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峰。
一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说中国有二个半圣人,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半个曾国藩,可见王阳明在国人中的影响和地位,王阳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位圣人?他做了什么?流传了什么样的伟大思想?
王阳明,名守仁,出生浙江省余姚瑞云楼。相传王阳明岀生的时候,其祖母梦见仙人驾着一片瑞云降于楼前,因这个缘故,祖父给这个孙儿取名王云。
但是王阳明到五岁还不会说话,家人很惊讶,也很紧张,看上去挺但聪颖伶俐的孩子不会是个傻子吧?
直到有一天,一位高人,能洞悉天地玄机的僧人看到后,这孩子要改名,改名叫王守仁吧。很奇怪的是一改名,王阳明就像解除了束缚,神奇的马上开口说话了,并且聪颖异常,能将祖父诵读的诗书默记于心。
这只是一个传说,但王阳明是圣人是事实,五岁不会说话也是事实。
少年时代随父到北京读书,性格豪迈,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三教九流无不精通。
王阳明同时也是另类,这件事放现在也是不可思异,王阳明十七岁去江西娶妻结婚,在新婚之夜玩失踪,到一道观与人谈玄论道,打坐一通宵,直到第二天被岳父找到,痛骂一顿。
王阳明生性豪放不羁,平时很喜欢与人开些无原则的玩笑,仗着自己聪明,读书很不认真。
可是自江西娶妻回来,读书却异常玩命,时常读到半夜,并且一反往常大大咧咧,行事随便的风格,整个人变得严肃端庄起来,一时让人无法适应。
从此学业大进,精神焕然。王阳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是怎样在这么短时间内,使自己发生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
二十二岁时,王阳明参加会试接连两次落弟,但是他无所谓,反而去安慰那些落弟而羞愧的考生。
古人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二大快事,而王阳明却提不起兴趣,那他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呢?
二十六岁那年,王阳明抛弃前学,又突然开始学习兵法了,找古人来说,二十六岁学兵法绝对高龄,然而王阳明却精研各家兵法经典。
可幸的是这一次王阳明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到了战场上,经受了真刀真枪的考验。
后来也事实证明,他的兵法谋略已达到了一种神而化之的境界。
王阳明采用了什么方法?使自己迅速掌握了兵法?总之在王阳明身上有太多难以解释的迷。
终于,机会来了,不愿意当官的王阳明终于当官了。
然而在他三十五岁那年,身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却因为上疏言事,触怒了当时权倾一时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发配到贵州龙场当驿丞。
然而龙场这个地方恰恰又是王阳明人生最大的一次磨炼,这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坎,迈过去,将改变他一生的命运,因为老天会有更大的责任交给他。
翻过了千道山,越过了万重岭。王阳明一行四人历尽艰辛,饥渴疲惫,终于到达了龙场。
虽然都做好了在这个边远山区吃苦受累的准备,但是一到这里,被此处环境之恶都给吓住了。
穷山恶水,荒无人烟,无处安宿。这个所谓龙场驿丞早已破败不堪,屋顶早已被狂风掀个精光。
可以想象这个画面,众人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瘫坐在地,看见这种景象,早已心灰意冷。
此时的王阳明静静地站着,想着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不论再苦再累再难,也要满怀对目标的憧憬,也要坚持走下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点困难都不能克服,还弘扬什么,担当什么?
想到这里,一服豪情雄心立刻升腾起来。
同时这也是龙场悟道的第一步。
“即来之,则安之”,当一个人心安下来,踏实做事,内心是平静的,外界是无法束缚的。
首先有个安身的地方,先把房子盖好。奇迹发生了,前面大家还疲惫不堪,一起动手盖房子,不知不觉也恢复了气力,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被激发了。
极度疲惫的状态下,又是如何恢复了精神和活力呢?
王阳明想起了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也许人只有在困境中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从现代心理学看,一个人是拥有很大的潜在能力,但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平淡安逸的生活,就会陷入麻木不仁的状态,人生会亳无意义。
还是回到四人经过努力,盖好了房子。但是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初到龙场,由于水土不服,山野中瘴气侵入体内,加之劳累过度,都上吐下泻,浑身乏力,都病倒了。而王阳明却挺住了。
是什么力量让王阳明渡过难关?
与其做无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以坦然的心态去应对。
王阳明非常向往古人这种“无人而不自得”,随时都能心安理得的洒脱心态。
随从们都病倒了,王阳明一人把家务活全部包揽下来,提水、砍柴、做饭,照顾随从,变成了一个合格的保姆。
随从们客居他乡,缺衣少食,心情郁闷,王阳明放下架子,声情并茂地讲段子,演小品,唱民歌,逗大家开心,消除烦恼。
儒家讲培养人才的最高境界是不器,什么叫“不器”?
就是一个人的才能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做什么事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很好。
王阳明骑上战马能打仗,张开弓则百步穿杨,拿起笔能写文章,谈论哲学张口就来,书法练得炉火纯青,扛起锄头能种菜,走进厨房能做饭。
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全才。
王阳明投缘巧合,很幸运地达到了这一至高境界。
每当想不通的时候,王阳明便向自己问这样一个问题:“要是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怎样想,怎么做”?
通过效法古圣先贤,王阳明领悟到一个能迅速改变心境的方法。
这就是“以心印心”的智慧
心境的改变就在一念之间,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只有当一种想法进入潜意识时,它才能转化为强大的能量。
怨天尤人,自怜自贱,抱残守缺,不思进取。长久陷入其中,会消耗身心的大量能量,使人面临崩溃的边缘。
让精神和身体尽量放松,在脑海里浮现岀你所尊崇的圣人是如何处理困境,进入他们的信念。
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内心才会迸发岀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地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境界。
在龙场的一千余个日日夜夜,苦苦修养身心,悟得“知行合一”,终于达到了心境不为任何外界事物所动的境界。
这段岁月中,他已明悟宇宙规律,洞察天地玄机,心如行云流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龙场三年,王阳明复出了。
此后,王阳明以文臣之身,统兵在外,南征北战,战功显赫。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剿灭了为患南赣的巨寇盗贼,更在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时,只用四十余天便平定宁王蓄谋已久的叛乱。
这些成功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神奇莫测的智商。
心学的“心”,是指作为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能力。
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一切浑然天成。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儒家认为“天人合一”是基础的哲学思想。
唯有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方能使心灵进入稳定、宁静、安顿的状态。
王阳明以文臣之身领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明朝,首屈一指。
为什么在局势十分危险复杂之时,他能镇定如常,心境静止如水,算无遗策,智慧过人?
《韩非子•喻老篇》有一个故事
赵襄王爱好上了驾驭马车,但他驭术不高,便向精于驾车的王子期学习。
学习一段时间,赵襄王认为自己已学会驾术,便要求与王子期比赛,挑上一匠好马,认为肯定会贏。
结果连输三场,他认为王子期没有把驾车技术交给他。
王子期说:“大王啊,我已经将驾车技术给教给你了,你只是还没学会驾车心法”。
驾车时,最重要的是合,人、马、车,行动融合为一体,才能将整体的潜力激发出来。
而你只想着超过别人,怕落后。心全放在别人身上,无法专注,无法三物合一,失败是难免的。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身心和外物合而为一,及至完全融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进入最完美,最协调的状态。
王阳明说“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其发窍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这也是人开窍之时,也是智慧大开之时。如何才是开窍之时,这就是通常讲的“格物致知”。
“格物”是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让真正的智慧如实呈现岀来。
“致知”就是致良知,解放思想,明悟心灵。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心中有个圣人,须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才能与山水一般,与天地一般。
比如人人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实际上很多人做不到,这说明知和行是两回事。
王阳明认为人们被各种私心杂念所隔断,所以不再是知行合一的本体了。
达到心灵最高境界,没有知是不能行的。如果只有知而不能行,是不可能真正的知道。古往圣贤不论是做学问或修身,都是经过实践的。其本质就是知行的本体。
要恢复这个本体,就要恢复自己心灵最本能的反映,做到真正的真知真行,真正的知和行。如闻到香味和美食出自本能的就会喜欢它。闻到臭味,立马就恶心欲呕的反应。
这就是知行的本体,也是现代心理学讲的“潜意识”、无意识或本体意识。
达到了这种境界,心能够洞悉大自然的规律,并与之合而为一,展现出无穷的智慧和能力。
心学思维方式是活泼而自由的,其中蕴藏着洞彻善恶,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如能在处理具体问题中如何运用,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是本文的目的,让心学运用到压力大的生活,学习,工作,给自己减压,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