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在回单位上班的火车上看到一位正在读书中年人,然后我放眼望去看了一下发现整个车厢里只有他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在看,其他人不是在看手机就是在睡觉。其实大多数人坐火车的状态都是一样,我也是,总想着已经在路上了本身挺累了,所以在火车上就放松一下。看会儿手机,刷一些无聊的信息,但在火车上信号还不好,没有信号的时候就睡会儿,结果因为火车上条件有限,睡了一会儿反而脖子疼。就这样在无聊中浪费了三四个小时。
看到有人在读书,就反思了一下自己,是否我也能在路上做些有意义的事,于是就听了樊登讲解的一本书《终结拖延症》,听完以后发现,当下自己的这些行为就是属于拖延行为。
其实我也有许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写作、比如学习11月份的考试,但总是不愿意做这些需要动脑子或动手的事所以才选择了听书这件最简单的事。
书中讲到拖延症一般分为四类:
第一类:叫做期限性的拖延症,就比如践行群写作活动,每周六之前需要提交一篇文章,总是等到周五晚上,到了最后期限才会着手去做这件事。
第二类:叫做个人事务的拖延症,就是这个事没有明确的期限,比如我想锻炼身体,但总是一天拖一天觉得从明天开始也行,结果这个想法年初就有了,可一整年都快过去了,却没有付诸行动。
第三类:叫做简单拖延,比如有时候收到微信了,当时因为拖延没有回复消息可能下次想起来就是几天以后了,这种事我是经常干的。
第四类:复杂拖延,可能跟你的完美主义有关系。
就拿我自己来说以上提到的四种拖延行为日常生活中我都有存在,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以上提到的拖延行为吧。这本书提出终结拖延症的三个步骤:
第一,ABCE模型观察法,A为事件发生,B为你对这个事的看法,C是结果,D是你要重新看待你的B,E是能够得到改善。比如践行群写作活动每周都需要上传一篇文章是A,B就是自己每每拖到周五晚上才开始构思写作,C就是时间有限,只能写一篇流水账似的文章凑字数,D叫做干预,就是质疑自己的B,为什么我非要等到周五晚上才写呢,周五晚上写非但没有任何好处,而且每次都会把自己变得更加急躁焦虑,最后就发现其实现在着手写就可以,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构建、去整理,可能2个小时就写完了,那么以后几天不就轻松许多了么,这样一个新的B计划就诞生了。我们就得到了E的改善。这样一个完整的ABCDE模型观察到自己存在拖延行为。
第二步,及时行动,我们通过ABCD模型意识到自己的拖延行为后就需要赶快行动,今天需要写作那么就先把电脑打开。书中讲到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写下需要完成的6件有意义的事,不需要多,6件就可以,这一天把你认为最重要的6件事做完就可以了,你会发现自己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调节自己对拖延的心理认知
我们都很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总称自己有拖延症,这样仿佛就给了自己一个借口我可以拖延办理这件事,没办法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产生了拖延行为也轻而易举地原谅觉得理所应当。
有了这样的心理,就觉得我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那我做出来的作品即使不好别人也不会质疑我的能力,会想考虑时间不够的因素。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害怕拼尽全力后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总给自己制造这样的借口。
其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人在意你的过程,在意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大家在意的只有结果而已,先要学着去全力以赴地做,无论结果如何自己能无愧于心就可以。
学会暗示自己,我没有拖延症,现在就去解决问题,如果没解决只是因为当下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拖延症。
无论结果如何也要及时给自己正向的激励,你看别人刷手机的一个小时时间里,你居然完成了一篇文章,你就是值得表扬。
今天的自己也是值得表扬的起码在回家的路上听了一本书的讲解,并以此完成了今日的文章,比起去程时浪费的4个小时,自己是有进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