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册P21-30

上册P21-30

作者: be4b6c88d57e | 来源:发表于2017-03-13 19:07 被阅读0次

    P21

    面的简义,是每个观修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也是自我检视观修成效的参考。

    1.暇满难得

    由思维八无暇和十圆满,以及人身难得的各种比喻中,明白暇满人身的珍贵,了解到唯有善用这个人身,远离对世间的贪着,寻求解脱之道,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意义。

    2.寿命无常

    体会暇满难得之后,我们从观察、思维万事万物和生命的变化,认知无常。从而体认到,得来不易的暇满人身,虽然是芸芸众“身” 的精英,也会在无常中消失。如果不好好修行,势必再度轮回,因此应当警觉,勇猛勤修。

    3.轮回之苦

    如果生命充满了幸福快乐,我们就不会想要出离这个世间。 但事实是,六道轮回充满了各自的痛苦。因此,就算得到暇满人身,若不能远离对今生和轮回的一切贪着,就会再次投生六道,受到无尽的痛苦。当我们了解六道的无穷过患,并有真实的厌离感受,一定会生起强烈的出离心,进而寻求解脱之道,致力修学佛法。

    4.业力因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报获快乐,恶报受痛苦,这是轮回中不变的因果定律。十善业和十不善业各有不同的因果,唯有明(接下页)


    P22

    辨因果业力,才能正确取舍善恶,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学佛修行,要有非常清楚的因果观念,才能不偏离正道。

    以上四种观修,称为“转心四思维”,意思是转变心识的四种思维,或称为“四反感”、“四转心”、“四厌离”,都是一样的意思。这是让我们充满烦恼的刚强之心,转向正法的最有效方法。

    其中,观修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会让我们对贪求今世之心,生起厌离;观修轮回之苦和业力因果,会让我们舍弃对来世的贪执。透过四转心的观修,就能对六道轮回生起出离心。同时,也会对同样在轮回中受苦的众生,生起感同身受的大悲心,对只求自己解脱的自私自利之心,产生厌离和反感,进而引生菩提心。

    我们依靠利他的菩提心,对只求今生、来世、自利的心行,生起厌离,并追求解脱,这是大乘不共的大出离心。

    5. 解脱的功德利益

    如果对今生、来世和自求解脱产生了厌离,就会积极追求解脱。所以,接着就要思考解脱的功德利益,进而渴望得到可以超越生死、究竟解脱的佛法。

    6.依止善知识

    向往佛法之后,了知只有具德的善知识,才能为我们宣讲传授,没有依止上师学习,必定难以成就,所以,首先了解如何寻找具德的善知识,然后学习如何依止。

    归纳来说,共同前行的六大引导,是为了调柔自己的身口意,对轮回产生厌离之心,并积极地寻求解脱之道,进而如法依止具德的善知识。(接下页)


    P23

    「不共前行」

    “不共前行”,又称“内加行”,包括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忏悔法、供曼达、施身法和上师瑜伽。这些修法是大乘特有的,与小乘不共(注解1),所以称为“不共前行”。

    1. 皈依

    皈依,是修行的根基,是成就的根本;有了真正的皈依,生命才有究竟解脱的可能。外道和佛教徒的区别,即在于有没有皈依。不论是小乘、大乘或金刚乘的行者,都是以皈依佛、法、僧三宝作为共同道基。我们愿意接受三宝的教法,并将他们安住在心中,希望在成佛之前,永远保护、指引我们,以此而皈依。

    金刚乘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加上了皈依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以及法、报、化三身的来源——气、脉、明点,还有皈依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的本具如来藏。在金刚乘中,皈依不仅是理论或概念,而是一项实修。

    2. 发殊胜菩提心

    菩提心,包含了缘佛果智慧的“胜义菩提心”,和缘众生大悲的“世俗菩提心”,也就是具备了成佛的两个要素——智慧与(接下页)


    注:

    1 不共:广义而言,藏传佛教才强调修持不共前行,故也与汉传、南传佛教不共;狭义来说,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前行,虽然大体上相同,但在传承上师的教言、修法上,有所差别,故也与藏地格鲁、萨迦、噶举、觉囊等派不共。


    P24

    慈悲。悲智双运的菩提心,是大乘修行者才有的发心,是大乘与小乘不共之处。

    要成为大乘佛教徒,必须对广阔无边的众生,生起真实的菩提心,希望所有众生从轮回解脱,离苦得乐,甚至比自己先行得度,究竟成佛。

    3. 金刚萨堆垂忏悔法

    修习了皈依和发菩提心之后,为了具备利益众生的能力,必须清净业障和累积福慧资粮。清净业障的方法有很多,最强而有力的,就是金刚萨埵忏悔法,这是忏悔法门之王,百字明则为咒语之王。持诵百字明忏悔,可以迅速清净罪业。

    4. 供曼达

    忏悔业障之后,必须累积福德和智慧资粮。供曼达,即献供坛城之意。对上师、三宝等作供养,可以累积福德资粮;供养时,若以三轮体空的见解摄持,则可以累积智慧资粮。积聚福德和智慧资粮,可以次第清除一切内外障。

    很多人以为,供品一定要实物或贵重的财物。其实,每个人的能力不一,财力有限,如果依照金刚乘善巧而不难的方法,用身口意供曼达拉,观想将宇宙供养佛菩萨,就能不限于实际物品,可以做到无量的意幻供养,累积无数的资粮。这种供养方式,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有虔诚心,人人都做得到。

    5. 施身法

    施身法,又称古萨里积聚资粮法。古萨里是乞丐之意。古代(接下页)


    P25

    在印度坟场修行的苦行僧,几乎没有物质可以供养,所以观想将自己最执着的身体,上供诸佛,下施鬼道众生,以此断除我执,累积资粮。

    6. 上师瑜伽

    “瑜伽”是“相应”之意,上师瑜伽即是上师相应法。金刚乘特别注重传承根本上师,因为所有法门主尊的内在本质,以及加持的来源,就是根本上师。

    金刚乘没有所谓的衣钵传承,没有由上师将袈裟和钵交给弟子,就等同于将传承宝座交给弟子的做法。人的身体是无法相传的,能够传的是什么呢?是“心的证悟”。弟子修上师瑜伽,让自心与上师的智慧相应,证悟上师的密意,才能和上师无二无别。

    吉美林巴大师说,成佛要依靠清净罪障和累积资粮,而要圆满这一点,唯一的依靠就是上师;除了这两者之外,别无他法。如果没有上师,根本无法成就,所以对我们来说,上师瑜伽法最为重要。

    归纳来说,整个《前行》的实修内容,就是次第性地引导我们,生起对轮回世间的出离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无边众生的菩提心。稳固地生起了这三种心,就奠定了所有修行的良好基础。接着,再藉由忏悔业障、累积资粮,并培养出对根本上师坚定的信心,而成为适合修学大圆满法的容器。

    如果我们希望智慧能够显露,心性必须要调柔,而心性要调柔,必须修前行。因此,对于前行,一方面要通过闻思,通达字句的内容,一方面要以虔诚的信心,祈祷传承上师,坚持不懈去实修。(接下页)


    P26

    第三节 关于显与密

    在讲解《大圆满前行》之前,我们先谈谈关于显宗与密宗的一些概念。

    「显密圆融」

    依据不同众生的根器,佛法有小乘和大乘之分。大乘佛教包括显宗和密宗,密宗也称作金刚乘。

    佛法本来显密圆通,没有门户教派的区分。后来,佛教以流传的区域,分为南传佛教(注解1)、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汉地,从唐武帝灭佛以后,密宗的经续和传承未受到完善保存,所以汉地恢复的主要是大乘显宗的教法。

    公元六、七世纪开始,西藏有众多译师、学者和大修行人,前往印度和尼泊尔,将梵文佛经、密续和小五明(注解2)等经论翻译成藏(接后页)


    注:

    1 南传佛教:佛教源于印度,向外传播后,分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主要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即是南传小乘佛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属北传大乘佛教。

    2 小五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算学,与大五明合称为“十明”。大五明是内明(佛教哲学)、声明(声律学)、因明(逻辑学)、医方明(医学)和工巧明(工艺学)。


    P27

    文;先后也有印度的大堪布菩提萨埵(注解1)、莲花生大师、阿底峡尊者(注解2)等著名论师,到藏地弘扬佛法。

    到了十二、十三世纪,印度佛教受到外道严重破坏,很多僧众和大学者被迫离开那烂陀寺和超岩寺(注解3),于是他们将显密佛法,更加全面性地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完整保存了小乘、大乘和金刚乘的显密教法,理论和修持并重。

    显密之别,不在外相的差异。有些人以为穿罗汉衣的和尚是显宗,穿喇嘛装的是密宗,这是不懂佛法内涵而作的分别。在藏传佛教中,显密教法都必须修学,更不会以显密来区分信仰。

    其实,显密教义的目标是一致的,都着重对空性的理解和证悟,都是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并圆满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以断证圆满而成就佛果。其中,显宗侧重对佛法理论的探究,密宗则侧重实际的修持,有严格的实修系统和次第。

    很多人以为显密是各自修学,互不相关,其实不是这样。密宗的根基是显宗,其理论与显宗互为融通。学习佛法,必须先对小乘的精要有所认识,再学习大乘,而后深入金刚乘。所以,修学大圆满前行,也包含了学习显宗的精要。(接后页)


    注:

    1 大堪布菩提萨埵:又称为静命论师、寂护论师。原是东印度萨霍尔国的太子,在那烂陀寺依止智藏论师出家,是大乘中观自续派论师。八世纪时,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设计修建桑耶寺,度预试七人出家,并建立了最初的佛教僧团制度,是西藏佛教前弘期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与莲花生大师、赤松德赞王,合称为师君三尊。

    2 阿底峡尊者(982—1054):原为孟加拉国的王子,法号吉祥燃灯智,精通显密,被称为印度的“顶庄严”。在藏王朗达玛禁佛灭法之后,藏地佛法衰微。1042年,他被迎请入藏,重建僧团,广弘教法,是对西藏后弘期佛教贡献最大的印度高僧。

    3 那烂陀寺和超岩寺:古印度最为著名的两大寺。那烂陀寺最盛时,有上万僧人学者聚集于此。超岩寺又称超戒寺、戒香寺、超行寺,全寺曾有一百余座僧院。阿底峡尊者于此受戒、学习,曾任该寺住持。


    P28

    此外,想成为大乘行者,乃至金刚乘,必须生起菩提心,这是小乘行者所缺乏的。是否具备菩提心,是区分小乘与大乘的关键条件。很多小乘佛教徒很善良、很精进,知道如何取舍善恶,精进者也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对众生也有很深的慈悲心,尽力教导众生,但却缺乏广阔的菩提心。

    菩萨,印度梵语称为“菩提萨埵”。“菩”是清净所有业障,“提”是一切智慧的融入,“萨埵”是勇敢之意,“菩提萨埵”就是对清净业障和圆满悲智之道,无所畏惧的勇者。所以,要成为大乘菩萨,就要练习广大恢弘的心量。

    有些人一听到要发广大的菩提心,就心生胆怯,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利益众生,这样的发心是不是一种妄语?其实不是的。释迦牟尼佛曾对阿阇世王说:“你身为国王,忙于国事,没有很多时间修法,但只要心里时时刻刻想到利益众生,希望众生究竟解脱,虽然没有实际行动,但这种心念所产生的福报之大,用虚空做的容器也无法容纳啊!从今以后,你不用担心没有时间修行,赶快生起广大的菩提心吧!”

    「三藏和密续对治五毒」

    有些人对佛教有众多的佛菩萨,觉得无法理解。一个释迦牟尼佛、一位观世音菩萨不就足够了,为什么金刚乘有如此众多的本尊和护法?因为在法界中,东、西、南、北、中的所有方位,都是无边际的净土和佛菩萨,而且一体无别,但由于众生的不同需求,而假立其名。也就是说,为了度化不同的众生,才有这么多的佛菩萨和诸圣尊。(接后页)


    P29

    同样的,佛法统称有八万四千法门,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佛教有这么多法门?要知道,佛陀传下无量法门,并不是要我们全部一一修持,而是因应娑婆世界不同众生的习气,为了调伏不同的心念,才有了无边的善巧方便。

    而针对众生不同的业习,八万四千法门可分为经、律、论、密续等四大部分,主要是对治三大根本烦恼——贪欲、嗔恨、无明等三毒(注解1)。

    一、律部对治贪欲

    律部专讲戒律, 包括两万一千法门,针对“贪欲”而设。例如,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三条根本戒,都是约束外表的行为。此外,还有很多支分戒律,包括走路的举止,讲话的规矩,吃饭的礼仪,与人如何相处等等。

    又如,居士五戒(注解2)中的不饮酒戒,也是要防范贪念造业。因为饮酒会乱性,喝酒过多容易昏醉,甚至做出疯狂行为。虽然平日能严谨持戒,但酒醉就会忘记所有戒律,因而违戒造业。

    以前,西藏有一位修行者,遇到一位持邪见的女子对他说:“你必须娶我为妻,不然就在我面前杀掉这头牛,我就放过你,否则你必须喝完这杯酒!”这位修行人想了想,认为在不净行、杀生、喝酒之中,喝酒所犯的戒最轻微。于是,他选择喝掉那杯酒。可是,他喝完酒就醉了,接着牛被他杀了,也和女子发生了不净行,这是喝酒而破戒的例子。(接后页)


    注:

    1 或说五大烦恼――贪欲、嗔恨、无明、傲慢、怀疑嫉妒,称为五毒。

    2 居士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居士戒为别解脱戒之一,是在家佛弟子受的戒。


    P30

    另外,八关斋戒(注解1)的戒律,包括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喝酒、不坐卧高广大床、不能化妆戴首饰香花、不听歌看舞、不非时食等等,都是对治贪欲而设。

    二、经部对治嗔心

    经部中两万一千法门,是为了对治嗔心。嗔心,包括嗔怒、嗔恨、嗔恚等等,是烦恼中最严重的。嗔心就像一把火,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可以烧掉我们辛苦累积的功德。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嗔心的负面力量如此巨大,该如何对治呢?对治嗔恨,不像律部以约束对治贪欲,因为强制压抑,只是短暂性的克制,若想从根本上断除,就必须了解嗔恨的来源,才能对症下药。

    我们仔细观察,会生起嗔心,是因为执着伤害我的人、被伤害的我、伤害之事等三者真实存在。这些被伤害的感觉,都是源于“人我执”和“法我执”,只要净除了二种“我执”,嗔恨心马上会消失。

    但事实上,凡夫认为“我是实有”的执着,非常难以消除。一个人如果对自身的“人我执”很强烈,对外在的“法我执”也会很强烈。从执着“自我”,进而执着“我”的父母、“我”的先生或妻子、小孩、亲友、房子、家乡、国家等等,将这一切都当作是“自己”的。因此,任何事物只要让“我”觉得不舒服,就会强烈地排斥厌恶,生起嗔心,认为有人在伤害“我”及“我(接后页)


    注:

    1八关斋戒:“八”指守持八种戒,“关”即“关闭”之意,“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能持八戒,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恶行,便可关闭恶道之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册P21-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jqnttx.html