和精神力量。信仰虽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意识,但它能时刻警示着、规范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人类如果没有信仰,其行为就会肆无忌惮和无所畏惧,人类要有敬畏之心、虔诚之心才不会丢失自己,不会迷失方向。《穷通刍论》中说:“信仰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了信仰,人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心智和灵魂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人的最大缺失莫过于信仰缺失,人的底线坚守莫过于信仰坚守。”故此,深沉而又炽热的精神信仰,是伴随着人类情感的欢歌、是理性航程的风帆、是飘扬人类灵魂之“纛”。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与祖先是万物和人类之根本。人类初期对自然界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等活动,如拜天地、祭神明,祈求人间风调雨顺、降福免灾等。因此,人类原始的信仰有两种:一种是对天地的信仰,另一种是对祖先的信仰。 后来也有指对某种事物、思想、学说、主义、精神或某人的信奉和敬仰等,将其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信仰的种类大概有:原始信仰、宗教信仰、哲学信仰和政治信仰等。如天主教对“上帝”的信仰、佛教对“佛陀”的信仰,人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人类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华民族对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仰等。信仰与迷信有着本质区别,信仰是人类建立在道德之上的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是社会道德与善恶的最高裁判者和监督者。而迷信则是一种自我执迷的盲目崇拜,是执迷者基于一种避祸祈福心理的非理性和非科学性的言行。
“天人互泰”是一种哲学信仰,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类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它并不完全倚重于激情,更多地蕴含着理性的思想力量,它还承担着对世界的诠释、社会教化和心灵抚慰等功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处理与造物主关系的指路明灯,它满足人类对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最终实现天与人的和谐统一。《穷通刍论》对信仰做出了生动形象的新描述:“信仰,犹如人类常在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区域之间遨游的精神之舟,它总是试图超越未知境界,驶向理想王国”。对于信仰形式的诠释,它还提出了真知灼见的见解:“真正的信仰应不需要任何程式要求,是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解和态度,是明晰人生和活化智慧的精神家园。”
“天人互泰”哲学理念也是一种精神信仰,它包含着自然性、宗教性、人文性等内涵,它如一棵参天大树深植于人类生存实践的土壤里,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它虽然高居云霄,高度抽象,但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它源于生活、关注生活、超越生活并指导生活,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它是人类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理性意识,是对神性的“天”以高度信奉、敬仰的态度,把天人关系的愿景作为人类精神寄托的思想方向,是人类终极目标的理想追求。一、从其对象来说,“天”具有自然性、客观性、整体性、同一性和一元性等特征,人类对其存在的自然状态和变化规律等方面已是坚信不疑、毋庸置疑的肯定与依赖。自古以来,从人类信仰的客体或信仰的对象而言,无不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在从根本上影响和支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天地变化定律和天地变化现象分析,就能做出某些准确的判断与选择。 “天人互泰”涵盖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时空,并延伸至人类精神的最高领域,它以人的最高信念为核心,逐步形成了完美的精神信仰,并唤醒人类为实现此目标应做出不懈努力。 这一信仰是人类意识中对天地运行状态、人类生存状态以及未来结局等的全面审视与反思,是天人关系的自觉体认与主观调整,是人类意志的客观反映。它还体现着人类对自身价值和理想建构的庄严承诺,提振着人类通往未来和对世界终极关怀的独特精神。二、从其主体来说,信仰归根到底是指人类的信仰,它比信念更高一层次。“天人互泰”中“人”是信仰的主体,“人”的内心世界中具有景仰、敬仰、虔诚、感怀等情感因素,突出表现在主体对对象的笃信与敬畏。这一种信仰诉求具有认知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等特征,是人类理想高度的合理追求。三、从其表现形态来说, “天人互泰”不仅有感性的基础,也有理性的推论,它具有先验性和超验性。在人类活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种实践的经验判断,对现实与未来均显示其重要性,它与人类的行为选择密切相关,警醒人类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提示人类应坚持什么和反对什么。这一理性概念在人类意识中升华为一种坚定的信仰,规范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精神导向。如,人无法体验到自己的死亡,却知道自己必然会死亡;又如,人从来没见过上帝和神明、也从没去过地狱和天堂,却坚信其存在。诚然,这一理念对人类的行为目标、行为态度的选择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这一把握蕴藏着最高的精神价值和无尽的图景指向。
大道至简,人类顺着本性自然而然地生存发展,才能使天地万物达到一种“互泰”的良好状态。生命的本质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与其短暂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不如永久拥有丰富的精神信仰。“任何个人物质财富的拥有都是暂短的,惟精神财富体现生命的最终价值!”(《穷通刍论》)。当生命懂得放下的时候,灵魂才真正获得自由,精神境界才得以升华!在一些人“不敬苍天敬鬼神”的当下,“天人互泰”作为一种信仰力量,有着丰润的道德滋养,是人类精神之“钙”、是实现梦想的动力,也是立命安身之本。其理论表达源于人类历史实践活动,它以能动的方式阐释世界和把握世界 ,依靠人类的内心信念选择道德行为,履行人类的使命与责任,启示人类在不断超越有限的现实过程中把握无限与未来,必将验证人类人性的品格与魅力!
四、“天人互泰”是善恶之鉴
“天”字在我国殷商时代已经出现,周朝时期,人类意识中开始确立了有意志主宰世界万物之“天”,对“天”的构建表现在:一、指人头顶上苍茫的空间、自然之天。“天”、“自然”、“道”内涵相同,“天”即自然,宇宙万物各循本性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的总体状态。“道”是对天下万物状态的抽象描写,是一种理念和精神;二、“天”的权威是“命哲,命吉凶、命历年”(《尚书·周书·诏告》)三方面,突出了至上神之“天”的特殊性;三、赋予“天”以道德的意义,“天”被视为自然人性的依据和道德的依据。《尚书·周书》中“天德”一词是指上天立下的道德准则,因为自然规律是公道、公平、公正的,意为天道、公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根本看法。古人认为天人是互感的,天象和世间人事相对应,“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是人类命运及人类吉凶祸福的主宰者和裁判者,人类的善恶行为天地是有所感应的,天、地、人三才各自均有灵性、智力和创造力。故“天之照人,与镜无异”、“为善,天地知之;为恶,天地亦知之”。“天”至高至善、正气坦然、包容万物、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上天监察世间万物及人事的好坏,就以此标准作衡量和评判,《穷通刍论》中曰:“穷通何须问,得失自有因。若问玄中数,天理始为真”。故“天”是赏罚善恶和明辨是非之最高监察者。
对于善与恶的道德评判问题,哲学不能回避对人生和社会的评判,也不能回避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古人独特的“天道观”,以自然而然、无为、守柔、不争等为核心内容和思想价值,将道与天、道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在道与人、道与万物、天与德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人之伦理、善恶等领域。由此而然,善与恶、是与非是对人或事进行道德评价的一对哲学概念,是人们对某种行为或事件道德与否、对错与否的评价、看法和基本观点。一般来说,善是顺理的、正确的,恶是违理的、错误的。也就是说,善恶与否、是非与否在于和谐与否,善的、正确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恶的、错误的则是指违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
孔子《春秋》中“言灾异述天道”的事例充分说明:人类的一切活动,上感于天下应于人。天能明鉴人类的善恶邪正行为,并以灾异谴告人类,使人类反省改过。墨子《墨子》中“天之志者,义之经也”、“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倡导“尊天顺天”的思想,认为违反天意和天理之人,必将受到上天的惩罚。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认为天人相通,相互感应,人的一切言行都在天的高度关注之下,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推天道以明人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如《商史》、《韩诗外传》、《汉书》、《史记》、《明史》、《清史稿》等均有“天人感应”的事例记载。“天与人相通,犹如形与影、气的关系。为善之人,天报以福,为恶之人,天报以祸,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理。此外,《穷通刍论》中也有善恶因果真实事例的论述。
《穷通刍论》中有述:“不认识规律是无知的,不利用规律是愚蠢的,不尊重规律是危险的,不遵循规律是可悲的。”可想而知,“规律”是一种明辨善恶是非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蕴藏着神圣的智慧,在儒释道的思想体系中,均有敬天顺天之说,人们追求一种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这正是“天人互泰”哲学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对于善恶是非的哲学思想,儒释道三家有关做人的准则各有阐释。儒家: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佛家:积德行善、众善奉行、五戒十善、放下自在;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守柔不争。儒家思想认为,天至高无上,不偏不倚,具有同一性和普遍性,人性与天是相通的,人性是由生生不息的天赋予每个生命而形成的,人的德性是通向天的唯一途径,“仁”是天地之德,是人与天的最高统一。人还必须敬畏天,人对天的敬畏是对人自身生命的感恩与回敬,坚信天的创始力、主宰力、明辨力和赏罚力,人对天的虔诚与爱护是一种神圣而崇高的感情。佛教是尊重自然、尊重苍生的学说,从其教义和戒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与实践。它把生命状态分为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两种。人与动物等属于有情众生,植物及天地属于无情众生。对有情众生的态度是平等和报恩,对无情众生的态度是爱护和珍惜。强调因果报应与循环,天人关系中重点在于人的一切活动,而不在于外部世界,“天灾人祸”中侧重于从“人祸”中查找成因,要求人通过不断的自省达到改恶向善,实现天人和谐的共生不息。慈悲精神贯穿佛教生态智慧的始终,当人类用慈悲的眼与心对待天地万物的时候,就会领悟到因为众生成就了人类,人类理所当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道家思想是以“道”为最高的哲学研究对象,以“天人合一”为宗旨和核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其“齐物”观点,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人的思想、行为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其“无为而治”的主张是指不妄为、不乱为、不滥为,是针对逆天而为和胡作非为等行为提出来的。三家学说的中心思想均是导人向善,要求人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宇宙规律。人若遭遇灾难,儒家、佛家、道家的理论解释均是一致的,均认为是天人互应、因果必报,人唯修德向善、改变言行才是消灾解难的根本途径。传统文化要求重视人文主义思想的约束和个人修行,以天道喻人道,要求凡遇事多从主观方面查找原因,不必过分自我、过分执着、过分狂妄和过分贪婪,对自身本能的“自由意志”要有所约束、有所监督、有所矫正,只有做到顺天乐道,才能安身立命。
《穷通刍论》中道:“天地明善恶而不语,造化定福祸而不议,四时知吉凶而不说”。认为宇宙间最高的道德形式是“天理”,因为自然规律大道无亲,人只有顺应天意正道,才能获得上天的庇佑,否则,必然会遭受上天的惩罚。笔者认为:“对天理的肯定就是对自身的肯定,对天道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敬畏之情,绝非外力所强加,而是发自一颗道德之心!” 天道大善、天道大爱。庄子曾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人类所拥有的,皆天地所赐,天为万物及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人类要有敬天、畏天的思想,懂得感恩与善待。因为天对人类的关爱是有尺度的,人类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与人类共生同存的物种应倍加珍惜和保护,不能为所欲为、贪婪无止地掠夺和侵害,否则必遭大自然的惩罚。
万物皆互动,万物皆因果。“人不负天,天不负人。人若负天,天必负人。”顺天而行者必昌,逆天而为者必殃。“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宇宙的本源与构成,也是万物的主宰者,杳冥中创造一切、演绎一切、改变一切和解决一切”(《穷通刍论》)。“天人互泰”的哲学观点是人类的德性追求,它顺应天理人道,对人类社会不断致力追求实现高度文明,倡导和实践善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构建和健全友善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均有着深邃的理性启迪。
五、“天人互泰”是智慧之花
智慧是人类拥有的一种高级创造的综合能力,包括感知、认知、理解、联想、逻辑、计算、思考、辨析、判断、总结、升华、选择、谦逊、包容、反思、探求真理等能力。智慧概括为人类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智慧更好地体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类思维系统(智力系统、非智力系统、知识系统、方法与技能系统、观念与思想系统、审美与评价系统等)蕴育出的绚烂之花。
《周易》中之“三才”,即天人关系,天对人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即天道赋予万物与人各有不同的性命,人作为“天之骄子”有其独特的智慧;人对天是“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即人在天地万物中负有神圣的使命,认识和把握天道,完成人之所以为人之性。生命源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自然哺育着生命也制约着生命。人类的存在发展,在自然界中受自然规律和自然必然性的支配,在本质上并无异于其他生物之处,必须像其他生物一样与万物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维持生存。对生命存在、本质和意义的揭示,决定着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方向定位和生存态度、生存方式等。充满智慧的生命必定对其存在本质及意义的清醒思考与担当,生命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人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大自然给予的一切,而总是向着可行性的目标行进。对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的看法,笔者认为:生命之尊严与伟大,归根到底在于其应对所处生存环境的理解和把握。《穷通刍论》中说:“人类的智慧,一是实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二是振作自身精神的高贵。”
生命的本质在于其自然性与社会性,生命的现实关系体现其与宇宙万事万物的全面关系。“天地之性人为贵”,首先,人是一个有智慧创造的存在体,人在生存中要体现着自身的价值,人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应负有应尽之责。同时,人也是一个有梦想追求的存在体,人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上帝”赋予的现实,而总是朝着理想性的彼岸努力迈进。人类的智慧力量就是不断超越现实的追求、超越有限的无限追求、超越具体的整体追求。“天人互泰”哲学观点的提出,是基于对人类现实境遇的沉思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期待,它提醒人类在不断实践中觉醒,也为促进人类在生存发展中,不断摆脱各种主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局限性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略。
“天人互泰”首先阐明了天与人之间存在的客观逻辑:“天地开而育万物,万物健而育男女”(《穷通刍论》)。然后表述了天与人关系的情景态势:“互争互害则'否’,互利互善则'泰’”(《穷通刍论》)。它守正创新,从传统哲学文化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思想内涵丰富多彩,广涉和旁及了物质和精神的各个领域,其基本思路在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肯定了天与人存在的历史关系与可延续性。“天人互泰”中的天人关系,是一对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关系,天与人、人与天是互动的双向度关系,两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天”作为主体而论时,它是一个自然循环的生态系统,其存在于客体意志之外,具有不以客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体的需求来说,其作用与价值要么是正面的,要么是负面的,要么是大的,要么是小的,其显现状态与客体的实践和智慧有关。人的价值存在,也在于作为一种价值客体,既有物质价值也有精神价值,对“天”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人的活动如果有利于天或不损害于天,人则具有正面的价值和意义,反之,则是负面的价值和作用;人作为主体而论时,人是“天”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其生存过程必须服从于“天”,人的主体性和本质力量在对客体的实践中获得,通过生活实践这一纽带,天人之间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天与人如果无关,不通过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来,它只是虚空的自然存在,也不成为有价值的客体。人作为活动主体,可以发挥自身的智慧和借助科学技术等方法,懂得并善于与“天”沟通和交流,对客体能动地进行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利用和改造,使其自然属性变为价值和意义属性,实现人对天的最高价值,这也是生命智慧的极致体现。
生命智慧也是生命哲学。德谟克里特说过:“医学治好身体的疾病,哲学则解除灵魂的烦恼。”赫拉克利特指出:“智慧就是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马克思也说过,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因此,笔者认为:“天人互泰”生命智慧是对哲学的持久激情和思考。一、它并不是提供某种现成答案和具体知识,而是不断地启发后人,推动人类思想升华发展。它回答了关于天人关系最普遍的问题,表现为一定的思维形态,显示一种理论与逻辑的力量,具有高度的思辨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二、它的魅力源于人类对未来“抑制不住的渴望”,这对人与自然关系追根究底的沉思,是一种洞达生命本质意义的渴望,是促进人类未来发展并提升人类思想境界的渴望,并熔铸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的深远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评判、对人类眼前境遇的焦虑、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期盼。因此,它不是超然人类实践之外的玄学,也不是冷冰冰的僵死逻辑,而是智慧的结晶;三、它体现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与探索,生命存在的特殊意义是善于思考和吸取教训,并养成用智慧的眼光看待自身及周围所有的一切,它不是枯燥的条文,也不是现实的结论,而是对人类未来生存发展根据的追问,是对人类进步尺度和活动方式的考证,是对人类习以为常的认识和观念的质疑,是反思的智慧、怀疑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超越的智慧和创新的智慧,从而推动人类思想解放和文明进步。
《穷通刍论》中总结和概括了“天人十大辩证关系”:即必然与偶然、绝对与相对、原因与结果、主动与被动、客观与主观、永恒与瞬间、无限与有限、不变与万变、无私与自私、有常与无常等关系。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客观存在,包括生命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矛盾、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矛盾等等。但是,从人的思想本性要求,人的意识还要用精神思考的形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其精神首先要求以思维的形式抽象地解决这些矛盾,这就形成了天人关系的理想追求和哲学智慧——“天人互泰”。从哲学思维的特性来说,它是一种超越有限的无限追求、超越具体的整体追求、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这一追求既折射现实又照见未来,赋予了现实的最高价值和未来的最高意义。人的理想作为人的精神表达方式,其愿望要求源于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矛盾性,因为人与天的关系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无非就是不断将人的追求目的变为现实的过程,人能根据自己的生存变化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告诉自己现在怎样,将来应该怎样,这就是人的智慧所在,这种智慧活动在于如何协调和解决天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生命智慧在于指向未来无限可能性的理想追求,它是人的生活本质和根本目的,不是空想或幻想,是依托着实实在在的客观实践,既拥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又超越现实,从而不断向着未来的终极目标靠近,与人的实践活动保持历史性和延续性的统一,展现着面向未来的无限性。因此,天与人的关系要达到“互泰”,人类务必树立“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哲学思想。“存天理”就是存善,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存天理,灭人欲” 是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需要。笔者认为:人类要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品格,在推究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原理上,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去掉和减少不必要的人欲。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与适度的欲望均符合“天理”,也在“天理”的范围之内,“天理”包括道理、公理、常理、情理、规律、秩序等,它是人类仁义之心、恻隐之心、关爱万物之心;“人欲”是指超出了人类生存发展基本要求的欲望,它是人类自私之心、利己之心以及不顾后患之心。“君子乘物而不徇物”!人类倘若失去了自控能力,就否定了自己的智慧,就驱逐了自己的灵魂,人类的生存就会降格为其他动物式的生存。所以,人类以及每一生命个体必须具有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等辩证思维以及认识自己、自知之明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等生存智慧。总之,人类智慧有着感召精神和灵魂之魅力,人欲知止则天灾自减,人欲适度则天人互泰。
当下,浪费现象处处可见,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古人早就认识到人类需求的延续性、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先贤说过的:“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就是这个道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节约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据有关研究结论表明:当前,资源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正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减少;地球现存的石油储量不足2亿万桶,可供开采时间不足百年;到2025年,全球约将有2/3人口用水紧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2370立方米,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人均量的一半。同时,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沙化面积、草原退化面积等也在不断扩大。在自然资源日渐减少甚至濒临枯竭的背景下,要求人类必须有节制、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从资源代际公平利用的角度看,恣意挥霍浪费、无节制开发,无疑是断绝后人之路。所以,只有大力弘扬生态道德、构建生态文明,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周期,才能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造福子孙后代。而在现实生活中, 资源浪费,比比皆是,浪费现象随时随地可见,数不胜数,诸如:不少地方盲目兴建的“新城”和“新开发区”变成了“空城”、“鬼区”;一幢几十层高的商品楼,竣工多年,入住人家寥寥无几;一户几口的人家,长期占有和闲置着多处地产或房产;一套两三百平方米的房子,只两三口人常住;一间能容纳七八个人的办公用房,仅一人占用;一辆可坐四五个人的豪华小车,只一人常用;一台大型电视机、空调机或电冰箱,仅满足一人之需;一柜高档的衣服物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从没用过;一次普通的感冒病,要购买一大堆药,医生每出手就用大剂量的输液,对病者过度治疗;从会场收回的矿泉水瓶中,半数以上的瓶子还有剩水;机关单位的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时常可见;各式各样的宣传单张,大街小巷随派乱扔,俯首可拾;许多地方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和重复建造工程等。此外,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虽然提倡“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等方针,但社会经济发展只依靠资源的大投入、高消耗,走粗放式经营、简单式发展的方式的情形并没有彻底改变,人们往往采取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等急功近利的手段,以谋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因此,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若继续如此下去,人类社会未来的景象将难以设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极具必要性与迫切性,它对于如何应对资源日趋紧缺的现状,改变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加快社会转型升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手段,规范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在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如:每年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响应、参与的“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熄灯一小时)”等全球性环保活动,就是一个节约资源、爱惜家园的具体行动。现实生活中,餐桌上的浪费,也触目惊心。据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佳肴美酒,数量巨大,难以统计。一些单位或个人的接待和宴请,餐桌上的浪费,常有“吃一半,倒一半”、“一桌酒席,百姓一年伙食”、“一杯酒一头牛,一顿喝掉一层楼”等现象的出现。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性、面子性、攀比性的各种浪费,有的“未富先骄”、“打肿脸充胖子”,有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与过去的年代相比,我们的生活条件确实好多了,但在讲排场、摆阔气、比奢侈、大浪费之时,请不要忘记: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的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的低保人口和无数的弱势群体;我国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我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百位之后。且看,经济发达的欧洲各国,浪费行为都是受人们厌恶和鄙视的,因为无论是谁所浪费的,都是社会的共同资源和财富。从全局和长远而言,我们没有任何值得骄傲和奢侈的理由。“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今天,我们反对铺张浪费,不仅是因为国家和人民还远未达到富裕的程度,更是因为勤俭节约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传统美德,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传家宝。林林总总的浪费行为,除了是生活习惯、社会风气等原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须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文化教育领域中去查找。一个浪费盛行的社会,是一个将要走向沦落的社会,既不能说明其经济发达,也不能证明其繁荣富强,更不能造就真正的现代文明。古往今来,在餐桌上节俭的事例不胜枚举。明太祖朱元璋,饮食上十分简朴,每给皇后做生日时,只用韭菜、红萝卜、小葱豆腐汤等清淡菜式宴请群臣,且约法三章,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康熙皇帝说过:“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可见,他是把饮食生活和道德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光皇帝生活上从不奢侈浪费,规定自己每餐不过四样菜;孙中山的饮食向来简单,他不吸烟、不喝酒,就任大总统后,也从不搞特殊,每餐依旧是一些粗劣素菜或蔬菜之类的食物,接待客人用餐也不例外;毛泽东一生清廉勤俭,艰苦朴素,粗茶淡饭,他要求亲属和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为国人做出表率。反对浪费,力戒奢靡,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反复昭示,这一美德永不过时。当代浪费,折堕后世!浪费之人,其益于己乎?其利于他乎?然则,人必诽之,众必恶之。节约无小事!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时,应恪守适度、合理、必须、可持续等科学原则;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小时、一块煤,少用一块地、少占一套房、少砍一棵树、少杀一次生、少吃一顿肉、少喝一杯酒、少吸一支烟……
纵观人类历史,二十世纪中叶之前,饥荒和战乱是人类的两大心头之患。二十世纪中后期,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两大突出主题。而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的主要议题和问题又该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应当是人类两大迫切议题。如何科学解决好'资源有限’与'人欲无止’的矛盾,如何妥善处理好'天灾’与'人欲’的关系,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进程中首要的哲学问题。”过去,人类能够成功地消除了饥荒,很大原因在于人类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不断提高。然而,人类却难以知足,在不少人还认为物质决定幸福的时代,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并没有控制和把握好“度”,生态环境被人类自身的行为和力量所破坏,并引发了“质”的改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类应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常态下,自觉地把握和节制自身无止境的欲望,在“天理”面前,不能让“人欲”横流,尽力减少和避免天对人的惩罚,任何时候都要将生态环境这个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保护好。“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天人互泰”理念与我国传统哲学智慧是会通的,它从天人整体观出发,顾全大局与未来,是对当代自然环境严峻形势下的有力回应,是对目前人类只顾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无知行为的有力的批判,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迫切要求。“天人互泰”理念实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互泰”就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人类发展到达了一定的阶段,要以保护性的循环发展方式取代破坏性的上升发展方式,要从量的发展追求改变为质的发展追求,其理念是体现以新的发展方向为统领,这对于人类未来实现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可持续发展”这一命题,早在1972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上被正式提出,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也有阐述,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也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转变的历史进程,要求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与环境的有限负荷相适应,从而保证人类获得最大限度的整体利益,并拥有更理想的生存环境,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划时代纲领,是人类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重要里程碑。
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大自然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但人类在其中也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其变化方向和趋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就能实现天人关系的恒久互泰。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诚然,发展虽是必然的,但一定要走科学发展、万物“互泰”发展之路。“忧近忧远忧天下,乐己乐人乐苍生,这是人类应具的忧乐情怀与哲学精神”(《穷通刍论》)。人类智慧中,除了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发展之外,还要与外部客观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思考对象,这样,其必然交织着肯定与否定、取与舍、善与恶等复杂的矛盾关系,人类只有在反复思考和比较中才能做出最优的选择。目前,在生态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态下,人类发展应从对自然资源的大量索取中解脱出来,从对物质财富的不断追求中移除出来。人类在觉醒中应扭转本末倒置的关系,选择素简主义、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不要被物欲所迷惑,将“应有尽有”的浪费模式切换到“按需而用”的节约模式,避免造成自然资源大量浪费的可悲现象。诚然,资源“随时可用”始为本,物质“任意挥霍”终是末,“天地关系若然失衡,千万别因为人类”(《穷通刍论》)。人类的修行在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智慧,不断认清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在安乐中树立忧患意识,摆脱愚昧,防止一意孤行,用合德合理的实践方式避免天灾与人祸,努力营造“天人互泰”的理想愿景。
人类生存发展于同一星球上、同一天地中、同一长空下,是同一共同体、同是一家亲,全球人类应同舟共济,充分发挥智慧的力量,为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愿望而不懈努力。《穷通刍论》中说:“只要人类认为这个世界还值得活下去,那么,这个世界就一定会被改变!”深信:智慧之花必将在灵动和璀璨的人类生命中绽放!
六、“天人互泰”是天际之魂
人类仰望天际夜空,浩瀚宇宙,星光绚烂,有无数的天体及星体悬浮其间,循着各自的运行轨迹有序旋动,它们之间,永恒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在无限的时空中,相望互动,相安互和,这就是星际文明之图景。人类文明,是人类在对物质世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合乎事物本质规律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可以说,文明是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自然行为以及人类合德行为构成的集合。
魂,是指万事万物中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核心因素,是事物内部的本质属性。《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因此,“魂”是万物的初始本原与自然规律,是万物的平衡关系与和谐法则。
茫茫天际,从先后次序、因果关系而言,没有星际文明就没有地球文明,没有地球文明也就没有人类文明。人从自然而来,非自身所有,人与天是生命共同体,宇宙也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其奥秘体现在具有自我调节和相互平衡的功能,其灵性体现在某种律法的互相制约和对这律法的各自恪守。这种律法,便是星际文明的契约,是由冥冥中的“上帝”拟定的,是星际文明之“魂”。
这“魂”,是人类及万物生生不息和无穷延续的命脉,笔者将其命名为“天人互泰”。“天人互泰”作为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是立足于人类视角的遥远思考,将天与人的辩证统一关系推及至苍穹中的星系之间、星体之间、天地之间、万物之间的关系。从物理学而言,宇宙各星系、星体的诞生、形成、演变、分化、排列、组合等环节历经了非常漫长及错综复杂的过程,其体积、质量及储存的能量、信息等数据已从稳定状态到守恒状态,是一个有序、和谐、统一的运行体。人类只能顺应它、利用它、敬畏它和保护它,绝不能为所欲为地破坏和掠夺它,否则,将得不偿失。早在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根据外星所储能量的不同数据,设想了星际文明等级的划分:一级文明(母星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二级文明(行星系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三级文明(恒星系文明)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而为其所用。笔者从人类的理性诉求出发提出“天人互泰”的观点,视它为人类的终极追求,是一个包罗万象、寓意深远的哲学概念。它既蕴含了人与天、人与人的辩证关系,还涵盖了“天”所囊括的星际之间的秩序关系,而彼此间的关系只有达到“互泰”,才能建构人与宇宙万物以及星际之间的平衡、和谐与共存。
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认知、不断摆脱愚昧无知,走向理想、科学和文明的历史。科学使人类从无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揭示了越来越广阔和深邃的未知世界,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方法,科学之光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然而,人类迟早会明白,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恩格斯曾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地球在45亿年的沧桑历程中,演绎的人类文明何曾只是当前的一个?那么,史前的文明为什么会消失呢?值得人类探究与深思!在一些人认为“上帝已老”的今天,“天人互泰”的哲学理念,对人类社会不断致力追求实现高度文明,趋利避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我们现实中建构健全有序的各种关系,有着深邃的理性启迪。而对于处理未来的星际关系,天人互泰理论同样具有建设性的预期方案,悟出了星际关系的永恒纲领。类无贵贱,万物不分彼此,不可对立、不可相伐、不可相害,世间万物都不是全能的,只能发挥其使命中相应有限的作用。例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体,月球的存在对于地球生命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20世纪90年代,美国、苏联两国的一些科学家为了某种目的,设想使用核武器将月球摧毁,刻意破坏和改变地球的运行法则与生态规律,这一公然违反天规、置天道于不顾的极端提议真是异想天开、令人发指。正如《穷通刍论》中说:“大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类若不懂得珍惜与感恩,那么,大自然很可能会做出重新的选择。”“天人互泰,方存浩长”,假如有一天,地球人如发现了地外文明、也无论移居到别的星球,又或是外星人以任何形式来到地球,地球人也应想方设法主动与外星人建立彼此间的友好和谐关系,实现互存互容、共享共赢。而处理人与天的关系,则应融入人类发展的“开放、包容、协调、共享”的主旨,实现天人互存、互动、互善、互泰。当下,人类对外星文明的看法还众说纷纭,但不管如何,人类在没有发现其他星球能代替地球之前,还是别无选择。因此,呵护好地球这个家园是人类目前的首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天人互泰”理想愿景的必然前提。
综上所述,“天人互泰”从“天道”出发,归宿为“人道”,它作为一种科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以人为本到通观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面向未来、明确方向、把握本质、顾及全局的核心价值理念,形成了一个具时代特色和全球意义的崭新课题,它对于指导和改善人与天、天与人以及星际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行之有效的方略。天容万物而不厌,以其广阔无限的空间,揽地球、人类以及人类之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无数星体于内。相对于“天”,万物皆可解释为“天”内独立运行的“星体”,彼此便构成了“星际关系”。为谐调这个关系,中国古人的哲学智慧曾总结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天人互泰”则是在“天人合一”之上的升华创新,它立足于人类自身,着重人的主观能动与创造,强调了人类的智慧和一切科技手段,为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相安做出了理性和神性的思考。
“道始虚无,魂归自然”。理性源自人类生命自我救赎的本能,神性源自“星体”光芒背后无形的法度——那一种无穷的不可抗拒的力量,那一种至高无上的号令,那就是“魂”。它化作特定的星辰,在那浩渺的视野中,在无处不在而无形的“魂”的引领下,洋溢着一种对宇宙万物的关爱,运行于人性的“星际轨道”,在生生息息中践行着“天人互泰”精神体系与生存态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