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些瑜伽教练在朋友圈转载这么一条:
动作不值钱,可贵的全是细节。
一个动作,两种结果。
一种叫损伤,一种叫健康。
因为“像”,不代表一样。
需要激情,更需要专业。
并配上对与错的图片:
一个细节是收尾骨,一个是膝盖靠中线。乍看之下,觉得很有道理,很专业,好像我们严格遵守了这些细节,就对了,就专业了。
至于为什么要那样做,依据的是瑜伽导师的实践经验还是科学的解剖学原理,能够进一步提问和问答的人,估计就不多了。
曾经总结过一句话:
瑜伽是国画,普拉提是油画。
就是想借比喻说明一个问题,瑜伽是东方哲学,是写意的.如果太精确了,反而会失去那种韵味。很难想象,如果一幅中国画,画得跟摄影一模一样,“精确”到极致,那么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呢?
如果只是为了精确,为何不直接用高清摄影?
如果只是为了到达山顶,为何不直接坐缆车?
我们画画,追求的是一种艺术感,美感。瑜伽也是一样;
我们爬山,不仅仅为了到达山顶,还为了沿途的风景,身体的健康。瑜伽也是一样。
我提出的观点就是: 不要纠结细节,因为有更大更远的目标在等着你。这个目标就是瑜伽的终极目标,到达三摩地(好比山之巅)。
简单理解三摩地境界,那就是人的终极理想,极度的自我完善,恢复到婴儿般完美的状态,天人合一般自然,彻底理解与觉悟的境界。
是的,这是一个高远的目标,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值得庆幸的是,瑜伽给出了不止一条修炼的道路。
从大类别来讲就有:
- 业道:积极的人通过业道获得觉悟,即通过完成工作职责而觉悟内在的神性。
- 虔道:感性的人通过虔道寻找到神性,即通过对神的投入和爱来获得觉悟。
- 慧道:聪慧的人则追随慧(智)道,即通过汲取知识而觉悟。
- 瑜伽道:善于冥想或沉思的人则会遵循瑜伽道,即通过控制自己的精神来获得神性的觉悟。
瑜伽道又分出各种瑜伽流派:
哈他瑜伽: 注重身体的自律(掌控)以觉悟帝王瑜伽(八分支): 注重精神的自律(掌控)以觉悟
瑜伽提升的8个阶段:
- 制戒,即普遍适用的道德戒律;
- 内制,即通过自律进行自我净化;
- 体式
- 呼吸控制,即有节律地呼吸;
- 制感,即精神从感官和外部事务的奴役中撤回并获得解放;
- 专注
- 冥想
- 入定(三摩地),即由深邃的冥想中产生的超然意识。
大脑是感官之王。那些征服了大脑、感觉、情感、思想和理智的人就是人中之王。这个表达方式暗示了对自我的完全掌控,被称为帝王瑜伽,八分支瑜伽(阿斯汤加)。
毫无疑问,大脑也是身体的一部分,甚至乎精神、灵魂也是身体的一部分。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瑜伽也是。
到这里,如果你还没有糊涂的话,就应该知道瑜伽的目的和道路,而不会被减肥瑜伽、纤体瑜伽什么的搞混了。所有商业广告提到的好处,无一不是迈向最高目标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副产物,而且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一点点。
换句话,舍弃芝麻,捡起西瓜吧。只要你的大方向对头了,走下去,一切都会随之而来。千万不要在山间小路兜圈子,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到头还一无所获。
结语:
瑜伽是大海,海纳百川;(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想要到达,必须从点滴开始,涓涓细流,低处融入,终将到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