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系姐解读陈公《原生家庭》之:原生家庭与自我成长的16个关键

世系姐解读陈公《原生家庭》之:原生家庭与自我成长的16个关键

作者: 方所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23:59 被阅读0次

    晚上好,这是世系姐第0016篇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

    今天的文章篇幅相对比较长,但还是强烈推荐。

    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陈公的作品——

    《原生家庭》

    “幼时的我们实在太弱小了,必须依赖他人才能实现生存与安全的联结,而他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没有人是没有创伤感受的,这种创伤来源于个体的感知、感受、感觉和对事件的解读。”

    ——陈公

    先献上内容目录:

    00心理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01成长背景中哪个部分最关键?

    02 孩子的心理黑洞从哪里来?

    03我讨厌父母的作风,为什么成年后还是变成了TA?

    04 我们的择偶标准最受什么影响?

    05 原生情结是怎么在生活当中呈现的?

    06为什么心理情结会恶性循环?

    07夫妻双方应如何巧妙应对彼此的原生情结?

    08 心理痛点一般分为哪几种?

    09 为什么会形成心理痛点?

    10 如何识别心理痛点?

    11内在誓言通常有哪些?又是怎么来的?

    12内在誓言是在成就我们,还是毁灭我们?

    13应对心理黑洞的2种错误的方式

    14家庭内部存在较大矛盾时,孩子应如何应对?

    15 如何彻底走出原生家庭的心理黑洞?

    第一部分 心理黑洞的形成机理

     

    00心理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黑洞的形成

     

    先看书里的这段话。

    个体在社会化的原生家庭中所参与、观察、经历的原生事件,被以符合自我需要的方式解读并打上标签后放入情感记忆里形成原生情结。原生情结里面对个体成长极具破坏力、影响力的事件,被个体视为心理痛反射点隐藏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当个体心理痛点被外在触碰和自我调出时,就会催化出不同阶段的内在誓言,内在誓言或受挫或实现后的个体经历反向丰富了“原生情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黑洞。

     

    书中的表述颇为抽象,我们可以结合上图,用更简单的逻辑来理解——

    “成长背景”就是“心理黑洞”的源头,童年经历的那些引发强烈情感的事件,被打上标签后放入情感记忆当中,形成“原生情结”后,一旦创伤记忆被唤醒,“心理痛点”就会隐隐发作,疼痛逼迫我们暗自在心里发起“内在誓言”来避免痛苦,这种坚定的信念在和现实碰撞的过程当中,要么被打击,要么被强化,然后这些经历再次被放到原生情结当中,“心理黑洞”开始了它的恶性循环。

    如果还不能理清其中的逻辑,世系姐建议你多读几遍,接下来会具体展开这些相对抽象的概念,结合生活当中的事例进行解读。

     

    01成长背景中哪个部分最关键?

    “成长背景”这个词我们不陌生,一般涉及到我们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受教育经历。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

    之前的文章《原生家庭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提到,我们这一生需要建立各种关系,包括人际、婚姻、亲子关系等,而这些都会借鉴我们最初的关系模式,即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此外,成长过程中那些具有标志性的、能够激发我们强烈痛苦或喜悦的经历,直接塑造了我们性格特征和人生选择,并会以各种形式在未来反复出现。

    02孩子的心理黑洞从哪里来?

    上文对心理黑洞的描述可能颇为抽象,实际上我们可以换一种简单的视角看。

    每个孩子在幼年时都有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就是对爱和安全感的渴望

    一旦这种需求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满足,他长大之后就会把这种需求转嫁给其他人,用依附或者控制的方式对外索取,从而自我补偿,形成心理黑洞区。

    那些在幼时被剥夺爱、或遭到否定、或被虐待的孩子,在成年后,越发依赖父母的肯定或权威的认可。这种存在感和自尊感的匮乏在心理黑洞里一直被放大,永远填不满。

    03我讨厌父母的作风,为什么成年后还是变成了TA?

    如果我们憎恶父母一方,那我们很可能会吸引和他们一样特质的人,或者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比如,你从小就恨父亲专制,成年后你会吸引同样专制的人到身边,另外一种细思极恐的可能是,你会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专制的人。

     

    心理学揭示,我们会成为我们所憎恨的,或是显化我们所憎恨的,反之亦然。

    但我更愿意从力学的角度解释,在力学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我们称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正是由于有了推力,拉力才会同时存在。

    对父亲的憎恶恰巧形成了一个作用力,此时反作用力使我们更容易吸引同样特质的人到我们身边。

    04我们的择偶标准最受什么影响?

     

    答案就是我们的父母,在择偶标准上,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当中的模板,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1)假如你内心抗拒自己的异性父母,你会按照完全和他完全相反的标准来塑造自我以及寻找伴侣。

    打个比方,一位女儿从小看到自己父亲处事能力弱,在生活中也处处受到他人欺侮,她内心排斥父亲的懦弱,她长大后进入自己的婚姻,要么,她反向塑造自己成为一个强悍的人,要么,她就会找一个她认为很强势的人做丈夫。

    2)假如你的父母有严重的缺陷(酗酒/犯罪),你长大后可能会找具备同样缺陷的伴侣。

    比如美国一女子嫁给了囚犯,仅仅是因为她的父亲是个“坏蛋”,童年时她希望改造爸爸,让他好好爱自己,然而她失败了。成年后她再看到一个特别像父亲的混蛋,就自然心生摇曳,因为她再次拥有了可以改造一个坏人的机会。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强迫性重复”,借由和童年熟悉的人事得到再次闯关的机会,当人回到类似第一次受伤的状态或情景时,总容易得到深入而彻底的医治。因此,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很可能意味着危险,因为你将重复过去的灾难。)

    3)假如你因父母离异而害怕被抛弃,你很可能会找比自己条件差很多的对象。

    比如父母从小离异的女孩子,因为母亲不得不做几份工作养家,而没得到足够的照料,便会暗自下决心——决不要被人抛弃。因此尽管这个女孩子品学兼优、外在条件也十分优越,找对象的时候也总是会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

     

    05原生情结是怎么在生活当中呈现的?

     

    成长背景中,那些带有强烈情感的原生事件和情绪,被视为我们的“原生情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些情境或事件的反应超乎寻常,尤其当情绪特别强烈又一再出现的时候,说明情感记忆里一定掩藏着“原生情结”

    好比妻子一提意见丈夫就炸毛,不一定是因为丈夫专权顽固,相反,他内心很可能脆弱并且缺乏自信,只是父母从小的苛责使他对批评和指责十分敏感且易怒,哪怕只是平常的建议。

    原生情结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通常是通过心理痛点来呈现(下文会展开)。

    此外,原生情结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反复出现。

    区分开哪些情绪是针对过去的,哪些又是现在的,不要把过去对父母的情绪掺杂进来,投射并发泄在亲近的人身上(尤其是伴侣),才能避免原生情结愈演愈烈。

    06为什么心理情结会恶性循环?

    在婚姻中,常有一方会莫名其妙地被另一方激怒。尤其是在吵架的时候,双方似乎迫不及待地要摧毁对方的心理防线,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总容易踩到雷区,也因此最伤人。

    通常有一句话几乎对所有人都起作用,那就是“你真没用”,这句话几乎对每个人都起作用,承载着我们被父母苛责讥讽的痛苦记忆,对崇拜权威和力量的男性而言更是如此。

    一旦配偶无意间说了“你真没用”,不管是基于什么样的语境,用什么样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去表达,都很可能使我们像触电般暴跳如雷,小题大做,甚至会故意触怒对方意图报复。

    不幸的是,这种不检讨自己的心理情结,只怪别人触碰了自己的心理痛点使自己生气的现象,在婚姻当中比比皆是。

    这样一来,婚前与原生家庭的旧情结尚未解开,现在又与伴侣互相伤害,制造新情结,新仇加上旧恨,严重破坏夫妻之间的感情。

    双方冲突愈演愈烈,由此陷入心理情结的恶性循环。

    07夫妻双方应如何巧妙应对彼此的“原生情结”?

    “原生情结”是夫妻双方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带入的不同理念和规则,不管是与何人结婚、在何时结婚,心中的新旧“情结”,永远都会跟着他。

    但只要具备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能够对双方的模式进行修改取舍、转化创新,就能达成彼此适应的1+1=1的舒适规则。

    我们可以学着在新生家庭里聪明一点,多什么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妻子受够了原生家庭当中父亲的急躁和专制,丈夫就多给她一点温柔和耐心;丈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不够,妻子就多给他一点欣赏和尊重......

    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有一句话我感触颇深:“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

    如果说成年后我们还有机会医治幼时内心的伤痛和情结,那么途径便是借由和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重新获得和过去和解的机会。

    但如果双方都逃避自己的心理黑洞,又不愿意帮助对方走出心理阴影,总是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地僵持不下,关系就只会因互相伤害而日渐恶化。

    只有夫妻双方都应该放下愤怒和偏见,真诚地自我觉察并体恤对方,才能从父辈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这个“原生情结”中剥离出来,组建一个和谐有爱的新生家庭。

     

    08心理痛点一般分为哪几种?

    原生情结里面对个体人格成长极具破坏力、影响力的创伤事件和心理,被个体视为心理痛点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并尽量避免向外界袒露。

    类似像“怕被冤枉、怕被冷落、怕被指责、怕被轻视、怕不公平、怕被欺骗......”,这种能够引起愤怒或恐惧的情绪都可以被称为“心理痛点”

    对某些人来说,心理痛点可能是自己身上的某个“致命弱点”,比方从小被父母标签化的懦弱性格,这类人成年后常带有很负面的自我评价;

    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心理痛点可能是某个具有创伤记忆的事件,比如小时候遭遇霸凌或者情感忽视,这类人成年后会比较恐惧甚至排斥亲密关系,并且疏于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心理痛点来自于他们痛恨的教育方式,就像于谦在录《十三邀》节目时提及他因从小被过分管束,导致成年后很抗拒外界的束缚。

    09为什么会形成“心理痛点”?

    前面我们谈成长背景,事实上所有的心理痛点都来源于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壤,即我们的成长背景。

    打个比方,一个从小看见母亲用泪水操控父亲的男孩,长大成家后看见妻子落泪,非但不会产生爱怜之心,反而会情绪过敏,启动心理防御机制,甚至会指责妻子,以避免被眼泪操纵。

    因为眼泪在他的成长环境意味着道德绑架,而非痛苦情绪的自然流露。如果她的妻子无法理解丈夫的成长背景,那么大概率会把他定义为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在由多元事件组合的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存在的,当下使你产生强烈情绪的人和事,早在过去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只有从前因后果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人类变幻莫测的情绪反应机制。

    10如何识别心理痛点?

     

    识别心理痛点最清晰的信号,就是那些别人一旦提起就会使我们跳脚的点。

    这些心理痛点在我们内心设置了一套特殊的心理程序,一旦别人说了某些话或做了某些事触碰到雷区,这套方程式就会开始运算,从而产生某些过激的情绪或行为反应。

    日常生活中,每当自己对某些事或情境产生超乎寻常的情绪反应时,就要加以留意,尤其是那些特别强烈又一再出现的情绪,很可能就是你的心理痛点。

    这种反应的背后一定有原生事件。反应的背后,不只是事件本身,更是背后的伤痛回忆。

    生活中有很多情况是我们把过去和现在混淆了,以为过去的事情再度发生,其实,在你身边的人只是碰巧触发了你的心理痛点。

    11内在誓言通常有哪些?又是怎么来的?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感受(心理痛点),在被触碰时会催生出不同阶段的“内在誓言”(决心)。

    这些内在誓言在对外碰撞的过程中要么被实现,要么遭遇挫折,这些经历反过来会丰富了原生情结,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黑洞。

    比如从小父母离异的女孩子,在经历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因此没人照顾自己的童年,之后便做了一个决定——决不要被人抛弃。

    因此尽管这个女孩子品学兼优、外在条件也十分优越,找对象的时候也总是会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

    此外,并非所有的内在誓言都是在原生家庭当中形成的,有时也来源于外在的环境和事件。

    比方孩子从小看到某些政府的贪污行为给老板姓造成的苦难,会在心里暗自立下誓言:“日后就算当官,也绝不能当贪官!”


    12内在誓言是在成就我们,还是毁灭我们?

    内在誓言是人生某一阶段的观念和信条,是通过外在誓言来实现的。外在宣言则好比方法论,通过外在的所作所为来履行内在誓言。

    内在誓言用以指导自己近一段时间的创造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驱动力,通过一个人的内在誓言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成长轨迹。

    此外,它常对当事人的待人接物和人际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内在誓言不见得一定是坏的,只是它的指导意义通常是阶段性的。

    也就是说,它也许曾在过去人生某个阶段保护我们免受伤害,但如果一直陷入内在誓言当中,就容易形成执念,甚至会让人失去理智的判断,反而成了阻碍。

    我们周遭的生活环境和面临的人事在不断地变动,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转变自己的思维以适应新境遇。

    第二部分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心理黑洞

    13应对心理黑洞的2种错误的方式

    先讲一则影子的故事。

    猫先生和猫小姐都非常讨厌自己的影子,为了摆脱自己的影子,他们各自的解决方法是:猫先生选择永远闭着眼睛;猫小姐则永远呆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这样就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了。

    面对原生家庭当中的心理黑洞,大多数人都会因痛苦而选择逃避,通常的解决方法有2种——

    一种是像猫先生一样,把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面事件压抑在潜意识中,选择性忘记,甚至对外宣称伤害已经不再存在,以此来麻痹自己的情感体验。

    另一种是像猫小姐一样,为了逃避错误制造另一种错误,为了减轻痛苦滋生另一种痛苦。这种方式以毒攻毒,只会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糟糕,形成积年累月的新伤旧痛。

    对猫小姐和猫先生而言,现实生活中充斥着痛苦的替代品,性、毒品、酒精、暴力......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之外,人类还发明了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好比医护人员给痛苦不堪的病人打杜冷丁。

    一时的麻痹也许可以帮我们减轻痛苦,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只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

     

    事件可以被一时忘却,感受却很难被忽略。过往的情绪一旦被否认,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以不同的方式席卷而来,使自己难过哭泣、绝望、甚至想要自毁。

    因此,爱丽丝·米勒说:“只要真相不为所知,或一个人对父母亲真正的感觉持续遭遇忽视,那么身体的病症就不会消失。”

    真正解脱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直面痛苦

     

    14家庭内部存在较大矛盾时,孩子应如何应对?

     

    为家庭关系而苦的人深夜常辗转反侧:“我所有的痛苦记忆都来源于我的家庭,我的父母不爱彼此,他们经常争吵,家里很少有平静和喜悦,我该怎么对待我的父母呢?”

    事实上,家庭内部难免存在争吵和矛盾,这些争吵会让你感到心烦意乱甚至恐惧,尤其是在你还年幼的时候。

    但在父母还没有对你造成致命伤害(如性侵犯或家暴等)的时候,请尝试着去接受你的父母,将他们视为孩子一样去爱他们。

    我知道要做到这个境界不易,但为了内心的平静,你必须去经历这些痛苦的时刻,抱怨父母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致力于处理自己。

    内在的伤痛疗愈会发生在你接受爱或给予爱时,如果你曾经深深受过伤害,你可以慢慢地尝试通过给予爱的方式,帮助自己走出童年的伤痛和无助。

    你无法改变他人,你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这就是我们必须练习的方式。最奇妙的是,你若改变了,只需再等待一段时间,他人就会自动改变。

     

    15如何彻底走出原生家庭的心理黑洞

    我们内在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感到失望的并不是大人,而是内在小孩。关系中的伤痛会使你与较低意识结盟,而较低意识具有破坏性,会让你进入自我破坏的行为模式。

    一旦你与父母的关系改善了,一切都会改善,你也更有可能走出心理黑洞。

    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回溯、清理、修复。

    回到我们在第一部分所提到的心理黑洞的形成机理,我认为致命点就在于“原生情结”当中的“心理痛点”,只有旧时的心理痛点被治愈,那些阻碍我们成长的内在誓言才能够被破除,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原生情结的恶性循环,从而打破心理黑洞。

    想要治愈内在的心理痛点,第一步就是回溯童年经历。

    真实还原小时候的创伤事件和心理,找出使你痛苦的根源,可能是父母忙碌造成的情感忽视、可能是父母酗酒、吸毒带来的童年阴影......总之,你要找到使你受伤的初始事件。

    接下来的角色转变才是破局的关键。

    我们说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他可能5岁、可能7岁,他被辱骂、被虐待、被家暴、被忽视......我们无力反抗,因为那时的我们年幼而弱小。

    相信每一位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朋友都已经成年,也许正在上大学,也许已经进入社会,也许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爸妈......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难以与人言的伤痛过往。

    你总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修复心理创伤,但有没有想过,那可能只是因为,每一次你回想过去,你就变成了当年5岁的你、7岁的你、或者15岁的你?

    但正如作者所言——

    “我们把当下的角色情感停留在过去那个人、那件事上出不来,并且认为这件事毁灭了自己一生......你当下已经成年了,你的思想情感还停留在那个受伤害的年龄段,还停留在弱势的儿童阶段,那当下的你是谁啊?”

    我们内心的黑洞塑造了受害者角色,一旦陷入负面事件和情绪,就会被拉回自怜自虐的状态,心智瞬间退化,不断地躺在心理黑洞里顾影自怜。

    这其实是心理黑洞在操纵弱化你的心智,使你自我矮化、自我弱势化,认定自己没有抗衡之力,就像病毒侵入人体使器官瘫痪一样。

    可怕的不是黑洞本身,而是我们本身对于黑洞的恐惧。

    所以下一次,当你再度被卷入心理黑洞的漩涡时,一定要及时跳出来客观看待,问问自己——

    “我现在恐惧的,到底是目前眼前的人和事,还是被唤醒的内在小孩的创伤记忆?”

    最后为大家送上一句话。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系姐解读陈公《原生家庭》之:原生家庭与自我成长的16个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bh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